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05 社会群体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05 社会群体
•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 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哥们儿 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 初级群体衰落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功能的外移, 二是初级群体成员关系的松懈, 三是某些初级 群体的解体。
次级群体
• 次级群体是指一些彼此关联并不密切的团体, 如大学里的班级以及商会等等。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 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 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 式的规定。
•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 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 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 规定。
• 他显然是认为个体道德不仅实际上是高于群体 道德的,而且也应如此。
• 作为个体的人能成为道德的人,有时把他人的 利益放到自己的利益之上。但是,这样的自我 牺牲对人类社会和社会群体来说却是很艰难的, 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个体在处理群体问题时 不可能为了其他群体而牺牲本群体的利益,个 体的无私冲动在群体中受到了抑制,这就形成 了“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之间的矛盾。 因此,社会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体的道德。
• 作为次级群体的比萨外送员
• 比萨外送员在两种基础上发展出坚实的网络关 系:在平时执行工作时和在工作中不断发生的 危险状况。在他们自成一格的文化中,比萨外 送员多是历经风险以换取微薄的回报。在18个 的观察期内,总共有2个外送员被劫,8个被跟 踪,也因此造成4起车祸意外事故。
• 在106个研究对象中,研究者归纳出五种外送 员类型:喜剧演员、冒险家、拒绝现实者、宿 命论者、老鸟
第五章 社会群体
• 社会学家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
本章大纲
• 一、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其性质 • 二、社会群体的的分类 • 三、社会群体的凝聚力 • 四、群体内部关系 • 五、群体领导与决策 • 六、初级群体研究 • 七、集合行为与群体事件
一、 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其性质
•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它 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
其他
•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 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 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的共同活动,并 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 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 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的特征
•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 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 1908年,麦独孤发表《社会心理学导论》,提 出社会行为本能理论,认为人天生有结群的本 能。
• 这些早期学者提出的有些思想,如模仿、个性 消失、群众极端化等观点,直到现在,还在社 会心理学中具有一定影响。
一中学400名学生出现“群体性癔病”症 状
• 10月23日,利川市都亭三中400余名学生进餐 后出现“群体性癔病”症状。据了解,当日下 午4时50分,该校400余名学生进餐后出现口 苦、头昏、喉痛等症状,个别学生伴有肚痛及 呕吐现象。该事发生后,利川市委、政府,都 亭办事处党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将学生送往医 院接受诊治,并组织该市人民医院、防疫部门 的专家联合会诊,认定所发生的疾病为“群体 性癔病”(即由某种因素相互影响引起的一种心 理或精神障碍)。
• 在每一种人类群体中,群体缺乏理性去引导与 抑制他们的冲动,缺乏自我超越的能力,不能 理解其他群体的需要,比个人难克服自我中 心主义。
• 悲剧:人类没有能力使自己的群体生活完全符 合个人的理想。
• 作为个人,人相信他们应该爱,应该相互关心, 应该在彼此之间建立起爱的秩序;而作为他们 自认为的种族的、经济(阶级)的和国家的群体, 他们则想尽一切办法占有所能攫取的一切权力。 权力的类型会改变,社会不平等的等级也会改 变,但这一基本的事实却迄今没有改变。直到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一个个国家的内部 常常是井然有序,甚至实现了某种社会正义, 而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却还是处于某种无序和非 正义状态。
3、内群体与外群体
• 所谓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 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 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 所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 “别人”的结合。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 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 着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 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 却被某一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用 以比较、模仿等。
二、社会群体的的分类
•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3、内群体与外群体 •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 6、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 • 7、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 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 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 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首次出版于1923 年,但在八十余年后的今天,其主要思想不但 没有过时,反被当今社会的变化和经验所证实。
• 1891 年 , 西 格 尔 出 版 了 《 犯 罪 的 群 众 》 ; 1895年,勒邦发表了《群众心理学》。他们认 为,群众是冲动的,无理性的,缺乏责任感的、 愚蠢的,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众之中,由于匿名、 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就会丧失理性和责 任感,表现出冲动的、凶残的反社会行为。
• 群体的性质:对内互助,对外互争。
尼布尔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
•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是二十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 一个基督教伦理学家.
• 该书对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 和对比。他认为,如果他不能正确认识二者间 的巨大差别--用高尚的个体道德去规范群体行 为,或者反过来,个体仅用一般的群体道德去 要求自己,可能会对两方面都构成损害:造成 个人道德的平庸化和沦丧,也无助于社会问题 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