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例题一例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参加“国庆专题展”,计划租借42座的客车16辆,恰好坐满.但由于126名学生准备骑自行车前往,所以学校要改变租车方案.(1)学校改变租车方案后,实际应租借多少辆客车?(2)若自行车的速度是10千米/时,出发1小时后,客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结果全体同学同时到达指定地点,则客车行驶了多长时间?解:(1)设学校实际租借客车x 辆,则可以乘坐42x 名学生.列方程164242126⨯=+x .(2)设客车行驶了x 小时,则自行车行驶了)1(+x 小时.列方程x x 4010)1(=⨯+.说明:(1)学生总数是题中较明显的相等关系,由此列方程;(2)“同时到达指定地点”表明全体学生在同一时刻到达,由此可设客车行驶时间为x 小时,则自行车行驶的时间为)1(+x 小时,而两者路程相同,这是此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另外,还可以理解为相同的时间里,客车比自行车多行了10)110(=⨯(千米).可见,在实际问题中找到相等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依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打破了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的限制,使得列方程比列算式更直接、更方便,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例题二例 观察下列各式,哪几个是等式?哪几个是方程?哪几个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23-=x ②2839-=- ③02=-x x ④92-x ⑤01=+xy ⑥31212=-y ⑦2=x ⑧22>+x 解:①②③⑤⑥⑦是等式;①③⑤⑥⑦是方程;①⑥⑦是一元一次方程.说明:等式、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是层层包含的关系,等式是用“=”连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一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末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可见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方程的一种,方程又属于等式的一部分,所以区分三者必须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例题三例 根据下列条件列方程:(l )某数的3倍比7大2;(2)某数的31比这个数小1; (3)某数与3的和是这个数平方的2倍;(4)某数的2倍加上9是这个数的3倍;(5)某数的4倍与3的差比这个数多1.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未知数,并设未知数,然后根据题中的条件,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1)设某数为x ,则有:273=-x ;或 273+=x ;或723=-x ;(2)设某数为x ,则有:x x =+131;或 131=-x x ;或131-=x x ; (3)设某数为x ,则有:223x x =+;或322-=-x x ;或322-=x x ;(4)设某数为x ,则有:x x 392=+;或 932-=-x x ;或 923=-x x ;(5)设某数为x ,则有 134-=-x x ;或 x x =+-134;或 314+-=x x 说明:此题条件中的大(小)、多(少)、和(差)、倍等实际上说的是相等关系:大数-小数=差;小数十差=大数;大数一差=小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例题四例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2143=x ; (2)23-x ; (3)1325171-=-x y ; (4)1352+-x x ; (5)y y x 213-=+; (6).2712y y =-分析: 判断一个数学式子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看它是不是方程,其次再看它含有几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多少.解:(1)是,因为2143=x 是方程,且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且含未知数的项最高次数是1.(2)不是.23-x 不是方程.(3)不是.因为1325171-=-x y 虽然是方程但含有两个未知数x 、y . (4)不是.因为1352+-x x 不是方程.(5)不是.因为y y x 213-=+含有两个未知数.(6)不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例题五例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30人,其中乙队人数比甲队人数的2倍还多6人,求甲、乙两队各有多少人?分析:设甲队有x 人,乙队人数比甲队的2倍还多6人,用代数式表示:解:设甲队有x 人,依题意有x +(2x +6)=30如果x=1,x +(2x +6)的值是9)612(1=+⨯+如果x=2,x +(2x +6)的值是12)622(2=+⨯+如果x=3,x +(2x +6)的值是15)632(3=+⨯+类似计算下去可得如果x=8,x +(2x +6)的值是9)682(8=+⨯+所以甲队的人数是8乙队人数为:8×2+6=22答:甲队有8人,乙队有22人.说明:如果这个题设乙队有x 人,则甲队的人数是26-x 人,显然所列代数式比设甲队有x 人复杂而且容易出错.所以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第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如何“设未知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适当调整带入的数以便快捷的得到近似值.是.因为.2712y y =-中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次. 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例题六例 判断0和4是不是方程)1(596)12(3-+=++x x x x 的解.分析: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将数带入方程两侧判断是否相等.解:(1)如果0是方程的根,那么把0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左边和右边,方程两边的数值应该相等.左边=,306)102(3=⨯++⨯右边=5)10(509-=-+⨯∴ 左边≠右边,∴ 0=x 不是方程的解.(2)把4=x 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左边=x x 6)12(3++=5146)142(3=⨯++⨯⨯=,右边=)14(549)1(59-⨯+⨯=-+x x 51=∵左边=右边,∴4=x 是方程的解.说明:我们在检验某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时,应把这个数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左边、右边,而不是代入原方程本身.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例题七例 检验1=x 及0=x 是否是方程)12(2)1(3+=+x x 的解.分析:将1=x 及0=x 代入方程,若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是,否则就不是. 解:将1=x 代入原方程,左边6)11(3=+⨯=,右边6)112(2=+⨯⨯=。
由于左边=右边,因此1=x 是原方程的解.将0=x 代入原方程,左边3)10(3=+⨯=,右边2)102(2=+⨯⨯=。
