抗病毒药物简介培训课件
逆转录,复制,转录,翻译
朊病毒具体的活动和复制机制还 不是很清楚。
抗病毒药物简介
8
装
释 1、裂解:多以裂解细胞的方式释放。 2、分泌:噬菌体穿出细胞,细胞并不裂解。
配
放 3、出芽
抗病毒药物简介
9
三、常见病毒及所致疾病
DNA病毒(6科) 科 名
BK病毒
乳头瘤状病毒科
JC病毒
多瘤病毒科
所致疾病
诱发免疫缺陷者肾病、膀胱炎;疣; Leabharlann 腺癌、宫颈癌肿瘤腺病毒
腺病毒科
致命性肺炎、移植患者膀胱炎
巨细胞病毒CMV 单纯疱疹病毒 HSV 带状疱疹病毒 VZV
疱疹病毒科
结肠炎、食管炎;脑炎和脑室炎;肺 炎;视网膜炎 (HIV)
Bell’s麻痹;脑炎;生殖器疱疹;口唇 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
抗病毒药物简介
10
RNA病毒
(15科)
丙肝 HCV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病毒的辅助结构:有些病毒核衣壳外还有一层脂蛋白双层膜状 结构,是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穿过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时获得的, 称之为包膜。在包膜表面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镶嵌成钉状突起, 称为刺突。
抗病毒药物简介
3
病毒的分类: 根据基因组及复制方式
DNA病毒
双链DNA病毒 单链DNA病毒 双链RNA病毒
具有翻译模板活性的链为正链,即表示其可作为 mRNA模板。
甲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科名
黄病毒科 副粘病毒科
正粘病毒科
抗病毒药物简介
所致疾病
丙型肝炎 上感(新生儿/婴儿) 甲型流感(季节性)
乙型流感
11
反转录病毒
(2科)
科名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嗜肝DNA病毒科
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 HIV
嗜肝DNA病毒科
抗病毒药物简介
所致疾病
乙型肝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2
四、抗病毒药的分类
抗病毒药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病毒抑制剂,不能破 坏病毒体,否则也会损伤宿主细胞。抗病毒药的作用在 于抑制病毒的繁殖,使宿主免疫系统抵御病毒侵袭,修 复被破坏的组织,或者缓和病情使之不出现临床症状。
按病毒种类分类:广谱抗病毒药、抗RNA病毒药和抗 DNA病毒药。
按药物来源和化学结构与性质分类:化学合成药物、 生物制剂。
抗病毒药物简介
13
按病毒所致疾病分类:抗疱疹病毒药、抗艾滋病病 毒药、抗流感病毒药、抗肝炎病毒药等。
按作用机制或靶点分类:阻止吸附穿透药(抗体)、 干扰脱壳药(金刚烷胺)、抑制核酸合成药(嘌呤或嘧 啶核苷类似药、逆转录酶抑制药)、抑制蛋白质合成药 (干扰素)、干扰蛋白质合成后修饰药(蛋白酶抑制 药)、干扰组装药(干扰素、金刚烷胺)、抑制病毒释 放药(神经酰胺酶抑制药)等。
抗病毒药物简介
14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依据其结构可以分为非开环类和开环类。
1.非开环核苷类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通常需要在体内转变成三磷酸酯的形式而发挥作 用,这是此类药物共有的作用机制。
2.开环核苷类 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Aciclovir)等。
抗病毒药物简介
抗病毒药物简介
16
开环核苷类
阿昔洛韦: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 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 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功能正常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例的 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阿昔洛韦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损害患者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时,可造成死亡。
抗病毒药物简介
抗病毒药物简介
18
开环核苷类
更昔洛韦:
本品用于免疫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的侧链比阿昔洛韦多一个羟甲基,对巨细胞病毒的作用比阿昔洛韦强,对 耐阿昔洛韦的单纯疱疹病毒仍然有效。更昔洛韦毒性比较大,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及 血小板减少。临床上更昔洛韦主要用于预防及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巨细胞病毒 感染,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
拟病抗毒病毒药物简介
4
DNA表达过程
抗病毒药物简介
5
二、病毒侵染过程
吸附
侵入
释放
抗病毒药物简介
增殖 装配
6
吸附与侵入
吸附
尾钉固着
尾鞘收缩
尾管插入
DNA注入
抗病毒药物简介
7
增殖
双链DNA病毒 单链DNA病毒 双链RNA病毒 正链RNA病毒 负链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类病毒 脘病毒 拟病毒
复制,转录,翻译 复制,翻译
其碱基序列与mRNA互补。
RNA病毒
正链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亚病毒因子
负链RNA病毒
类病毒是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的游离的共价闭合环状 单链RNA分子
类病毒
只有蛋白质而无核酸,但却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 并且具有和一切已知传统病原体不同的异常特性
脘病毒
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病毒卫星或卫星RNA, 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缺陷类病毒。
17
开环核苷类
盐酸伐昔洛韦:
本品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本品适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本品适用于预防(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复发。
是阿昔洛韦与缬氨酸形成的酯类前体药物,口服居吸收迅速并在体内很快转化为阿 昔洛韦,其抗病毒作用为阿昔洛韦所发挥,抗病毒的机制和过程与阿昔洛韦一样。
该品体内的抗病毒活性优于阿昔洛韦,对单纯性疱疹病毒1型和2型的治疗指数分别 比阿昔洛辛高42.91%和30.13%,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也有很高的疗效,对哺乳动 物宿主细胞的毒性很低。
抗病毒药物简介
目录
一、病毒概述 二、病毒的侵染过程 三、常见病毒及所致疾病 四、抗病毒药分类
抗病毒药物简介
2
一、病毒的概述
病毒的概念: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
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心和衣壳,二者形成核衣壳。核心位于病 毒体的中心,为核酸,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
15
非开环核苷类
齐多夫定:用于治疗HIV(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拉米夫定片:主要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
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的成人和儿童。
扎西他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
合征。用于对齐多夫定(AZT)无效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 滋)患者的治疗。临床显示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疗效都好且不增加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