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病毒药药物化学ppt课件

抗病毒药药物化学ppt课件


尚无金刚烷胺的代谢产物的报道
8
Ribavirin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O H2N
3 2N
N
4
N1
1-β-D-呋喃核糖基-1H-1,2, 4-三氮唑-3-羧酰胺
HO O
1
OH
OH
9
1-β-D-ribofuranosyl- 1H-1,2,4-triazole-3-carboxamide

利巴韦林(Ribavirin)于1972年由美国加州核酸研究所 首先报道。该研究所J.T.Witkowski等人发现核糖核苷抗 生素吡唑呋喃菌素、间型霉素和焦土霉素除了有抗菌活性 外,在体外还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是其抗病毒活性不 高或抗病毒谱很窄。
NH2
HO
N3
HO O
胸腺嘧啶(T)用腺嘌呤(A)、鸟嘌呤(G)、 N 胞嘧啶(C)取代仍有活性,用尿嘧啶 (U) 取代无活性 O N
HO O
O
齐多夫定 Zidovudine(AZT) 取代基活性 F>NH2>H>N3,
硫、磺酰基取代形成醚键 或氧桥活性大为降低 O
HN HO O O N
去羟肌苷 N3Didansine(ddI)
DNA链的3′末端时,不能再进行5′-3′磷酸二
酯键的结合,终止了病毒DNA链的延长。
AZTTP对HIV-1逆转录酶的亲和力比细胞
DNA聚合酶强100倍,故其抗病8
O
酯化、醚化后活性降低或消失, HN NH2、F取代后活性保持
HO O O N
O O HN HN
N N N O N
合成,使病毒复制与传播受抑制。X-射线晶体衍射也表明, 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 RNA和DNA病毒
Ribavirin的晶体构象与鸟嘌呤核苷非常相似。 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广谱抗
病毒药物 。
11
广谱抗病毒药 用于治疗麻疹、水瘟、腮腺类等
也可用喷雾、滴鼻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 对流行性出血热有效
吡唑呋喃菌素
间型霉素
焦土霉素
10
在体外还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是其抗病毒 活性不高或抗病毒谱很窄,于是根据这些结构

合成了一系列的b-D-呋喃核糖的咪唑和1,2,
Ribavirin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被磷酸化,其产物
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
4三氮唑核苷的衍生物。后来经体外动物实验 DNA 多聚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和m RNA 鸟苷转移酶, 表明,其中 Ribavirin对呼吸道合疱病毒、流感病 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 RNA 和蛋白
7
有效预防和治疗所有A型流感毒株。
对德国水瘟病毒、B型流感病毒、一般流感病毒、 呼吸合胞体病毒和某些RNA病毒具有一定的活性。 -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对人体不同亚型的原型A 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口服吸收很好
可通过血脑屏障分泌于唾液、鼻腔分泌物和乳汁中
t1/2为15~20hr 约90%的药物以原型从肾排泄,主要从肾小管排泄
体内磷酸化并且能抑制病毒的聚合酶和mRNA 也可抑制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出现 艾滋病前期临床症状
12
氨甲酰基替换成脒 基、硫代氨甲酰基 等均保留抗病毒活 性,体内毒性降低
将1,2,4-三氮唑变成1, 2,3-三氮唑,或对三氮 唑环进行取代,抗病毒 活性均降低或丧失
5′ 4′ 3′

2′
5′-磷酸酯、3′,5′-环磷 酸酯、2′,3′,5′-三乙酸 酯也有一定的抗病毒活 性
Tricyclo[3.3.1.13,7]decan-1-amine hydrochloride
5
饱和的三环葵烷 刚性笼状结构
金刚烷胺盐酸盐
6
48hr内对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 对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则无效
对称的三环状胺
-可抑制病毒颗粒穿入宿主细胞 -也可以抑制病毒早期复制 -阻断病毒的脱壳及核酸宿主细胞的侵入
1
能有效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 -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 许多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剂量时对人体也产生毒性。
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 必须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某些病毒又极易变异。
2
三环胺类 核苷类 其它类
金刚烷胺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膦甲酸钠
O[ O
P
OO]
3
1-(3,4,5-O-三 乙酰基-β-D-呋喃核 糖基)-1,2,4-三 氮唑-3-甲酰胺
利巴韦林
14
3.齐多夫定 Zidovudine
又名叠氮胸苷 缩写AZT
商品名:克度;立妥威
O
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
HO
HN O O N
3′-Azido-3′-deoxythymidine
N3
15

齐多夫定(Zidovudine)1964年首次合成。
核糖基进行取代修饰或 替换成其它糖基,抗病 毒活性降低或丧失 13
Ribavirin的合成
2,3,4,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
1 2 乙酰化 3 4 5 3 2 4 酸催化缩合 1
双(对硝基苯基)磷酸酯
4 3
4 3
2
1 5 4
1
2 3
氨解
2
5 4 2 3
1
1-(3,4,5-O-三乙 酰基-β-D- 呋喃核 糖基)-1,2,4-三氮 唑-3-甲酸酯
曾是一个抗癌剂,后来被证明具有抗鼠逆
转录酶活性。1972年被用于抑制单纯疱疹
病毒复制的研究。1984年发现其对人免疫
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有抑制作用。1987年被批准 作为第一抗艾滋病毒药物上市。
16
Zidovudine在细胞内需要转化为活性三磷酸 齐多夫定(AZTTP)才能发挥作用。AZTTP 是HIV-1逆转录酶底物的竞争性抑制剂。由于 其结构3′-位为叠氮基,当它们结合到病毒
NH2 N HO S O O N
糖的构型与药物产生耐受性的速率有关
扎西他滨 Zalcitabine(ddC)
NH N N N N
2'、3'位去氧活性增加
H 2N HO
司坦夫定 Stanvudine(d4T)
Na+
3
金刚烷胺类

金刚烷胺为一种对称的三环状胺,它可抑制病毒
颗粒穿入宿主细胞,也可以抑制病毒早期复制和
阻断病毒的脱壳及核酸宿主细胞的侵入 。
NH 2
NH 2
H
金刚烷胺 Amantadine
金刚烷乙胺 Rimantadine
4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三环[3.3.1.13,7]癸烷-1-胺盐酸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