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比较政党制度(一)

第五讲比较政党制度(一)


我已经提醒你们,在美国存在着党派分立 的危险,并特别提到按地域差别来分立党 派的危险。现在让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 以最严肃的态度概略地告诫你们警惕党派 思想的恶劣影响。
——华盛顿
“党争的潜在原因,就这样根植于人性之中,我 们看到这些原因到处根据人类社会的不同情况造 成不同程度的行动。……但是造成党争的最普遍 最持久的原因, 是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有 产者和无产者在社会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 债权人和债务人也有同样的区别。土地占有者集 团、制造业集团、商人集团、金融集团和许多较 小的集团,在文明国家里必然会形成从而使人们 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我们的结论是,党争的 原因不能排除,只有控制其结果的方法才能求得 解决。”
联邦德国:两个半政党体制
由两大党(联盟党和社民党)加上一个长期存在 的规模中等的第三党(自由民主党)组成。两个 半政党体制下,两大党往往都不足以获得超过半 数的席位,必须与第三党协商组成联合政府。三 个政党通常正好代表民意的左、中、右三股势力。
德国社民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两者都无法单独执 政,因此自由民主党虽然获得席位不多,却能够 长期保有选择左右两派的权力。
——《联邦党人文集》第10卷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政党在议会中的作用急剧增 长,西方各国开始在法律上承认政党的存在。
德国在1922年的选举法中规定,准许选民在选票上载 明政党的名称,1924所又规定选票必须载明政党的名 称。
1948年意大利宪法第49条规定:“为了以民主的方式 参与国家政治决策,公民有自由组织政党的权 利。”1949年德国基本法、1958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等也都增设了政党条款。到1976年,共有93个国家的 宪法中有政党条款。
“反资本主义新党”: 菲利普 普图
无党派:
雅克 舍米纳德
32
第一轮投票各政党候选人得票率 奥朗德为28.4% 萨科奇为25.5% 极右翼候选人勒庞为20% 极左翼候选人梅朗雄则为11.7% 第二轮投票各政党候选人得票率 人民运动联盟萨科齐:48.38% 社会党奥朗德:51.62%
2、内阁及议会内的正式机构
主要指内阁与议会内的议长和议会各委员会 主席。
其中,内阁是执政党体制内结构中最为重要 的部分。但在议会制国家和总统制国家中,内阁 的组成不同。
议长(控制议会的立法程序)和议会各委员 会主席一般由多数党议员担任。如:美国。
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

美国众议院发言人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众议院
“内生党”是由议会中的反对派发展为现代政党, 是议员在议会政治活动中逐渐联合起来而形成的政 党;
“外生党”是由于统治集团之外的政治力量向统治 集团发起挑战并要求在代议机关拥有自己席位而产 生的政党。
塞缪尔•亨廷顿:政党发展的四个阶段
1.宗派阶段:通常为政党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 期,少数政治精英以其野心在短暂联合下展开权力 斗争,在议会内部形成不同派别。
突。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议员极力反对詹姆士继承 王位,而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的议员则大力赞成。在激烈的争 吵和斗争中,前者把后者斥为“托利”(Tory,即歹徒), 后者则把前者斥为“辉格”(Whig,即强盗),托利党和辉 格党由此得名。 1930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多次选举改革和议会改革,英国现 代政党开始形成。1833年,托利党改称为保守党 ,1839年, 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
四、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一般是指根据一国的法律 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固定下来的有 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 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 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多党制
1、含义 多党制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以 上的政党联合轮流执政,或几个政 党联盟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
2、多党制的类型
当今世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 多党制,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因政党结构 的差异,执政方式亦有不同,可分为两 种基本类型: A 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的主持官员,又是多数党的领袖。

