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溶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岩溶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岩溶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xx~xx,以及E、F、G、H、I、J、K、L匝道。

位于永顺县泽家镇海洛村,地处新华夏系武陵山二级隆起带的中段,属溶蚀构造山地貌,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海拔标高一般430-515m,相对高差一般50-80m。

2、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资料显示,本项目不良地质为岩溶,沿线地表溶沟、溶槽、溶蚀裂隙等裸露型岩溶较发育,且局部发育岩溶漏斗和岩溶洼地,底部标高为418.10-435.40m之间,下伏基岩中尤其是基岩面及其附近岩溶局部较发育,形态主要为溶蚀裂隙、溶沟、裂隙式溶蚀空腔和溶洞等,岩溶发育标高多集中在422.10-437.10m之间。

因此,本项目的填、切路基应采取填石或跨越等措施进行处理。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最冷月1月,最热月最高气温为8-15天。

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潜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地下水。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沟、山间谷地的碎石、块石等松散堆积层的孔隙中,水量一般不大,受大气降水补给后直接向深部或低洼处渗透、径流,难以形成稳定的地下水面,对路基影响较小。

岩溶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通过岩溶裂隙下渗,储存于溶洞、暗河等地下水通道中,最后向猛洞河排泄,区内局部地段岩溶地下水水量较丰富,但埋藏较深,对路基影响较小。

二、施工目标1.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合格等级,综合评定为优良工程。

3.安全施工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施工安全规程和法律法规,杜绝因公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火灾、机损、触电等施工生产事故。

4.环境保护目标遵守《中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环保法规,切实保护沿线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和噪音污染,做到废物达标排放。

弃土弃渣严格按设计文件执行,弃入指定的弃土场内,并做好弃土场的排水设施及拦渣设施等。

搞好文明施工,保持企业良好形象。

三、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及设备安排1. 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安排2、机械设备四、施工技术方案根据岩溶类型、所处位置、溶泉状态等不同状况由人工配合机械分别采用引排、回填、封闭、堵塞、钢筋混凝土盖板跨越等方法处理基底。

石方爆破后采用机械进行路堑开挖和路基分层填筑的施工方法。

(一)、路堤填筑施工方法1、认真核对设计文件,现场调查核实,确定各个岩溶的形态,类型及发育因素,即确定岩溶的“死、活、干、湿、大、小”,确定岩溶的产状,宽度,位置。

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

3、溶洞处理: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处理,方法如下:1)、导流:对岩溶水以疏导为主,采用明沟、涵洞(管)及泄水洞等构造物进行疏导,并在高出地表水位25cm处设置20cm厚的碎石(砾石、粗砂、土工布)隔离层,将水排到侧沟。

2)、跨越:路基通过溶洞或岩溶水时,施工条件较好时,采用跨越方法。

(1)、路基底或路基附近流量较大的暗河,落水洞、消水坑或岩溶泉,采用桥跨通过。

(2)、规模较小的岩泉采用涵洞跨越。

(3)、跨越季节性和经常性积水而水不深的溶蚀洼地,采用片石透水路堤。

4、加固:防止路基底溶洞的坍塌及岩溶水的渗漏,采用如下加固方法:1)、深而窄的溶洞不便采用洞内加固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加固,如靠近边沟时同时应防止边沟水的渗漏。

2)、填方路基基底的落水洞、岩溶漏斗,在不影响地下水排泄通道时,采用回填碎石夯实,并在地表整平后铺设土工格栅加固。

双向土工格栅采用双向聚酯焊接土工格栅PET60-60,纵横向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60KN/m,纵横向延伸率小于或等于10%,焊点极限剥离力大于或等于80KN,幅宽大于或等于4.5m。

3)、当溶洞埋深小于3m,且顶板岩层厚度小于1m时,采用直接爆破顶板后回填砂砾或碎石,并在地表整平后基底铺设土工格栅加筋处理。

4)、当溶洞埋深在3-15m(附近100m内无房屋等建筑物)顶板岩层厚度小于1m时,或中、小型溶洞或串珠状溶洞群分布较密集路段,采用强夯及土工格栅处理。

5)、当溶洞埋深在3-15m时,且顶板岩层厚度在1-4m时,采用钻孔爆破顶板后回填砂砾或碎石,再进行强夯处理,并在地表整平后基底铺设土工格栅加筋处理。

6)、当溶洞埋深在15-20m,顶板岩层厚度小于1m,且洞高大于2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跨越进行处治,洞高小于2m时,可不进行处治。

7)、当溶洞埋深在15-20m的中、小型溶洞,顶板岩层厚度在1-4m范围内,视如下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治:顶板厚度小于2m, 且洞高大于2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跨越进行处理;当洞高小于2m或洞内全充填时,可不进行处理。

8)、当溶洞规模较大或串珠状溶洞群,且溶洞顶板岩层厚跨比小于0.8m时,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灌注桩穿过薄层顶板溶洞进入坚硬底板持力层不小于2.0m。

