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明代的秘书工作 PPT课件

第八讲 明代的秘书工作 PPT课件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二、六科 明代的六科是一个特殊的机构 皇帝与六部之间的一个联系渠道 职责是“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
事”,是职掌相当宽泛的秘书机构。具体包括: 1、侍从规谏,补阙拾遗; 2、驳正御旨违失; 3、科参;(封驳文书,发抄奏章) 4、稽察弹劾。 此外,还包括殿值记录、抄录副本、充任考官、出使等。 品位虽低,但权事很重,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 (或“台垣”)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詹事府、太仆寺、鸿胪寺、钦天监等衙门内,都设主簿 厅,以主簿为长官
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等衙门,均设典簿厅,以典簿 为长官
宗人府下设经历司,以经历为长官 唯有都察院内,设置了经历司、司务司、照磨所三个秘 书机构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执掌军政的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军都督府 内,各设经历司,置经历、都事等官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内阁的职能: 1、献可替否; 2、奉陈规诲; 3、点检题奏; 4、票拟批答; 5、起草诏令; 6、议政。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专门的秘书机构: (一)中书科
中书舍人;20人 缮写正本、誊录副本的一般文书工作人员 (二)制敕房 中书舍人、序班 负责缮写,誊抄诰敕,翻译敕书、外国文书,誊录揭 贴、兵部记功簿及勘合等 (三)诰敕房 中书舍人、序班、译字 负责缮写誊抄诰敕、释译敕书、外国文书和誊录揭贴、 兵部记功簿及勘合底簿等。
明朝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强化和开始衰落的时期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内阁、六科、通使司、 司礼监和文书房 一、内阁
宰相机构参政辅政制自 此结束
1382年,设殿阁大学士, 充当皇帝顾问,处理奏章 统称为“四殿二阁”
明成祖时改称内阁学士, 也称辅臣;嘉靖后,阁臣中形
成首辅、次辅、群辅之别。
一、秘书的来源 1、科举制度臻于完善,
范围广泛,规模巨大,三年 一考,成为选用各级秘书 主要方法
第二节 秘书的来源和地位
2、明代选用秘书很注重 实际业务能力
“行取”
二、秘书的地位 官职虽低,实际地位很高。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一、抑制文牍主义的尝试 (一)文牍主义盛行
一为公文泛滥 二为行文冗长 三为内容空洞 (二)三令五申,严禁繁文 (三)制定法规,规范程式 (四)惩处违者,以作警示 (五)创设新法,提高效率 (六)明朝抑制文牍主义的 经验教训
小结: 明朝中央秘书机构有三个特点: 一是数量众多;二是分工明确; 三是直接协助皇帝处理事务。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五、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秘书机构 明代中央六部和大理寺内各设司务厅,置司务为长官,
掌管公文的收发、登记、检查、催办等事 另户、刑两部因事务较繁杂,还设有照磨所,置照磨、
检校等官职,掌管清理各类卷宗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四、司礼监和文书房 司礼监 明代皇宫内由宦官组成的内 侍机构之一。
职掌:1、辅助决策;2、传宣 帝命;3、批阅奏章;4、草 拟诏旨。此外,还参与司法 和监察。 提督太监、掌印太监、
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典簿 文书房 置掌房太监十员,直接为 皇帝处理文书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都给事中(1人)、左右给事中(2人)、六科给事中(40人)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三、通政司 总收文机构 基本职责是“掌受内外章疏
敷奏之事” 长官为通政使,下设左、右
通政各一人,左、右参议各一人, 下设经历司,置经历、知事 等。 独立的专门化中央机构 它集收文、信访、议政于一
体,处于下情上达的咽喉位置, 地位相当重要,是明朝仅次于内 阁的高层秘书机构
明代文书的总称为: “文牍”、“案牍”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四、档案工作 (一)规模宏大的中央档案库
皇史宬、后湖黄册库、内 阁大库、古今通集库、大本 堂 (二)档案工作制度完备 制作与装订、分类保存、 保管、查阅、保卫
思考题:
1.简述明朝中枢秘书机构的名称及职能。 2.明朝档案工作与前朝相比有哪些进步? 3.简述明朝宦官秘书机构及其危害。 4.明朝抑制“文牍主义”对如今的秘书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 5.试分析“皇权”与“相权”之争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布政使司(相当于省级)、府、县三 级。布政使司内均有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等秘书机构
经历司、照磨所所置官职与中央部门同类机构所置相同 理问所置理问、副理问、提控案牍等秘书官吏 府衙门也设有经历司、照磨所 县衙门仍以主簿为秘书首领,下属有典史等秘书
第二节 秘书的来源和地位
第二节 秘书的来源和地位
《中国秘书史》
第八章 明朝的秘书工作
知识点:
1.中央政府秘书机构数量众多,阵容强大,且已系列化 2.中央秘书机构和秘书的实际地位很高,在国家管理活 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3.各项业务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趋于完备 4.秘书主要来自科举出身者,文化水平高,从而提高了秘书
工作的质量 5.明后期,文牍主义泛滥成灾,秘书工作几近失控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二、文书工作制度 票拟、贴黄、公文格式、公文字体、行移勘合、面裁、 整顿驿传
三、公文文体 明代皇帝颁发的下行文有: 诏、诰、制、册文、谕、书、符、令、檄等 臣下上呈皇帝的上行文有: 题、表、笺、奏、疏、讲章、书状、文册、揭贴、制对、 露布、译等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各级官府的上行文有: 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等;下行文有:照会、札、 下帖、故牒等;平行文有:平咨、平关、平牒等。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行人司 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置,设司正一、左右副司各一、
行人三十七,以进士出身者充任,专掌奉旨出使、传宣诏 命。
尚宝司 俗称外尚宝司,设卿、少卿、司丞等,负责皇帝印玺的使 用,并保管“金牌”、“铜符”、“令牌”、“铜牌”、 “牙牌”、“祭牌”等符牌印章,负责其发放、验收。 明朝掌管皇帝宝玺的机构有三个:外尚宝司、尚宝监、尚 服局司宝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