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气象学 第五章 大气运动资料
气象学 第五章 大气运动资料
P0=760mm汞柱=1013.25hPa
气压场:
某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情况称为水平气压场。
了解气压场的基本型式和空间结构,对于进行天 气预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用等压线表示
水平气压场:
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
海平面水平气压 高空水平气压
用等高线表示
水平气压场基本型式: 高压、高压脊、低压、低压槽
海平面水平气压: 用海平面上的等压线表示
调和 增温多
植被
森林
背风侧气流下沉,干绝热升温,成为干、热气流
抑
天气、气候干热
植被
沙漠
四、行星风---大气环流 单圈环流 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 季节性位移 海陆分布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世界气候有重大影响
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转 单圈环流
山谷
山谷风
白天,A、B点温度升高比C点快,产生温差,形谷风(上坡风)
A
C
B
山谷风
夜间,A、B点温度降低比C点快,产生温差,形山风(下坡风)
A
C
B
山川之气
云的位置
谷风强于山风?
汉中有一地名 升仙村,据说有股 仙气定时出现在山口,上午进, 晚上某个时候出来,经常 如此。 此地离淮河以北很远,按常理不 能种柑,但却有2000多年的种植 历 史了。 依山伴水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大风起兮云飞扬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东风雨、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 东南风,雨太公,西北风,一空场 春风化雨 秋风扫落叶 北风刺骨 风刀霜剑 风调雨顺、风风雨雨、风和日丽 清风明月 风轻云淡 凄风苦雨 青春不解风情 不懂风情 风流千古 风情万种 风华正茂
※“城市热岛” ※影响因素
城市风、乡村风
海风>>陆风
海陆风产生是陆地温度的变化
影响高度高
对流 气层不稳定 白天陆地升温 影响高度低 气层变稳定
夜间陆地降温
山谷风
山风(下坡风)
谷风(上坡风) 山谷风的形成 山谷风的影响因素 山谷风与山地气候、小气候
白天
山顶
山顶
谷风
山谷
夜
山顶
间
山顶
山风
第五章 气压和风
一、气压、气压场
主 要 内 容
二、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三、空气的垂直运动------对流 三、地方性风 四、行星风---大气环流
一、气压、气压场
风的形成---热力环流 气压 气压场
空气柱
空气柱
气压高
A
气压低
D
气压低
B
气压高
C 地面
热
冷
北方冷
南方热
水平方向:
摩擦风
低层大气运动规律
摩擦层空气水平运动规律
离地面约1km以内大气,受地面影响
四、地方性风
海陆风 山谷风
峡谷风
焚风
海陆风
※陆地升温、降温快,海洋慢,产生温差,形成风。
※以一日为周期,为海陆风。
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以一年为周期,为季风。
夏季吹海洋季风,冬季吹大陆季风。
※不同的风带来不同的天气、气候。 ※水风、陆风
G G V3
P4
P3
低
V2 A3
G V1 A1 A2
P2 P1 高
在G作用下,作加速运动
速度越大,A越大
A、G达到平衡时,作匀速运动
即形成地转风
P4 气压低
地 转 风 运 动 规 律
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背风而立,右边气压高,左边气压低
P3
P2
P1 气压高
气压梯度越大,风越大
摩擦风
气压梯度力、地转力、摩擦力三力平衡时的风
峡谷风
新彊达坂“百里风区” 云南大理“风花雪月” 台湾海峡 风口浪尖
一年一场风 从春刮到冬
焚风
暧湿气流 在迎风坡上升、降温、降水 在背风坡下沉、增温 形成高温、干燥气流
对某些地方的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
重力风
迎风侧气流上升,湿绝热降温,水气凝结,成云致雨
释放热量 促 降温较少
天气、气候温湿
纬度越高 地转力越大 赤道为0
风速越大 地转力越大
eg
静止
同步
不同步
北纬50 ° 1077 km/h 赤道 1675 km/h
始终向右 北半球 向右偏转
A
南半球
向左偏转
A
始终向左
摩擦力 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摩擦力
惯性离心力 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风速随高度增大
地转风 气压梯度力G 和 地转力A 平衡时的风
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
将同一时刻各个气象台、站所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 平面高度的地图上,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气压相等的点连结起来, 就可用等压线的不同形式表示海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
7月海平面气压形势
1月海平面气压形势
高空水平气压:用等压面上的等高线表示
在空间的每一点都有一个气压值,如果把所有气压相同的点 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等压面。 由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气压在空间的分布,就象 山丘一样起伏不平。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 等压面上凸,而且气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 比周围低的地方,等压面上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 的愈厉害。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风速要小一些,因而 风向不能偏转到地转风的程度
摩 擦 风 运 动 规 律
P2 低
P1 高
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取决摩擦力的大小, 大则角度大,小则小, 没有则为0,即成为地转风
• 梯度风 高层,梯度力、地转力、惯性离心力三 力平衡时的风
高空气压场的基本型式(气压系统) 低压
空气总是从气压高处 气压低处
冷区: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
热区: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
气压(大气压强)P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大气压力。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气压的单位
国际标准单位:帕(帕斯卡 Pa)和百帕(百帕斯卡 hPa) 1hPa=100Pa=100N/m2
标准大气压(0℃,45°N/S,海平面上)
因此,等压面的起伏形势和该面附近等高面上气压的分布形 势相对应。
理想条件下 等压面为平面
A
B
C
500hpa气压形势图
二、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 水平方向作用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 力 摩擦力 惯性离心力
• 风
地转风 摩擦风 梯度风
气压梯度力G
F1
F2
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惯性力 只使风向偏转 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 向右偏转 南半球 向左偏转
D
逆 时 针 旋 转
高压
顺 时 针 旋 转
G
槽
脊
脊线
D 槽后 槽前 槽线Fra bibliotek脊后 脊前 G
地面气压场的基本型式(气压系统) 低压
D
逆 时 针 旋 转
高压
顺 时 针 旋 转
G
槽
脊
脊线
D 槽后 槽前 槽线
脊后 脊前 G
地转风、梯度风 自由大气中空气水平运动规律
高层大气运动规律
离地面约1km以上大气,不受地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