钻孔灌注桩采用C25素砼,管径50cm,设置间距一般4-8m。

钻孔灌注桩穿过溶洞范围,需套钢护筒,钢护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砼流进溶洞,其施工方法具体如下:(1)、先预埋开孔护筒,准备优质水泥浆、编织袋填装的粘土包和片石。

(2)、冲进钻孔,在溶洞内冲进时,抛填粘土袋和片石。

(3)、下放钢护筒至岩面,继续冲进,如溶洞漏浆,则继续抛填粘土袋和片石,并将钢护筒继续跟进至岩面。

(4)、安放内护筒。

(5)、施工封底混凝土。

(6)、在钢护筒和内护筒之间分段注浆,最后终孔。

(7)、溶洞埋深大于20m,或溶洞顶板岩层厚跨比大于0.8m或厚度在4m 以上,或位于路基外侧(1m+HO)范围外(HO为溶洞埋深)者,原则上可不进行处治。

5、堵塞:路堑边坡上的干溶洞,采用洞内用片石填塞,洞口用干砌片石铺砌、砂浆勾缝或浆砌片石(30cm厚)封闭。

6、压浆:基底为蜂窝麻面状结构或顶板薄、岩石破碎的暗溶洞,采用压浆处理。

采用凿岩机钻孔,压注水泥砂浆、纯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7、路基分层填筑:路基处理完成后进行路基分层填筑。

填筑方法与一般路基填筑方法相同。

(二)、路堑开挖1、路堑开挖:施工方法与一般路基相同。

2、溶洞处理:路基成型后,路堑溶洞处理方法如下:(1)、路堑边坡上的溶洞,影响边坡稳定时,采用洞内片石堵塞,洞外干砌片石铺砌,砂浆勾缝或浆砌片石封闭。

(2)、靠近天沟的溶洞,可用上法封闭。

砌筑不易的深溶沿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封闭,并防止天沟水的渗漏。

(3)、路堑基床部分溶洞,处理方法与路堤基底溶洞处理方法相同。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组织机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施工中着重控制的三大目标之一。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是我们长期以来的立足之本,“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我们创业的根本宗旨。

在高填路基施工中,我们将继续发场过去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周密做好施工组织安排,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本项目工程任务。

成立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小组负责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的编制。

项目部设质检部,专职负责质量检查工作。

组织机构如下:质量管理领导组织机构框图(二)、加强试验室的组织、设备配置和管理经理部设置了一个基本满足除材料的化学分析,预应力之外的所有土工和水泥混凝土、钢筋试验的二级实验室。

实验室人员由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试验工程师负责,以确保工程质量。

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试验、检测仪器齐全,进一步加强测试工作,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文件和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试验、检测。

对于原材料,施行先检后用,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

(三)、质量保证措施1)、影响路基稳定的溶洞,采用暗沟(或渗沟)将溶洞水引离路基。

以免岩溶水浸润或浸泡路基,使路基变软,强度降低。

2)、采用洞底支撑加固时,查明洞底柱基的稳定性。

3)、确定洞穴顶板安全厚度,方法如下:(1)、顶板岩厚完整大于10m,洞道直径小于5m不进行处理。

(2)、板厚度大于10m,洞道小于2m,不作处理。

(3)、采用坍塌,破裂拱、剪力、弯矩概念进行计算确定。

(4)、影响路基稳定的人工坑洞(如煤洞、古墓、枯井、掏砂坑、防空洞等)查明情况后,参照岩溶处治方法进行处理。

六、施工安全保证体系(一)、安全管理原则和目标1、安全管理原则以安全生产作为标准化管理要点,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及有关各项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普通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施工现场防火规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切实做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

2、安全管理目标我部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自身特点,根据多年的施工实践经验,确定“三无一杜绝、一创建”为安全生产目标,“三无”指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指杜绝重伤亡事故和机械设备事故,“一创建”指创建安全文明达标工地。

(二)、安全施工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1、安全施工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挂帅,组建安全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见下),负责施工技术安全、现场施工安全、机械设备安全、高空作业安全等的安全检查、监督工作,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

2、安全施工保证体系为确保工程的安全目标,制定相应一套安全控制、安全检查、安全保证、安全责任制、安全制度等措施。

本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前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分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三个方面。

影响因素有人为因素、客观因素。

保证范围分人身安全保证、结构安全保证、施工安全保证。

工程安全施工保证体系见《安全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同时认真地编制安全施工保证计划和各项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专项施组的要求进行管理、实施。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安全施工保证体系框图(三)、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1、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1)、企业职工安全职责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严格按照下列安全施工要点去做。

①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②三米以上高空作业,没有搭设跳板或平台时,系好安全带;③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往上抛扔工具、材料等物品;④非专业电气和机械的操作人员严禁使用或乱动机电设备;⑤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⑥爆破及吊装区域内,禁止非操作人员入内,吊杆垂直下方严禁站人;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主要职能部门安全职责施工生产部门:在组织施工生产时,施工生产部门应认真贯彻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科学地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管理,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良好秩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