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_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授阶借助多媒体课件观察作品,
引出问题:
1、什么是设计?
2、设计的概念是什么?
1
论,设计师们的作
品。

“讨论”
出设计的概念
代主义的理念贯穿
与整个过程的设计
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它是基于现代市场
营销、一般心理学、
约束,
性的设计活动。

(三、特点)⑴、通过大屏幕展示视觉色
彩对比强烈的招贴、海报。

⑵、理解中国银行标志:
2、便捷和速度的美感
展示汽车的发展史
3、功能与时尚的结合
展示我们身边的小设计作
品。

例如,手提电话、背
包、桌椅等
椅子:
1、传统椅子与现代椅子在
设计方面的主要区别表现
在:
造型简洁
2、现代椅子设计的基本原
则:规格统一
特点。

出设计作品的独特
之处
2、运用电子白板辅
导教学,优化教师
对设计作品的讲
解,同时可以帮助
学生解析设计作品
的产生过程。

三、课堂检测
动手实践1、对椅子造型的时尚与丰
富多样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对
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研究和
时尚的审美需求。

2、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汽车
造型?为什么?
3、请你在业余时间尝试设
计一款手机的外形。

1、学生积极投入到
设计的实践中,体会
设计所带来的乐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优
雅舒缓的背景音
乐,渲染创作氛围。

四、
作品
点评
课堂总结作业
用多媒体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并由发言人进
行讲解。

教师和同学集体欣赏与点评。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设计的概念、特点、分类、,
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设计的技巧。

设计不仅可
以给我们美的感受,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
乐趣,让我们用设计点亮生活,让设计唤醒自
己发现美的眼睛。

将学生的设计作品
利用多媒体投影展
示的手段,便于分
享交流,相互学习。

学情分析
高中学段学习课程较多的原因,学生除了能在课堂上接触现代设计的艺术作品外,生活中较少机会认真欣赏相关作品,所以学生在理解现代设计作品的相关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重点讲解关于现代设计的艺术特点、手段等内容。

效果分析
学生欣赏了很多中外优秀的现代设计作品,了解了其创作的手法、特点及过程。

于是,我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设计了学生当堂绘制
一幅“关于可口可乐弧形瓶身设计草图”的课堂练习,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果学生有畏难情绪说明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存在,这时候我可以进行个别的指导。

在学生完成设计草图的时候,我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意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中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再次利用导学案上的知识点,重点的评价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使得学生再次将本课所学内容梳理一遍,达到了很好的巩固效果。

教材分析
《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是以艺术作品欣赏评述为主的课程。

内容涉及的都是我们身边的设计艺术,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起到了将学生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纽带作用,在整个单元中起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通过对身边最常见的设计艺术作品的思考、讨论,相互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现代设计艺术。

重在阐述现代设计的简约、创意、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且为多数人服务的特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掌握现代设计的设计手段及特点;
学习难点:运用所学,能从不同角度去欣赏现代设计作品并试着
绘制一份设计草图。

本课计划讲授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集中欣赏作品认识了解现代
设计的相关内容,并设计草图;第二课时着重完成设计作品,重点引导学生去品评设计作品。

评测练习
选一件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设计(从审美和实用的角度进行修改、制作。

使之外表更加美观或其功能进一步完善)
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反思:这堂课,我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以一段“中国人海外购物”新闻为导入点引出本课的课题《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然后自学现代设计的定义、背景及分类;欣赏一些作品,学生分组讨论,并分类。

从“创意”二字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一段“汽车百年设计史”的视频并出示问题“创意是通过哪些手段实现的?”,再次小组讨论,并总结,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出示知识点:现代设计的手段:美学手段,包含造型、色彩、风格;技术手段,包含新材料、新技术;经济手段,包含成本、利润。

然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的理解三个手段的主要特征,从而引出本课的重点内容:现代设计的特点:创意、简约、技术与艺术结合、为人服务。

但这个中心环节,我认为应该再多加一点时间去多欣赏并深入分析作品。

以防止学生的理解不到位。

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欣赏经典现代设计作品,并出示本课的练习任务:“为可口可乐瓶设计新造型!”小组协作完成并上台展示,教师评价。

此环节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设计作品,又能有侧重的去欣赏评价作品,这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拓展环节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制造业
的未来发展之路”这也与上课开头欣赏的视频首尾呼应,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强精神,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课标分析
新课程理念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就是方向标,它要求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秉承新理念,设计新课堂。

《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一课,在整个单元中起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将美术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纽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正努力实践着新的课程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动手、多评价入手。

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两大类:
一、学习目标;
二、分层次、延伸性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解什么是设计艺术;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
分类并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特点,运用所学能从不同角度欣赏、评价设计作品,体会其中的美感。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设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思考我国的设计制造业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激发民族自强精神。

2、分层次、延伸性学习目标:
①阶梯目标:理解什么是现代设计及其创作意图,掌握现代设
计的基本分类并能区分不同设计作品。

此为基础性目标
②核心目标掌握课堂的重点、难点容,即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能从不同角度品评设计作品。

③延伸目标: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我国的设计制造业与其
他国家的差距,激发民族自强精神。

我将两类的目标交叉运用于教学中,既可以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可以注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