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化学有机试题汇编

最新高考化学有机试题汇编

2017年高考化学有机试题汇编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正式版)【答案】AD【解析】A、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即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与酯化反应有关,故A正确;B、乙烷和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烷,故B错误;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鉴别,故C错误;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后者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故D正确。

2.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 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正式版)【答案】C【解析】A.a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a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B.a、c分子中分别有6个和9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以这两个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错误;C.a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c分子中有醛基,这两种官能团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C正确;D.b分子中没有醛基,所以其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3.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正式版)【答案】B【解析】A、通过图示可以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根据原子守恒,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H2O,因此A描述正确;B、反应②生成(CH2)n中含有碳氢键和碳碳键,则B描述错误;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C描述正确;D、观察可以发现图中a是(CH3)2CHCH2CH3,其系统命名法名称是2-甲基丁烷,所以D描述正确。

正确答案B4.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正式版)【答案】B【解析】A、因为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则去除HI3、氢键,得,应写成,可得聚维酮的单体是,A描述正确;B、通过A分析研究,聚维酮分子由(2m+n)个单体聚合而成,B 描述错误;C、“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可知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从结构上看,聚维酮碘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使其易溶于水,因此C描述正确;D、聚维酮含有肽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因此D描述正确。

正确答案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全国3卷正式版)【答案】A【解析】A.植物没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A。

6.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天津卷正式版)【答案】B。

【解析】A、含黄岑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A错误;B、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B正确;C、该物质酚羟基的邻、对位还可以与1mol溴水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1mol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最多可以消耗2mol Br2,C错误;D、该物质中含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醚键,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只剩余羟基和醚键,官能团种类减少2种,D错误。

故选B。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全国2卷正式版)【答案】C【解析】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

8.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氧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源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全国2卷正式版)【答案】A。

【解析】B、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B错误;C、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乙酸酸性大于碳酸,C错误;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了HCl,HCl 的酸性使石蕊变红,D错误。

9.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全国1卷正式版)【答案】A【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答案选A。

10.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全国1卷正式版)【答案】D【解析】A.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错误;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多是6种,B错误;C.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C错误;D.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答案选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molCl2发生取代反应B.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水煤气可用来合成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D. 苯可通过取得反应制得硝基苯、氯苯【来源】【全国省级联考word】浙江省2017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A. 1mol乙烷含有6mol氢原子,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B. 石油裂解气中含有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C. 水煤气主要是氢气和CO,可用来合成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C正确;D. 苯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硝基苯、氯苯等,D正确,答案选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B.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C. 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COOH和—NH3D.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来源】【全国省级联考word】浙江省2017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A.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加入福尔马林发生变性,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A错误;B.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发生盐析,高级脂肪酸钠析出,B错误;C. 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均是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D正确。

答案选D。

13.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化合物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如何仅用水鉴别苯和溴苯__________。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正式版)【答案】(1)加成,环己烷;(2),消去;(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向其中滴入几滴苯或溴苯未知液体,若沉入水底,则该液体为溴苯,若浮在水面上,则该液体为苯。

【解析】(1)苯的分子式为C6H6,与氢气反应后生成A,A的分子式为C6H12,即此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A 的结构简式为,此有机物为环己烷;(2)根据A和B分子式确定,A生成B发生取代反应,即B 的结构简式为,对比B和C的结构简式,去掉一个氯原子,添加一个碳碳双键,B→C发生消去反应;(3)苯为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液体,溴苯是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用水进行鉴别,操作是: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向其中滴入几滴苯或溴苯未知液体,若沉入水底,则该液体为溴苯,若浮在水面上,则该液体为苯。

14.[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0分)Ⅰ(6分)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有A.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Ⅱ(14分)当醚键两端的烷基不相同时(R1-O-R2,R1≠R2),通常称其为“混醚”。

若用醇脱水的常规方法制备混醚,会生成许多副产物:R1—OH+ R2—OH R1—O—R2+ R1—O—R1+ R2—O—R2+H2O一般用Williamson反应制备混醚:R1—X+ R2—ONa→R1—O—R2+NaX ,某课外研究小组拟合成(乙基苄基醚),采用如下两条路线进行对比:Ⅰ:Ⅱ: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路线Ⅰ的主要副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