由于左边≠右边,因此0=x 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进行检验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填空题1.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每年都要购买无尘粉笔,现在无尘粉笔的售价是每盒a 元,比去年便宜了b 元:(1)去年此粉笔的售价是每盒____元;(2)若去年购进该粉笔100盒,需要_________元;(3)若学校现在购进该粉笔100盒,需要____元;(4)若购进100盒粉笔,今年比去年节省____元;(5)若该粉笔现在的售价是每盒1.5元,比去年每盒便宜了0.3元,则去年购买100盒粉笔的钱今年可以购买多少盒?设今年可以购买x 盒,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2.某数与2的和的3倍是9,设某数为x ,列成方程是___________.3.写一个以2-=x 为解的一元一次方程为_____________.4.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 元,那么(1)每件服装的标价为________;(2)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_______;(3)每件服装的利润为_________;(4)由此,可列出方程为________;参考答案:1.(1))(b a + (2))(100b a + (3)a 100 (4)b 100 (5)x 5.1)3.05.1(100=+ 2.9)2(3=+x 3.如262=+x 等4.(1)x %)401(+ (2)%80%)401(⋅+x(3)x x -⋅+%80%)401( (4)15%80%)401(=-⋅+x x一元一次方程的选择题1.方程032,12,2433,032,22=-=+=+=+=x •x •x x x •x •yx 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A .1B .2C .3D .42.“比a 的31少2的数”可以列式表示为( ). A .⎪⎭⎫⎝⎛-⨯231a B .231+a C .231-a D .)2(31-a3.长方形的宽是a 米,长比宽多2米,则此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A .a a )2(2+B .)2(+a aC .)2(22++a aD .)22(2+a a4.下列各方程后面括号里的数,均是该方程的解是( )A .{}1,145-=+x B .⎭⎬⎫⎩⎨⎧=+67,61413121x C .{}4,2282xx -=- D .{}2,1,00)2)(1(--=++x x x 5.方程x x 231=+-的解是( ) A .31- B .31 C .1 D .-1 6.一元一次方程)72(2)2(5+=+x x 的解是( ).A .7B .6C .5D .48.3-=x 是方程4=+a x 的解,则a 的值是( )A .7B .1C .-1D .-74.x 增加6倍后,比它扩大到8倍少4,则列得的方程是( )A .487-=x xB .487+=x xC .486-=x xD .486+=x x9.有一批画册,如果3人一本,还剩2本,如果2人一本,还有9人没有分到,设人数为x ,则可以列出方程为( )A .2923-=+x xB .2923-=-x x C .9223-=+x x D .2923+=-x x参考答案:1. C 2.C 3.B 4.D 5.A 6.D 7.A 8.A 9.A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题1.列方程:(1)小明在超市购买4瓶酸奶和3瓶鲜奶,共花去9.6元.酸奶的标价是每瓶1.5元,则鲜奶每瓶多少元?(2)校图书馆的图书被学生借出25%后,还剩15万册,则学校图书馆共有图书多少册?(3)校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是25米,这个足球场的长是多少米?(4)甲、乙两名同学练习百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5)小伟今年14岁,爷爷60岁,多少年后小伟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31 2.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因为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4倍,而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你能求出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吗?3.足球的表面是由一些黑色的正五边形和白色的正六边形皮块组成,黑、白皮块的数目之比是3:5.一个足球的表面有32个皮块.请问,黑色皮块有多少块?4.商店里为了不积压夏装,在秋天往往都会打折销售.有一款裙装打8折出售,结果便宜了32元钱,你知道这套裙装原来的售价吗?5.由算术到代数是数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进步.现在我们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果已知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你能用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吗?例如:3a 可以解释为:苹果每公斤a 元,买3公斤共需3a 元;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3a ;等等.请你尝试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解释25+a .6.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不必求解)(1)矩形周长是16 cm ,长比宽多2cm ,则这个矩形的长是多少?(2)A 、B 两地相距50 km ,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比乙多行2 km ,若两人同时出发,经过3 h 相遇,则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多少?(3)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调查了高峰时段的某市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二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10 000辆,四环路比三环路车流量每小时多2000辆,三环路车流量的3倍与四环路车流量的差是二环路车流量的2倍.则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各是多少?参考答案1.(1)设鲜奶每瓶x 元,则6.9345.1=+⨯x ;(2)设学校图书馆共有藏书x 万册,则15%25=-x x ;(3)设长是x 米,则310)25(22=-+x x ;(4)设甲经过x 秒可以追上乙,则x x 5.65.67+=;(5)设x 年后小伟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31,则)60(3114x x +=+. 2.设陆地面积x 亿平方米,则1.54.2=+x x .3.设黑皮块有x 个,则3235=+x x . 4.设原价x 元,则32%80-=x x . 5.略6.(1)解法一:设宽为x cm ,则长为)2(+x cm ,根据题意,得16)2(22=++x x 解法二:设长为x cm ,则宽为)2(-x cm ,根据题意,得16)2(22=-+x x(2)解法一:设甲的速度为x km/h ,则乙的速度为)2(-x km/h ,根据题意,得50)2(33=-+x x解法二:设乙的速度为x km/h ,则甲的速度为)2(+x km/h ,根据题意得50)2(33=++x x(3)解法一:设三环路的车流量为每小时x 辆,则四环路的车流量为每小时)2000(+x 辆,根据题意得100002)2000(3⨯=+-x x解法二:设四环路的车流量为每小时x 辆,则三环路的车流量为每小时)2000(-x 辆,根据题意得100002)2000(3⨯=--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