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泊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原理和模型研究

湖泊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原理和模型研究


研究内容相互联系
生态环境
产 品 与 消 耗 与 微观尺度 农业、 农业、城市化湖泊环境响应及调控 中观尺度 生态功能及空间联系分析与 生态 观尺度 环境 与 系 湖 及
模 式 、 职 能 等
流 域 管 理 的 计 划 、 政 策 、
分 析
制 度 、 法 规 、 机 构
湖泊 、 、
与 、

分析
本项研究与课题其它研究内容的关系
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研究区介绍 研究方法 信息获取 流域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与径流量的关系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面源污染产出率估算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估算
一 研究区
5931km2
浙西区
研究方法
数字地形 TM影像 影像 数字地形 土地利用分布 子 降 量分布 水 地 水 流量 分布 流 域 边 界 流域分析 子 流 域 各 项 参 数 土 地 结 构 , 降 水 , 径 流 , 水 水 分布 质 与 土地利用的关系 径流量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径流量 与降水的关系
林地) Q = 126.277 × e 0.00128×P (林地)
Q = 64.0216× e 0.00149×P
(耕地) 耕地)
土地利用与径流浓度
林地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
子流域 老石坎 对河坝上 平均浓度 COD 2.240 3.660 2.950 BOD 0.930 1.230 1.080 TotalN 0.990 0.440 0.715 TotalP 0.047 0.031 0.039
研究内容
一 、 城市化与现代农业生产对湖泊环境的影响系调控手段研

综合分析城市化与现代农业生产对流域及湖泊、 综合分析城市化与现代农业生产对流域及湖泊 、 生态众多要素影响 过程和趋势,评价现有调控手段(如污染控制、零点行动等)问题与不足, 过程和趋势,评价现有调控手段(如污染控制、零点行动等)问题与不足, 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有效的调控手段与技术方法。 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有效的调控手段与技术方法。
三、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政策和管理机制
分析太湖流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演变特点, 分析太湖流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演变特点 , 通过环境经济帐户体 系核算及资源、环境效益评估,识别太湖流域的环境经济问题, 系核算及资源、环境效益评估,识别太湖流域的环境经济问题,分析导致 环境恶化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 环境恶化的自然、经济 、社会和政策因素,研究有利于太湖流域水资源合 理配置及环境改善的有效管理体制和技术政策。 理配置及环境改善的有效管理体制和技术政策。
二、湖泊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政策与流域综合管理模式
分析湖泊-流域的生态功能及其动力联系,研究体现上、中、下游平 分析湖泊-流域的生态功能及其动力联系,研究体现上、 部门及政府间利益公平的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方法, 等、部门及政府间利益公平的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方法,借鉴国内外有关实 施经验和成功案例,探讨保证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有效实施的有关制度法规、 施经验和成功案例,探讨保证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有效实施的有关制度法规、 经济手段、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 经济手段、 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 部门及政府协调模式和信息披露与共享 政策。 政策。
图例
浙西区土地利用
海涂 滩涂 城镇 居民地 工矿用地 裸地 山地水田 丘陵水田 平原水田 山地旱田 丘陵旱田 平原旱田
#
) " ) " ) " ) " ) "
n n n # # n # ) " n # ) " # ) "
) "
# ) " # ) "
n n
n
土 地 利 用 及 测 站 分 布
TAIHLD_ID
第二子课题 生态模型 决策 管理 生态恢复控 制技术 生态经济 综合分析 湖泊流域 生态健康 第四子课题
服务价值 损失价值
流域综合管理 经济模型 第一子课题 第三子课题: 第三子课题:湖泊及其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机制
实施方法和步骤
水环境及相关信息收集 第 太湖流域及水利分区 一 水环境及社会经济 流域发展计划 步 管理政策等 过程模拟与评估 第 土地利用与水环 境

