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料作物的栽培管理

油料作物的栽培管理

油料作物的栽培管理
花生播前要晒种1~2天,可以提高生活力,提早出苗。

切记晒种只能晒英果,不能晒种子。

花生剥壳时间尽量接近播种时间,最好剥后当天或婴日播种,以保证发芽率。

剥出的种子要选饱满充实、种皮颜色深的。

可先浸种催芽后再播。

由于花生种子常附有青霉菌属、根霉属、曲霉属和廉刀菌的病菌,故需采用药剂拌种。

播种要适时,普通型晚熟、中晚熟品种在5cm土层的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应抓紧播种,珍珠豆型品种发芽要求的温度较低,可适时早播。

要足墙下种,尤其是催过芽的种子。

幼苗出土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

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提高英果产量的重要指施,不同品种类型,不同种植条件,密度不同。

总之,小粒型品种及旱薄地可密植。

要注意施肥技术。

花生施肥的70%~80%应作为基肥、种肥。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当追肥,追肥掌握“壮苗轻施,弱苗重施,天旱淡施,地湿浓施”的原则。

栽培花生要掌清棵蹲苗的技术,就是在基本齐苗时,用小锄仔细地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围的土创开,形成个小窝,使子叶和子叶叶腋间的侧芽露出土面,提早接受阳光照射,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使第一对侧枝早出土,多开花,多结英。

还要注意中耕培土。

除杂草,防病虫害。

油菜播种油菜首先要选择优良品种,选双低油菜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用秋播或春播。

长江中游秋播油菜能长到10片叶越冬的为冬发型,13-14片为秋发型。

冬发、秋发是高产的基础。

因为人
春后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营养生长,很快就抽慕开花。

应选用甘蓝型油菜品种,采用育苗移栽,而且要栽6~7片叶的大壮苗。

要重施冬前肥,强调重施底肥,注重有机肥,还要注意施棚肥,注意防治菌核病,防治主要有“五不措施”,即地不重崔、籽不带菌,秆不还田,田不渍水,叶不肥大荫蔽。

有了五不措施,再结合药剂防治,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技术,如水稻收割后不翻耕就移栽,变晚栽为早栽,有利于早活早发的板崔移栽技术。

板崔移栽还要抓好几项关键性配套措施:防除渍害,一抓轮作改土,二抓适度搁田。

水稻中期要搁好田,后期要适时排水,保证油菜爽田移栽。

三抓开沟栽菜,排水沟要多于耕翻菜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