发言人有权决定谁将被认可在全体会议上发言,
以及决定一项动议或者修正案是否与目前的事务有关;
发言人有权决定新的动议应当提交给哪些委员会;发
言人有权任命选举委员会成员、特别委员会成员和会
议委员会成员并任命重要的法规委员会的多数党成员。
而法规委员会和发言人能够共同决定哪些议案将真正
2.两极化阶段:议会中的派系与社会势力联合组 成政党,形成两极化格局。
3.扩展阶段:政治领袖通过各种办法得到群众的 拥护,以实现自己控制政权的目标。
4.制度化阶段:在议会内部发展出来的政党常常 会形成两党制,如果有外力介入则会形成多党制, 而革命性的政党则会建立起一党制或一党为主的政 党制度。
31
法国2012年总统选举
正式候选人
人民运动联盟:
尼古拉 萨科齐
社会党:
弗朗索瓦 奥朗德
极右组织“国民阵线”:玛丽娜 勒庞
中间派“民主运动”: 弗朗索瓦 贝鲁
“左翼阵线”:
让-吕克 梅朗雄
绿党:
艾娃 若利
“共和国崛起”:
尼古拉 杜邦—埃尼昂
托派“工人斗争”: 娜塔莉 阿尔托
巴托里尼( Bartolini) 和彼得·梅尔( Peter Mair):
代表性功能:包括利益的表达、整合, 政策的制订,等等。
程序性或制度性功能:包括政治领导的 录用、议会和政府的组成,等等。
(Larry Diamond and Richard Gunther.Political Parties and Democracy.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
组织化
✓ 录用政治领袖并争取政府职位 ✓ 确保政府对其行为负责
✓ 培训政治精英
✓ 控制政府的行政机构
✓ 表达各种政治利益
✓ 保持政府的稳定性
✓ 整合各种政治利益
(Russell Dalton and Matin P.Wattenberg.Parties without partisans: Politic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第五讲 比较政党制度(一)
华东政法大学公管学院
主要内容
一、现代政党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政党观念及其演变 三、政党组织及其功能 四、政党制度
一、现代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政党概念的来源 中国古代的“朋党”与“会党”。 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来源于西方。
英文为“(political) party”,是由 part演变而来,最初是指一部分意见或 者利害相同的人的结合。
政党功能
罗塞尔·达尔顿( Russell Dalton) 、马丁·P·瓦滕博格( Matin P.Wattenberg):
选举中的政党: ✓ 简化选民的选择; ✓ 教育公民 ✓ 创造认同和忠诚的符号 ✓ 动员人们参与 作为组织的政党:
政府中的政党: ✓ 获得政府多数 ✓ 组织政府 ✓ 实现政策目标 ✓ 使持不同政见者和反对派
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宪法中,至今仍无政党条 款。
德国于1967年7月24日通过《政党法》,成为第一个就 政党进行单独立法的西方国家 。
观念转变
派别 排斥
政党 默认
承认
三、政党组织
现代政党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人员(领袖、干部和党员) 系统(基层组织、中间组织和中央组织) 纲领(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经费(党员交纳、社会捐助和 政府补助) 纪律(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体制外的政党组织
1、党的中央机构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机构(掌握实际权 力)——议会外群众组织
2、党的中间及基层组织机构 地方组织(以选举为主要任务)和基层组织(从事选 举、服务社会、争取选票)
3、党的领袖
14
体制内的政党组织
1、议会党团 定义:同一政党的议员在议会内部形成的党派组织。 功能:
5
美国
美国也是较早产生现代政党的国家之一。建国之初, 美国国会中出现了联邦党和反联邦党两大政治派别, 当时实质上只不过是政界领袖人物的小团体。1794 年至1800年期间,两大派别围绕1796年总统选举和 内政外交政策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为了统一本 党派行动,争取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支持,两派在联 邦、州和地方纷纷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组织,由此逐 步形成全国性的政党。经过长期分化改组,到19世 纪60年代演变为民主党和共和党。
B 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多元格局还可细分为: (1)两极多元的多党制。其特点为: 第一,政党数量多; 第二,各政党往往分化成阵线分明的左右 两大阵营,轮流执政; 第三,政权的更替往往取决于第三党的结 盟政策。 这方面典型的是法国和德国。
法国政党制度
1875年宪法,开始形成多党制; 政党林立,力量软弱 1958年宪法以来 多党制 国民议会选举由比例代表制改为多数代表制 政党左、右两极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新的政党崛起 议会选举改回比例代表制 政党斗争复杂化 资料:法国主要政党
政党命令书(whip)
即党鞭每周发出给议员的书面指示(也叫“鞭 令”),因为信函上会在需要投票的个别议程后 加一句话“您的出席至关重要”,下面划一条到 三条线,说明其重要性;最重要的议程下会划三 条线,即所谓“三线鞭令”(three-line whip)。 若违反鞭令(不出席会议或不遵命投票),其结 果可以是(部长、次长/影子部长、发言人)丢 官或(后座议员)升官无望,下届选举时政府袖 手不助选,地方党部不提名竞选。最严重的是 “解除党鞭”(withdrawal of the whip),让 其从此随心所欲投票,“不管你了”,也就是开 除党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