50农业为主流域 50-780
降水
Value
1963mm
径流
Value
1178mm 478mm
COD kg/y
Value
6.06 0.00
-
浙 西 区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估 算
1019mm
BOD kg/y
Value
3.28 0.00
总氮 kg/y kg/
Value
2.21 0.00
总磷 kg/y kg/
文章
1 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方法与问题 (湖泊科学) 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 湖泊科学) 2 太湖流域浙西区不同农业土地类型面源污染产出研究 3 太湖流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实证分析
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太湖流域浙西区不同农业土地 类型面源污染产出研究
研究目的
针对太湖富营养化问题, 选取以农业为主的流域, 针对太湖富营养化问题 , 选取以农业为主的流域 , 评估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富营养化的贡献 应用GIS技术建立太湖上游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模 技术建立太湖上游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模 应用 型,为太湖流域污染治理提供决策工具
Value
0.17 0.00
0
20
40
80 km
估算结果
浙 西 区 COD 、 BOD 、 TN 、 TP 的 年 输 出 率 分 别 为 : 14631.69 吨 / 年 、 6401.93 吨 / 年 、 4281.753 吨 / 年 、 287.67吨/年。 浙西区的3个流域分区,长兴平原COD、BOD、TN、TP 的 年 输 出 率 分 别 为 2517.31 吨 / 年 、 1189.22 吨 / 年 、 798.433吨/年、57.41吨/年;西苕溪流域COD、BOD、 TN、TP的年输出率分别为6100.02吨/年、2654.79吨/年、 1775.09吨/年、118.65吨/年;东苕溪流域COD、BOD、 TN、TP的年输出率分别为6014.36吨/年、2557.92吨/年、 1708.23吨/年、111.61吨/年。
# )n "n # ) " n # )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量测站 降水测站 水质监测点
) " ) "
# ) " # ) "
) "
n
" ) ) "
# ) "
) "
0 5 10 20 30 40 公里 0 5 10 20 30 40 公里

谢!
二 步
物质输移模拟 社会经济影响 政策及管理影响
第三步
综合分析 环境健康评价 可持续发踪监测 五 管理方案调整

决策方案 第 流域发展计划提出 四 流域管理方案设计

研究进展
收集太湖流域自然、社会、 收集太湖流域自然、社会、经济信息 查阅国内外流域综合管理文献, 查阅国内外流域综合管理文献,研究流域综合 管理的方法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及环境效应
) "
监 测 子 流 域 空 间 分 布
!
夹浦 诸道港
!
!
泗安
!
天平桥
!
乌龟山
!
埭溪
!
赋石 老石坎
!
对河坝上
!
!
桥东村
土地利用与径流量关系分析
站名 对河口 埭溪 赋石 老石坎 诸道港 天平桥 降雨深 径流深 耕地 居民地 水体 林地 草地 园地 1587.552 817.2317 11.42% 0.18% 1.33% 79.90% 6.97% 0.19% 1506.293 651.0166 13.34% 0.77% 0.23% 82.59% 2.51% 0.56% 1506.13 819.2022 16.33% 0.66% 0.25% 82.26% 0.33% 0.17% 1683.563 987.1381 8.48% 0.20% 1.41% 84.85% 5.04% 0.03% 1296.465 597.4373 19.48% 2.98% 0.02% 74.71% 1.17% 1.64% 1114.07 465.4119 55.63% 0.96% 1.36% 38.33% 3.02% 0.7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
湖泊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原理和模型研究 承担内容: 承担内容: 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
李恒鹏 朱振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流域发展与管理研究实验室
研究目标
为解决流域及湖泊环境问题,以太湖流域为例, 为解决流域及湖泊环境问题,以太湖流域为例, 采用GIS、RS技术及生态经济学方法,通过分 技术及生态经济学方法, 采用 、 技术及生态经济学方法 析流域城市化与现代农业生产对湖泊环境的影 响,研究湖泊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调控手 段及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政策, 段及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政策,建立保证湖泊及 其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健康的管理机制与模 式。
有林地 灌丛 疏林地 桑茶果园 草地>50% 草地>20% 草地<20% 河流 湖泊 池塘
± ±
# ) " n n n # n # n #n # ) n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