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惯性定义

惯性定义

惯性定义
一、惯性就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就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

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就是惯性小。

当您踢到球时,球就开始运动,这时,因为这个球自身具有惯性,它将不停的滚动,直到被外力所制止。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就是有惯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幻想
北京有个人,曾提出选一个无风的日子,乘坐气球在高空观瞧大地向东移动,以此来环
游世界,这就是否可行呢?显然不能,但这又就是为什么呢?这就就是惯性。

当有人乘坐气球离开地球表面时,由于惯性,人与气球仍以地球自转的速度运动着。

注意
1、惯性不等同于惯性定律。

惯性就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惯性定律讲的就是运动与力的关系(力不就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就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2、惯性就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

二、辨析与区别
(一)与“第一定律”的区别
“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就是同一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它们的区别:惯性就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就是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则就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就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

而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

为何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就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就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旧表现出来。

(二)与“力”的区别
“惯性”与“力”不就是同一概念,“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就是惯性。

惯性与力的区别:
①物理意义不同;惯性就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就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惯性就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

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与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就是由大小,方向与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就是牛。

③惯性就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作用则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力的大小跟许多因素有关(视力的种类而定)。

“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
物体的惯性与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复杂的运动。

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

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

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就是因为锤与柄原来
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三)与“速度”的区别
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

“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就是不正确的。

运动快的汽车难刹车就是因为运动速度越快,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可见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并无关系。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三、例子:
1、飞镖脱手后继续运动;
2、小狗抖动身体,甩掉毛上的水(洗衣机甩干);
3、发射卫星所需的推力不但与卫星所受重力与发射的倾角有关,而且还与发射方向与发射地点的纬度有关,按照赤道上某点计算,地球由西向东以460 m/s的速度转动。

如果火箭向东发射,就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推力.随着地球纬度的变化,各处转动的线速度也不一样,地球转动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大,而在南北极最小,几乎为零。

所以,发射地点的纬度越高,所需火箭推力也越大.在赤道附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最为省力;
4、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提供非做功冲程的动力;
5、足球在空中飞行;
6、纸飞机离开手以后继续飞行;
7、星际探测仪,一经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不需要用发动机就可保持飞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8、锤头松了,只要把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
9、跳远时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远;
10车启动时,人会向后靠;停止时,向前;向左转,人向右;向右转,人向左(事实上,人一直就是相对于地面向前运动,只就是因为汽车方向的改变,而使人瞧起来位置也在变);
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11、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
12、用铁锨往锅炉里投煤;
13、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火箭发射时所需动力;
14、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
15、走路的时脚被树枝等绊住。

由于脚下遇到阻力,立即停止运动,而上身则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倒;
16、关闭燃气后,铁锅还会继续热一段时间才会逐渐冷却下来,这就是热的‘惯性’现象;
17、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紧急刹车,不就是马上停下来,而就是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18、洒水枪,水离开枪后还能继续运动;
19、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

对惯性的正确认识:
(1)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对任何物体,无论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无论就是运动状态改变还就是不变,物体都具有惯性。

不能认为: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不具有惯性或物体运动的速度大,惯性就大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小。

物理学中就用质量来量度物体惯性的大小
(3)惯性不就是力。

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要涉及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每个物体都具有惯性.不需要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
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不能把惯性说成就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利用惯性鉴别生、熟鸡蛋:
例: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与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

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解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及其原来所处状态:本题的研究对象就是熟鸡蛋与生鸡蛋,她们都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

(2)确定物体的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熟鸡蛋就是一个整体,用手按住后整体停止运动;生鸡蛋的蛋壳与蛋清、蛋黄就是分离的,用手按住后只就是蛋壳停止转动。

(3)确定物体哪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对于熟鸡蛋来说,受力后整体停止运动;对于生鸡蛋来说,壳内的蛋清与蛋黄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造成的结果:手离开鸡蛋后,熟鸡蛋停止转动,生鸡蛋仍继续转动几圈。

答案:这就是因为熟鸡蛋蛋壳内的物质变成周体与鸡蛋壳连在一起,用手按住立即静止,而生鸡蛋的蛋黄与蛋壳间有蛋清,用手按住转动的生鸡蛋,蛋内的蛋黄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转动,所以手松开后,整个生鸡蛋又继续转几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