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分、秒计时器实验报告

时、分、秒计时器实验报告

实验六时、分、秒计时器的设计
班级物联0901 姓名李王张学号200908888888 指导老师袁文澹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基本方法;
掌握键盘按键控制的实现方法;
根据已知电路和设计要求在实验板上实现时、分、秒计时器。

二、实验内容
1、在STC89C52实验平台上实现时、分、秒时钟,4位数码管上显示分、秒或者时、分。

2、应用键盘控制时间的显示。

键盘按键控制“切换时分、分秒显示”、“启动停止”、“加秒显示内容”、“加分显示内容”、“加时显示内容”。

3、根据已知电路和设计要求在PROTEUS平台仿真实现时钟系统。

三、实验原理
三、程序代码汇集:
/*时钟及显示程序,适用于寻迹小车实验板*/
#include<reg51.h>//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
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共阳七段编码
uchar temp=0;//定义定时器溢出计数变量,每隔50ms产生1次溢出,temp加1
uchar miao=00; //定义时钟变量,当temp计数加20(20x50ms=1s)时,miao加1
uchar fen=00; //定义时钟变量,当miao计数加60(60x20x50ms=60s)时,fen加1
uchar shi=00; //定义时钟变量,当fen计数加60时,shi加1 sbit P0_6=P0^6 ;//定义P0端口
/*--定时计数器T0及其中断初始化函数--*/
void timer0init(void)
{
TMOD=0x01;//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
TH0=(65536-50000)/256;//16位计数初值除以256得到高8位初值
TL0=(65536-50000)%256;//16位计数初值除以256的余数得到低8位初值
EA=1;//开总中断
ET0=1;//开定时器0中断
TR0=1;//启动定时器0
}
/*----------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n)
{
uint i,j;
for(i=n;i>0;i--)
for(j=124;j>0;j--);
}
/*定时计数器中断程序,每当定时计数器溢出时触发中断,执行该程序*/
void time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重装初值
TL0=(65536-50000)%256;
if(temp==20)
{
temp=0;
if(miao==59)
{miao=0;
if(fen==59)
{fen=0;
if(shi==23) shi=0;
else shi++;
}
else fen++;
}
else miao++;
}
else temp++;
}
/*--------------显示函数------------*/
void display(void)
{
/*P1=0xfe;*/P1=0x7f;//输出秒的个位的位码 P0=table[miao%10]; //输出秒的个位的段码 delay(5); //亮5ms
/*P1=0xfd;*/P1=0xbf;//输出秒的十位的位码 P0=table[miao/10]; //输出秒的十位的段码 delay(5); //亮5ms
/*P1=0xfb;*/P1=0xdf;
P0=0xbf;
delay(5);
/*P1=0xf7;*/ P1=0xef; //输出分的个位的位码P0=table[fen%10]; //输出分的个位的段码
delay(5);
/*P1=0xef;*/P1=0xf7; //输出分的十位的位码P0=table[fen/10]; //输出分的十位的段码
delay(5);
/*P1=0xdf;*/P1=0xfb;
P0=0xbf;
delay(5);
/*P1=0xbf;*/P1=0xfd; //输出时的个位的位码P0=table[shi%10]; //输出时的个位的段码
delay(5);
/*P1=0x7f;*/P1=0xfe; //输出时的十位的位码P0=table[shi/10]; //输出时的十位的段码
delay(5);
}
/*----------主函数-----------------*/
void main(void)
{
timer0init();//调用初始化函数对定时计数器进行初始化
while(1)
{
display();//调用显示函数显示时间
}
四、仿真调试:
在完成程序仿真调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简单,但真正解决起来还是比较棘手的。

例如,数码管显示时、分、秒的位置错乱,或者是某一位数码管不亮,这样的问题对于高手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一看就知道是哪出了问题,可我却找了半天才查到,原来是显示函数模块中送入位码时位码的编码出错,为了解决这个下问题,我将每一个数码管的位码都重新编写一次。

这个问题解决后,再次仿真时钟并没有按要求显示出来,而是出现下图一样的错误显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只是小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那两位数码管显示错误,于是直接检查那两个标志位数码管的段码,发现原来是输送段码时只是将g段送了个0,以致显示时标志位总是跟随前一位数码管显示。

我们从不懂到懂的慢慢转变的一个过程,记得在刚开始做这个实验报告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的时候我们感觉连程序都读不懂,更不用去说写这些程序并分析它的逻辑了。

但是困难总是伴随着我们的努力慢慢的解决。

我们开始学会参照老师的原始的99秒计数的程序,根据其逆向的思维进行我们分秒时的程序编写。

当我们慢慢的了解每个语句的意思所在时,我们再根据其逻辑思想,慢慢的我们了解到了这个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去写!怎么去分析它了。

通过这次也让我对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了解了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了解了关于数字钟的原理与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先用仿真仿真成功之后才实际接线的。

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仿真时完全一样,因为,在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

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总的来说在这一次的实验报告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开始学会去分析程序,然后
写出程序了。

我感觉这是我们学习C语言的一次非常大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