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交流课件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交流课件

24
二、施工准备
3.4 安全预警指示系统
25
二、施工准备
3.5 移动信号延伸系统
26
二、施工准备
3.6 洞口应设置急救室,内部设 置应急救援设备,随时准备对突发情 况进行处治。
27
二、施工准备
3.7 驻地应设置办公区、生 活区标牌,办公区设置施工告示 牌、安全生产责任牌、民工工资 公示牌、党员先锋岗、宣传栏、 黑板报、读报栏等;各部室应挂 起标准化要求的相应图表。
16
二、施工准备
设计文件核对应包括: 设计文件相互之间的一致性、系统性,是否存在差、错、
漏,尤其是与机电、路基桥梁等相关工程的相互衔接; 平纵参数计算、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洞口地形、地貌、
地上、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是否与现场一致; 穿越不良地质地段的设计方案、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可实
施性; 洞口位置、边仰坡的稳定程度,洞口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善。
3
一、工法
全断面法
4
一、工法
台阶法
5
一、工法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6
一、工法
双侧壁导坑法
7
一、工法
单侧壁导坑法
8
一、工法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9
一、工法 隧道施工理念
爱护围岩 内实外美 重视环境
动态施工
10
一、工法
“爱护围岩”:一层含义是不损伤或少损伤遗留围岩的固有支 护能力,这可以通过采用机械开挖技术和控制爆破技术予以解决; 另一层含义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如采用临时支护、加固或预 加固技术以及各种辅助施工技术增工准备
1、一般规定 隧道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做好现场调查和图纸核对工 作。 施工调查应包括: 1)、施工地理环境、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 2)、洞口位置和相邻工程情况; 3)、施工运输道路、供电、通信、水源、征迁情况、弃渣场 地的容纳能力; 4)、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及供应能力等,爆破 器材的供应情况、供货渠道及管理方式等; 5)、生态、环保要求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及主要事项;
11
一、工法
“内实外美”: 关键是内实,而内实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四 密实”,即混凝土密实、喷射混凝土密实、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密 实、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密实。外美即混凝土外露表面要美。
12
一、工法
“重视环境”: 一层含义是指内部环境,即施工作业环境, 为施工人员提供较好作业环境;另一层是指外部环境,即对周边 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加强环境保护。
13
一、工法
“动态施工”: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其力学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隧道施工的各种决策都要根据施工 阶段的地质情况、监控量测结论和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管理,施工 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岩变我变”、“水变我变”、“地变我变”、 “时变我变”的原则。
14
二、施工准备
全面落实高速公路“五化”建设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 做好场地临建工作,积极应用隧道新型机械 设备,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全面提升 工程品质和形象!
31
二、施工准备
钢拱架制作采用数控型钢冷弯机: 将型钢加工中顶推设备的伸缩进尺由过 去的人为控制变换为电脑数控,全部采 用机械作业,实现了产品加工工厂化、 智能化。
32
二、施工准备
钢筋加工场要求便于构件运输, 规划合理,堆放整齐,各项安全设施 齐备。
33
二、施工准备
5 供风、供水、供电 5.1 供风:
2)、要对隧道施工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编制施工 作业指导书,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掌握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作业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 了解安全、节能环保等有关注意事项。
19
二、施工准备
2.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报批,在实施过程中应根 据客观条件、生产资源配置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实行动态管理。
28
二、施工准备
29
二、施工准备
4 钢筋加工场
隧道应配备型钢钢架冷弯机和钢筋网片加工 定位架。
30
二、施工准备
钢筋、钢拱架加工采用数控设备制作, 杜绝半成品加工误差。钢筋网片采用数控钢 筋网排焊机:能大大提高网片的加工精度和 效率,加工产品实现工厂化,合格率能达到 100%,该项工作由以前的5人减少至1人,且 还不需要满负荷的工作。
17
二、施工准备
2、技术准备 2.1、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 计。包括施工方法、工区划分、场地布置、进度计划、工 程数量、人员配备、主要材料、机械设备、电力和运输以 及安全、质量、环保、技术等主要内容。
18
二、施工准备
说明: 1)、隧道施工方案应根据施工条件、隧道的长度、
隧道断面、埋置深度、工期要求、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等 因素综合确定。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交流
1
一、工法: 二、施工准备: 三、常见质量问题: 四、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
一、工法
采用新奥法施工掘进的主要开挖方式有:全断面法、台 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单侧壁导坑法、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隧道掘进方式可根据围岩条件、 隧道长度、断面结构、支护衬砌、工期要求、机械设备等实 际情确定。
压风站选址应靠近变电站并位于洞口旁,应有防水、降温、保温和防雷设 施,供风管道布置应尽量避免压力损失,隧道开挖掌子面风压应不小于0.5MPa。
34
二、施工准备
5.2 供水:
按施工需要的供水压力(水压一般不小于0.3MPa)合理选址修建高位水池, 主要优点是利用高差,保证洞内最高水点的水压,同时安装好上、下水管路。
2.3、对于长大隧道、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结构 受力以及施工环境复杂的隧道,施工单位应进行隧道施工 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制定各项应急保障预案。
20
二、施工准备
3.1 隧道洞口应安装安全监控系统,设置值班室,设立人员进出洞登记制 度,并有专人负责; 通过门禁系统确保 外人不得随意进入 施工现场,且对施 工人员进行统计 和考勤。
21
二、施工准备
3.2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随时掌 握洞内施工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 全和施工质量的监控。
人员定位系统和考勤系统可以明确洞 内人员位置、数量和各自状态,结合 视频监控系统可随时掌握洞内人员情 况。
22
二、施工准备
LED显示屏
感应芯片
监控系统管理平台
感应器
23
二、施工准备
3.3应急逃生灯视引导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