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自备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自备


八、 输血:
5、输血速度: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是5~10ml/min。输血要 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较慢,约2ml/min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5min 后适当加快速度。年 老体弱、婴幼儿、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要慢, 约为1-2ml / min ,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 速度可达到50~100ml/min。加压输血能够提高 输血的速度,可以用血压计的袖带围绕血袋,打 气使袖带充胀加压,也可以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 压,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有条件的还可以 采用专用的加压输血器。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1 袋血应在 4h 内输完。如室 温较高,可以适当加快。
①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 通道; 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 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③按输血不良反应流程处理,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 回报单,返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疗部。
八、 输血:
7.输血后的工作 : 输血完毕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 并做相应处理。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取血单、交叉配 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作输血记录,内容包括 (1)输血日期与时间(开始、结束时间); (2)输注的血液或血浆的袋数; (3)输注的容量; (4)血袋编号; (5)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6)输血人和医师签字。 8.其他完成后,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9、输血后效果评价
1611
1604
RH阴性全血
RHYXQX
RHBNWT
IXXXELJFRX
浓缩红细胞(辐照去白 NSHXBFZQBX 细胞)
三、输血申请:
2、开血型鉴定及配血电子医嘱:
1605 1603 洗涤悬浮红细胞(辐 XDXFHXBFZQ IIEIXXELJF 照去白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 BDJDQGYHXB UUQUFAIXXE 细胞
二、输血前准备:
1用血前评估 下输血医嘱,打印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 2.输血前告知: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要向病人或家属说明输血目的、 血液品种、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 可能性及不输血的病情风险,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 《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入 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病人的紧急输血,应报医 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输血前告知是临床输血的必备程序,也是卫生部在有关 规定中的明确要求,不可忽视。输血前将不可避免的或可 能发生的风险、意外,详尽、通俗的告知病人或家属,体 现了对病人合法权利的尊重,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压力。
九、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
一、测报的意义 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是一个连续 的规范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贯穿了 采供血的全过程。通过统计经输血传播疾 病的发生率,及时发现被怀疑或确认受血 者输注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发生的反应或意 外,从中寻找改善血液质量和操作规程的 方法,并建立预防机制。
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一、输血原则
科学——就是缺什么给什么,使用成熟的 输血技术,推广和应用成分输血。 合理——是指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正确把 握输注量,不多输,不少输,能少输的尽 量少输,可输可不输的尽量不输。 安全——不输错血,不错误输血,对不良 反应的及时处理,避免或杜绝因输血引起 疾病的感染。(输血前检查是为了举证倒 置提供证据,做到自我保护。)
一、输血原则
相关法规: 2、卫生部2012年6月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 用血管理办法》和2000 年6月下发的《临 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临床用血做出了具 体规定。 我们的输血工作和输血流程都是 按这两个规范来制定的,对每个环节和各 自的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我们必须熟悉 这两个文件内容,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安全用血。
七、取血与发血:
1.确定取血前,护士嘱咐患者或家属按规定交用血 补偿金,医师开取血单,确认本次取血数量。然 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持取血单、配血报告及 用血补偿金收据到输血科取血。 2.手续不齐的不得发血。 3.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 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及配血试验结果,以 及备发血液的血型、外观和有效期等,准确无误 后,取血者填写取血登记,双方共同在取血登记 本上签字后方可发出。
七、取血与发血
4.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或领走: 标签破损、模糊;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5.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 少7 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 查原因。 6.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九、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
二、测报工作程序 (1)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患者在接 受输血治疗时以及输血后一段时间内,应 注意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严重输血 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和(或)给予 药物对症治疗,并重新核对用血申请单血 袋标签等,经治医师或护士填写“输血不 良反应记录单”,抽取患者血样连同血袋 一起送输血科。
二、输血前准备:
3.输血前感染标志物检查 :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附件中 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列出了 如下检查内容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两对半“ (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 (4)艾滋病病毒抗体(Anti-HIVl/2)。 (5)梅毒。 并要求上述检查应在输血前结束,急诊应在输血前 抽血送检
八、 输血:
1. 输注前准备: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 自行贮存。检查输血用具是否符合规范要 求,并将用血补偿金收据立即交还患者或 家属妥善保管,避免退用血补偿金时找不 到收据。 2.输血前核查 :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 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 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 无误后方可进行输注。
六、交叉配血:
1.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 天之内的。 2.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 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 血型同型 输注,并作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同血 型输注。但机采血小板如有充红现象时,亦应进行交叉配血 试验。 3.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常规复 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配血实验必须采用能检测出完全抗体和不全抗体的交叉配血 试验方法(卡式、凝聚胺、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4.交叉配血试验应由输血科两名工作人员互相核对全名签字,一 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由操作者填写配血试验试验结果,自 己复核后全名签字。 5.交叉配合试验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登记本上,并保存十年。
八、 输血:
6.输血过程观察: 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如针头移位、针座与 接管松脱,也可以出现输血反应,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 命,尤其在输血刚刚开始的15min之内,因此在输血的全 过程护士都要留在病人身边严密观察。常见的输血反应有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以及溶血反应。这些 反应的表现多为发热寒战、支气管痉挛、心悸、烦躁不安、 大汗、恶心呕吐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九、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
(2)输血科在收到“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卡”后, 针对输血症状对患者血样和所输的血液做 相应的鉴定和检测,查明原因。对于必须 继续输血的患者,应在排除引起输血不良 反应的原因后选用相配的血液输注。如果 输血科开展此项工作上有困难,应将患者 输血前后血样及血袋一起交当地的采供血 机构做进一步检测。输血科每月应将“输 血不良反应记录卡”交回采供血机构。
三、输血申请及审批:
1、输血前相关准备完成后,逐项填写并打印《临 床输血申请单》。 《临床输血申请单》应由临床经治医师逐项填写, 由主治医师或上级医师核准全名签字;若一次 用血、备用量超过800ml的必须科主任签字;超 过1600 毫升时例行审批手续,须经输血科会诊, 确认符合输血指征后,由申请科室主任签名后, 报医务处批准(急诊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 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三、输血申请:
三、输血申请:
三、输血申请:
四、受血者标本采集与送检
1、由护士或医护人员两人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 好标签含EDTA-K2的真空采血管,于患者床前当面唱 读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 无误后采集血样。采集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 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 者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字 确认,并进行护理记录。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立即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 输血申请单》一并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符合要求后双方在《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字。 输血申请单格式
八、 输血:
3.床前核查 :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 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 案号、病室、床号、血型等,再次确认与 配血报告相符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 行输血。 4.输注:输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 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 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 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五、血型鉴定(略 )
1.对符合要求的标本方可进行血型鉴定。 2.对病人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和 反定型以及Rh(D)血型鉴定。出生3 个月内的婴 儿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只做正定型,可不做反定 型。 3.血型鉴定结果必须由输血科两人核对,节假日 或夜间一人值班时,血型鉴定后自己复核全名签 字。 4.血型鉴定结果须记录在登记本上并保存十年。
编码 1602 1608 16081 1614 血品种 拼音简码 五笔简码 LJFRXEEIXX SETISWLJX RATIS RHBNEIXXEL 悬浮红细胞(辐照去白 XFHXBFZQBXB 细胞) 机采血小板(含辐照费) JCXXBHFZF 手工血小板 SGXX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