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开展幼儿园故事教学(3)

如何开展幼儿园故事教学(3)

如何开展幼儿园故事教学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一、明确开展故事教学的目的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是幼儿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的活动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品德教育
幼儿正处于发展成长时期,由于知识和经验有限,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用口头说教是难以达到的。

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使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行为是对的或是不对的。

而故事是集中地、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由于是非鲜明,感染力大,幼儿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同时,往往会为正义和善良而快乐和欢呼,为小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而流出感伤的眼泪,为故事中人物的机智而点头或对愚笨而摇头。

幼儿听过某些故事后,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往往会有所改变,如知道关心别人了,爱清洁了,不是那么爱哭了,等等。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故事在幼儿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他们的语言质量不高,词汇贫乏,有时表达的句子还不符合语法结构,在此,幼儿故事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语言教师”。

通过故事读物和视听资料进行语言教学,往往比仅针对个别语法要点进行练习更有趣,也更有效。

故事能为幼儿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学习把话说得清楚并富有表现力。

幼儿在记住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优美的艺术语言。

这对丰富幼儿的词汇极有帮助。

在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中,幼儿不仅要听故事,还要根据语言教学要求,练习复述故事。

这对幼儿清楚准确发音、连贯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幼儿同的故事教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综合提高大有作用。

(三)丰富幼儿的知识
丰富幼儿知识,启迪智慧。

是幼儿故事教学的重要功能。

幼儿正处在人生的早期阶段,他们知识贫乏,认识能力有限。

因而年幼的孩子常常不断地向成人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

为使孩子对大千世界有所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给孩子们讲述故事能生动地告诉他们“是什么”和“为什么”,从而为孩子打开知识的窗口。

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故事教学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在听故事时,会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评价。

虽然这样的思考是初步的,结论甚至是幼稚的,但对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却是有意义的。

此外,幼儿的知识越广泛,想像也就越丰富。

可见,故事教学是激发幼儿大胆想像、启迪幼儿智慧的有效方式。

这一点在童话、寓言和科学幻想故事中更为明显。

它们能把幼儿带进一个神奇而诱人的世界,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向往。

故事中生动的形象.浓郁的情趣,自由放任的幻想,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想像力。

(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和动机的激发在幼儿的学习中至关重要。

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与兴趣诱发的。

只要是适合幼儿的故事,他们肯定会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去听或去阅读,从而使其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

二、幼儿故事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注意要点
组织儿童故事教学,可以将情景游戏、课堂表演、口语交际、环境沉浸等多种形式贯穿于教学中,其具体方法有:
(一)提问法
提问法是故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提问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
一是故事教学开始时,以提问引出作品,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

二是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层层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能引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回忆,如“故事中的主人公说了什么话?而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也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领悟故事的主题,如“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教师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