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案例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案例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两 极 格 局
不结盟运动
60、70年代
中国的振兴
美国(危机)
苏联(体制)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出 现
二、走向联合的欧洲
探究问题二:
2、欧洲人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了“欧洲人 的欧洲”?
欧洲煤钢体
1957年
欧洲共同体
1967成立
欧洲联盟
1993成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暂时“一超 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前提: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本框架
背景
二战改变世界主要国家力量对比(西、日,美、苏) 根源: 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两 极 格 局 的 形 成
美苏两国为争霸,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当 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 在欧洲, 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冷战 手段 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运用除军事战争外的一切手段。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美国 苏联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1947年, 面的相同原因是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政治 扶控西欧 杜鲁门主义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扶控东欧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遏制苏联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1949年,经济 打破封锁 表现 经济 1947年, B.反共 互助委员会 抵抗美国 马歇尔计划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称霸世界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军事 1949年,北约 1955年,华约 消极:导致德国(1949年)和朝鲜(1951年)的分裂。
1月20日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
考点提示: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2)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面对威胁,美国无法独当一面。为应付挑战,美国 不仅要联络朋友,而且要联络对手;不仅要维持旧同盟, 而且要组建新同盟。 我们要给同欧洲盟友的 伙伴关系重新注入活力! 现在是时候按下重启键, 重新探访美俄两国有着共同 利益的领域了! 对于亚洲各国,尤其是 日本、中国、韩国、印度我 们应当建立起比以前更深入 的联系!
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 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护自己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 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
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 2 、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 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倡导者:铁托、纳赛尔、尼赫鲁等) 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3 、奉行的原则: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4、任务: 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多两 极极 化格 趋局 势下 出的 现世 界
易错点:①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 局尚未定型。②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 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欧洲的联合
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
1、根据材料一至五,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材料一:1950年,经济发展图表
评价
冷战与欧洲外的局部热战(越战)和大国争霸、军 事威胁(古导、核)交替,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积极: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战争,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苏联 对抗 北约 成立
共产党与工 人情报局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高考每年必考,只在选择题出现; 大考 国际局势变化,美、俄、中、日、欧等关系微妙……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前,以欧洲为中心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的 演 变
演变的根本原因?
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综 二战后初期,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形成两极格局 合国力对比发生变化
20世纪60、70年代:两极格局受冲击,出现多极化趋势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7年
三、日本的崛起
探究问题四: 1、日本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1)民主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美国扶植: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 恢复经济。 (3)朝战机遇: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为日本的 发展提供了机遇。 (4)经济战略:日本政府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 发展战略。 (5)重视教育: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6)贸易立国: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 第一”的口号。
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5、意义:
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实力迅速上升 冲击两极格局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差 距 缩 小
实力相对下降
50 40 30 20
出口贸易
现实因素
10 0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的下降 从古代到近代,欧洲多国曾称雄于世界,昔日的欧洲列强都已降为 二等国、三等国。 ——丘吉尔
材料二:战后,欧洲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为发展重工业,德国一 直进口法国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而英国、法国等国也要进口德 根本原因 国鲁尔的煤矿。……欧洲各国都在反思,何不优势互补。……欧州 各国企业到邻国开拓市场,由于各国货币政策,物价、利率、投资 战后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经济发展的需要 利益将差别较大,成本较高,不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 ——《欧洲经济十五讲》陈乐民 北大出版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欧洲的联合
1、根据材料一至五,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材料三: 甲:我们西欧面临 东方苏联和东欧盟 国的威胁,以及来 自西方美国的经济 渗透和政治控制。 乙:怎么办?? 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