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物消费调查

食物消费调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举例:中国居民饮料酒、饮料消费状况调查

调查背景
开展与饮料酒、饮料相关风险评估需要消费数据; 目前借用的营养调查数据无法满足需要; 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物消费量数据库建立积累数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调查设计

18,000人, ≥3岁 常住人群&典型人群 9个省18个调查点 2013年7-11月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中心
重复次数
2天 1或2天 1天 7天 2天 7天 2天 1天 2天
澳大利亚 法国 德国 爱尔兰 荷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个体营养调查 国家个体食物消费调查 全国营养调查 南北爱尔兰食物消费调查 荷兰国家食物消费调查 全国营养调查 全国儿童营养调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结论

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调查方法 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适宜”方法 调查结果“不是”真值,仅仅是接近真值
食物消费量数据收集与应用
风险评估二部 刘爱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内容

食物消费量数据在暴露评估中的作用 食物消费量调查方法 饮料酒、饮料消费状况调查介绍



食物消费量数据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消费量数据

个体或群体消费的固体食物、饮料(包括饮水)、膳食补充剂的数量 通过在个人或家庭水平的食物消费调查或通过食物生产统计进行估计 国家应定期进行食物消费调查
食物频率调查
利用设计好的食物列表,调查列表中的每一个食物或一组食物在过去的
一段时间(年、月、周或每天)内消费的频次及平均每次消费数量
所调查的食物种类预先设计好 不同调查食物列表中食物种类或个数,以及食物消费频次划分不同 可以是定量、半定量以及非定量的调查 可以回顾不同时间段(过去1个月、数个月、一年)

住户人群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县(区) 调查300户,约800人

每个县(区)抽取3个乡镇(街道)
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个村(居委会)
每个村(居委会)抽取50户 每个被抽中家庭中所有3岁以上常住家庭为调查对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调查食品
饮料酒


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酒精度低于0.5%vol的无醇啤酒 属于饮料酒。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3个大类及其相应 的小类。

个人饮料酒、饮料消费状况调查

食物消费状况记录


由调查员指导调查对象进行自我记录
记录当天各类饮料酒、饮料消费量和其它信息 住户人群和中学生连续记录4天

4个调查日应包括1个休息日和3个非休息日 住户人群在完成24小时回顾调查之后的下1周内开展

中学生在完成24小时回顾调查之后即开展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确定调查内容 抽取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方法 开展现场调查 收集整理数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消费调查内容
消费人群
• 一般人群 • 重点人群(婴幼儿、孕妇、老人),以及高暴露人群
食物消费信息
• 种类、数量、频率 • 食物喜好、消费习惯等
食物相关信息
• 生产信息(名称)、加工方式、包装材料、储存方式 • 食用前的处理方法
不同调查人群调查内容及次数
调查内容 家庭基本信息 个人基本信息 住户人群 1 1 中学生 1 其他典型人群 1
过去24小时回顾调查
过去1个月食物频率调查 个人食物消费记录 体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3
1 4 1
1
1 4 1
1
1 1
消费量数据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 法国 德国 爱尔兰 荷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个体营养调查 国家个体食物消费调查 全国营养调查 南北爱尔兰食物消费调查 荷兰国家食物消费调查 全国营养调查 全国儿童营养调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我国风险评估食物消费量数据来源
全国性代表性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食物消费数据还应包括可能影响食物消费的
因素的信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消费数据与膳食暴露评估
暴露评估是利用食物消费量数据和食物中有害因素含量数据,对不同 个体或人群的有害因素摄入量进行估算,是判断风险大小的关键步骤;
危害识别 • 识别潜在有害作
危害特征描述 • 评估有害作用的 剂量-反应关系 • 确定健康指导值
个体食物消费量连续性调查 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调查年份
1998 19992005-2006 2005-2007 2005-2007 1997-1999 2007-2010 1999 2003
年龄范围
全人群 全人群 19-65 3-79 14-80 18-64 7-69 155-14
调查人数
21662 5000/年 2123 4079 13926 958 3819 4643 2002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记录法优缺点
可以直接测量,消费食物种类和重量记录准确; 常用做“标准方法”衡量其他方法; 不依赖与调查对象的记忆。
调查对象负担较大,配合度较差; 要求调查对象具有一定文化程度; 对调查对象食物消费产生影响; 在外进食的食物估计较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对食物重量难以准确回忆估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记录法
由被调查者记录自己一天或多天内各类食物消费状况
由调查对象自己完成一段时间内(7天或更少)所消费食物的信息 在消费食物同时记录消费量、食物信息等 通过称重法或定量容器测量方法完成 完成记录后,由有经验的调查员仔细过录,对模糊的信息加以澄清
调查周期为1次/10年 调查对象为一般住户人群
调查的食物种类以原料食物为主
食物分类以食物成分表编码为准 食物消费相关信息
小规模的典型调查

样本量小、代表性不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开展食品安全导向的消费量数据收集
食物消费数据收集是加强风险评估数据储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三种方法比较
24小时回顾 用于绝对消费量估计 开放式信息收集 不同饮食习惯人群调查 估计长期消费状况
食物记录法
食物频率法
** * *
*** * *
*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世界各国食物消费数据收集方法
国家
美国
调查名称
个体食物消费量连续性调查 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调查方法
24h回顾法 24h回顾法 24h回顾法 食物记录法 24h回顾法 食物记录法 24h回顾法 24h回顾法 24h回顾法

饮料

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
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分为11个大类及相应的 小类。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

基本信息调查

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收入等 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民族、教育、职业、婚姻状况

个人饮料酒、饮料消费状况调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频率表-范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Company Logo
食物频率表优缺点
适合大人群调查 对调查对象负担小,有较高应答率 对于消费频率较低的食物调查较为准确 不会影响饮食行为
对于量的估计不够准确 高估“健康食品”,低估“非健康食品” 不同人群不适宜使用统一问卷 很难明确时间界限 在外进食的食物容易忽略
划》,明确将“系统开展总膳食调查和食物消费量调查”作为构建风险
评估体系、提升风险评估能力的关键目标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中明确指出,加强评估基础数据采集和相关研究是做好食品安全风
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开展食物消费量调查


第一阶段:在每个初级抽样单位中采用与人口成比例抽样(PPS)的
方法从每个调查点抽取n个乡镇(街道);

第二阶段:在每个抽中乡镇(街道)中再以PPS方法抽取m个村(居) 委会;

第三阶段: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地理位置(楼群/村民小组)将 该村(居)委会内所有住户按照k户为一群,随机抽取p个群,抽中的
户中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消费调查方法
食物消费量调查方法
收集间接数据
直接收集数据
食物平衡表 家庭预算法
回顾性调查 24H回顾 食物频率调查 膳食史调查
前瞻性调查 食物记录法 双份饭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物消费调查方法的选择
数据用途 食物的消费特点 消费人群特点 实际资源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调查对象

住户人群

本地户籍人口,或在当地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人群 全国共调查14400人

典型人群

习惯饮酒者(酒吧、娱乐场所等场所饮酒者) 酒厂工人、矿工 企业公司白领人群 在校学生(大学生、中学生)
全国共调查3600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调查对象
24小时回顾法调查表-范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Company Logo
24小时回顾法优缺点
可以得到个体食物消费量 时间较短、调查对象负担较小,适合人群调查使用 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要求不高 不影响调查对象的饮食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