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霖铃优秀课件.ppt

雨霖铃优秀课件.ppt




良辰好景
乐景哀情 语
2020/10/11
19
2020/10/11
细接
体 味 。
抒 情 的 句 子 并 细
请 划 出 文 中 直
20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写景) 直接抒情
2020/10/11
6
意象:
寒蝉、长亭、 骤雨、兰舟、 烟波、暮霭、 柳杨、晓风、 残月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
烘托人物感情。
2020/10/11
7
上 实 寒蝉、长亭、骤雨 片写
烟波、暮霭、楚天


下 片
杨柳、晓风、残月
虚 凄切悲 凉 实
相 苍茫落寞 生
借 凄清孤寂 景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情
月是离合的象征,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 起词人的愁绪。
2020/10/11
16
景中含情
把杨柳、风、月这 三件最能触动离愁 的事物集中成为一 幅鲜明的画面。
2020/10/11
17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酒醒之后
2020/10/11
18
寒蝉、长亭晚
骤雨歇
一 哀景哀情 切
烟波暮霭楚天阔


杨柳岸晓风残月
2020/10/11
26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 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帐饮无绪
难分难舍
无语凝咽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惆怅伤感 难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即事抒情 细节真切)
2020/10/11
27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自古伤别 于今尤甚 愁意浓浓 思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念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苦
别离情景。
3
把握情感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2020/10/11
4
2020/10/11
这首词描写了作 者要离开汴京(开封) 去外地漂泊时和心爱 的人依依惜别的痛苦 心情。
上阕主要是写临别时难 分难舍的情景。
下阕主要是写别后(离的孤别难)
寂凄清的情景。
(思念苦)
5
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这番话,心中虽有万句言词,
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日,
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可都
改了罢!’”
22
难舍难分的离别过程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2020/10/11
23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共“同自感古受”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触节景更生情 让普人难遍以情承感受离别之苦?
2020/10/11
雨 霖 铃
柳 永
“雨霖铃”
也写作《雨淋铃》,本来是唐太宗时教坊 大曲名。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 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 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 (wéi)坡缢死杨玉环。后唐玄宗入蜀,到 了斜谷的时候,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 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 杨贵妃,寄托哀思。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 成分。
融情入景 即景抒情
“寒”点出节令(深秋),显 出凄清,渲染气氛;
“晚”点出时间,恰又唤起 “美人迟暮”的感慨;
“雨”点出天气,暗合下文的 送别之“泪”。
“长亭”是送别之地,从来就 是“天下伤心处”。
秋寒、秋雨、秋声、秋色,与离人 的心境交合,渲染出黯淡凄凉的氛围。
2020/10/11
10
念去去、 千里烟波,
2020/10/11
8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 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 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 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可奈何。
2020/10/11
9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020/10/11
21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神态)
流眼泪望流眼泪,断肠人对断肠人。正是“别 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表达效果。
2020/10/11
《 红楼梦》中第三十四回宝玉
挨打后写林黛玉看宝玉是这样
的: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
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
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

痛苦惆怅,表达了依依不舍的离情。
2020/10/11
13
意象:烟波暮霭 特征:迷蒙黯淡 情感:前途迷茫
千里楚天 辽阔旷远 孤单痛苦
暮千 霭里 沉烟 沉波
情绪低沉 倍感凄凉 楚 ,

作者抓住烟波暮霭、千里楚天这样 阔
色调暗淡、空间旷远的意象抒写内心的 痛苦惆怅,表达了依依不舍的离情。
2020/10/11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
2020/10/11
28
体会诗意
离别前: 勾勒环境 寒蝉、长亭、骤雨(景语)实写
离别时: 描写情态 执手、泪眼、凝噎(情语)实写
2020/10/11
2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
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活。他
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
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
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
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
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
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Hale Waihona Puke 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
2020/10/11
14

念去去、
千里烟波,

语 暮霭沈沈楚天阔。 景
――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这两句是词人的内 心独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2020/10/11
15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晓风”给人凄凉的感觉。“残月”更是使 人感到不圆满。
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种景物各有何特征?
千里烟波—— 绵长 沉沉暮霭—— 浓重 楚天辽阔— 无垠 —
2020/10/11
12
三种景物与词人的“伤离别”有何关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 沉沉的暮霭 辽阔的天空

黯淡的离愁

无尽的别恨

作者抓住烟波暮霭、千里楚天这样 色调暗淡、空间旷远的意象抒写内心的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 已矣。——《别赋》
2020/10/11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24
多情自古伤
点 离别,更哪 个别 普遍
明 主
堪冷落清秋
旨 节!
古代离别的含
触景 生情
义——或“生 离死别”或被 贬、流放
2020/10/11
25
孤清冷落的别后情景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