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学习目标定位] 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性研究工作,是对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①潜力进行评定,包括旅游资源的②特色、③规模、④价值、⑤开发条件等进行科学分析和可行性研究。
一、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特色:是评价该地区旅游资源对旅游者⑥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的决定条件之一。
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1)艺术、美学和观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⑦观光方面。
(2)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⑧文化旅游和科学考察方面。
(3)根据某一旅游资源的⑨功能,就可确定其所在地的开发方向。
3.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只有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协调地⑩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的⑪结构和⑫规模,才能获得较高的开发效益。
思考1.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的景点比较,哪种旅游价值大?景点多是不是一定游览价值大?答案单个孤立的旅游景观,即使有特色,开发价值也并不一定高。
只有在一定地域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的开发效益。
二、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1.环境容量状况(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在不破坏⑬生态环境前提下,旅游资源所在地容纳⑭旅游者数量的能力。
(2)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⑮规模、景象艺术特征、内容、游程、布局、环境质量、功能及⑯自然要素。
2.环境质量状况空气清新、⑰水质洁净、幽静舒适等条件是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3.社会经济环境(1)内容:一个地区在社会、⑱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⑲整体形象。
21数量与素质、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数量和行为容(2)考察角度:地区⑳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忍的最大限度等。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区位条件22吸引力。
(1)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可增加旅游资源的○(2)交通条件:决定着旅游资源所在地的“○23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档次和○24难易程度。
2.客源市场条件25旅游者类型。
(1)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所针对的○(2)正确估计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26距离,旅游资源最有吸引力的○27特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的28接待能力与交通运输能力。
○30服务设施条件等。
3.其他开发条件:包括○29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思考2.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优越的位置和便捷的交通,能够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增加游客数量。
地理位置偏远的旅游景区,路途交通费用过多,耗时过长,出入不畅,会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游客相对较少。
探究点旅游市场开发条件评价探究活动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
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反思归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区位条件影响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交通条件交通条件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档次和难易程度(2)客源市场条件①评价客源市场的原因客源数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没有一定数量的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开发就难以产生良好的效益。
②客源的时空变化客源的时空变化表现时间变化客源的不均匀分布形成旅游的淡季和旺季空间变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决定客源的分布密度,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规模大、社会经济条件好、接待能力强的地区吸引力大,客源范围广、数量大旅游资源所在地与客源所在地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小,客源的数量相应减少③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旅游资源开发所针对的旅游者类型、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资源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接待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交通运输能力。
(3)其他开发条件其他开发条件包括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如下表所示:其他开发条件影响投资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支持,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给予投资者的优惠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开发决策施工条件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必须考虑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
工程建设的自然基础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和物质供应条件(设备、建材、食品等)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大小和工期长短现有的开发条件对那些已具有一定开发利用基础的旅游资源,评价时应注意总结以往开发过程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建设性方案服务设施条件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服务设施(如交通、水电、电信、食宿等)条件也会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序和规模[思维拓展] 游览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价值含义制约因素关系游览价值旅游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及其组合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资源的质量——包括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是影响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因素,没有游览价值就不会有开发利用价值。
但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就高,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资源的组合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开发利用价值指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即在旅游市场上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游览价值客源市场地理位置及交通基础设施迁移应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4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见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据此分析海南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答案(1)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热带、岛屿、海滨、山水景观多),集群组合状况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都有),而且具有特色(热带海滨风光、山地原始森林风光、珍稀物种多、火山溶洞温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都具有特色),旅游景观价值高。
(2)地理位置优越:背靠大陆,临近港澳台、东南亚地区,客源市场广阔。
(3)交通便利: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
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强:岛屿面积广阔,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大,环境承载力强。
(6)政策扶持。
(7)旅游环境优越,已具备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有利条件和产业基础。
解析本题除了分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客源市场、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外,还需要分析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前提B.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C.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包括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以及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等D.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和舒适程度影响到旅游的淡旺季答案 C解析旅游资源评价既包括游览资源本身价值,也包括旅游资源环境评价和开发条件评价。
C 项把旅游资源本身价值评价与开发条件评价混为一谈。
因此是错误的。
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答案 C解析③处基础设施完善,靠近露营地,是游客逗留休息的地方,适合建游客中心。
②处靠近公路,远离游客逗留区,适合建加油站。
④处靠近露营地,基础设施齐全,适合建餐厅。
①处离景区有一定距离,视野开阔,建巡防站便于机动,且对游客的游览活动影响小。
3.客源市场评价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是( )①客源地②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③游客量的季节变化④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客源市场评价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可供游览的风景和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据此回答4~5题。
4.读下图,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胜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5.有关下图中两处旅游名胜的资源评价,正确的是( )A.二者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B.青藏铁路的通车为布达拉宫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客源市场扩大C.由于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出现了“高峡出平湖”,三峡段一日千里的景象已不存在,故游览价值不高D.长江三峡目前客源仅限于湖北、湖南两省答案 4.C 5.B解析第4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风景优美,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第5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评价。
就旅游价值看,布达拉宫侧重历史文化价值,长江三峡侧重生态环境价值,A 项错误。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进藏条件大大改善,扩大了客源市场,B项正确。
三峡大坝的建设又形成了新的旅游资源,其价值增大,客源市场扩大,故C、D项错误。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
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
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答案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受多种外部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可进入性可以使旅游资源的价值更高B.旅游资源所能吸引的客源范围、客源层次和最大辐射半径是有限的C.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影响旅游开发效益D.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不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答案 B解析地理位置优越、可进入性好,旅游资源的价值不一定高;自然灾害影响旅游安全和旅游开发效益;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