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意识
3.3 错误的品质观念
• • • • • • • • • • • • • • • • 1.品质是件奢侈的事情(其实,真正费钱的正是不符合要求的事,而如果第一次 就把事情做对,那些浪费在补救工作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可以避免); 2.品质好一定要投入很多的钱; 3.品质是检查出来的,不是设计出的,生产出来的,预防出来的; 4.品质仅是一线作业员工; 5.品质是品质部的事与我们无关(品质改善人人有责); 6.品质是由管理人员来控制的与我们一线作业员工无关; 7.品质是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识的才可以掌握; 8. 99%意味着一个公司的质量水平已经很高了,100%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 9.品质是一种时髦,象一阵风一样,吹一阵就过去了; 10.设法把每件事情都做对是不切合实际的,不可能的事; 11.品质不会增加产量; 12.产量第一,质量第二; 13.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很正常的; 14.差不多就行的;……………等等; 以上说法无疑是对品质的误解,如果以此来对待品质, 则品质怎能做好?
1.这个故事反映了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 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 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2.这也对应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6条:“持续改进”思想的实际运用的一 个例子。我们每个员工是否也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些持续改进 呢? 3.不光是营销人员,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做到让顾客满意。对于营销人员来 说这样是可以得到忠诚度极高的顾客.对于我们每个职能部门员工来说, 只有时刻关注我们的”顾客(服务对象)”,工作质量才可以不断改进. 4.这也是沟通的问题, 一个人想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真的好难。这个故事是 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呢?应该算是一种创新吧。(营销人员可 以借鉴,冒充别***打电话给客户,看看是否有些地方可以改进)
4.因此,品质没有折扣!
第三章:
怎样具备正确的品质观念?
3.1 品质观念的发展阶段:
制造出来 的,把东 西做好; 检验导 向,将 不良挡 下来;
设计进去 的,把产 品做对;
管理出来 的,习惯 和态度培 养;
自然而然的, 正面企业文 化;
海尔品质观念: 1.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 2.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做出来的;
5.定期对客户作潜在期望的调查也能提高顾客满意度;
NO.2 领导作用
领导者应确保组织的目的和 方向的一致。他们应当创造 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
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
标的活动。
案例1:
秘书:客户时常抱怨说电话占线,建议增加电话线。 专员:建议增加一位助理,两条电话线。 领导:是啊,王专员 ,人事部有没有助理名额? 专员:有。 领导:OK,批准了。 秘书:副总真是令人佩服,处事明快,该要求的一定要求,合理 的就一定支持, 让我们知道该知道的,做起事来更明确 。
• 领导层非常重视员工的安全,要求生产线的员工都要戴安全帽操作。 • B领导马上布置。为了了解情况,第一周 B领导召集会议。会上,组 长们汇报,所有员工都戴了,B领导很满意。 • 第2和第3周的例会,B还过问此事,情况还是很理想。 • 第4周, B陪客户参观生产线,客户问:“操作冲床的女工为什么没 戴安全帽?”
•
破除旧的观念!!!
3.4 正确的品质观念
• 1. 品质不是检查出来的,是设计出的,生产出来的,预防出 来的,习惯出来的; • 2. 品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等); • 3. 每个人员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要求,并且使自己所 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符合要求,就是对品质在做贡献; • 4. 零缺陷,100%是可以完全达到的; • 5. 品质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持续改进才能达到; • 6. 没有好的品质,公司明天可能就要破产,我明天可能就要 失业!
在战场上遭遇敌人,你首先举起枪,而倒下的却是你; ----不是你沒有瞄准,而是碰到一颗哑弹; 你终于尝试了一次跳伞,但却再也沒有机会尝试其它任何 东西; ----不是因为你操作失误,而是降落伞没有打开; 省吃俭用攒钱买了辆私家车,可你却把它直接开到了河里 ;-----不是因为你驾驶技术不行,而是方向盘失灵; 还有什么比发现食物中有一个苍蝇更恶心的吗? ----有,而且还是半只! 如果告诉你,游乐园的过山车不能保证不脱轨; ----你还敢去坐吗?
第四章:
质量管理原则论述;
4.1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NO.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NO.2 NO.3 NO.4 NO.5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NO.6 持续改进 NO.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NO.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4.2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的作用
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所表达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 律;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贯穿标准中
质量意识培训课程
编制:品质部
主讲:黄志平
课程提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什么是品质意识?
品质要求概论; 怎样具备正确的品质观念? 质量管理原则论述; 如何建立质量意识?
第一章:
什么是品质意识?
1.1 品质的定义: 在ISO 9000族标准中, “品质”的定义是: “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和符合要求(明示的、通 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公司开了管理会议,会议决定健全各工序的工艺规范。 A经理立即召集所有工序的组长开会,布置任务,规定两周 后交功课。 第五周,管理层派人检查,结果A所在部门最差,6个工序, 只有2个完成了。 A把组长们找来,破口大骂:“两周要完成的事,到了第5周 还没完成,为什么?”
案例2 : 为什么没戴 安全帽?
海尔售后服务理念: 1.用户永远是对的; 2.如果用户错了,请参照第一条;
视频分享一:
海尔品质观念管理: 砸冰箱视频;
3.2 如何看待品质检验?
品质是检验出来的,发现不良是因为前面沒有检验; 检验是品质的保证,有了全检,品质才有保证,检查 越多品质越有信心! 品质问题用全检检验搞定后,就万事大吉了! 不能靠检验来保证品质,检验是侦测了解品质现状的 手段,旨在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重复的检验不能真正提升品质,相反只会带来高昂的 检验成本; 检验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检验!- - -即:免检!
从此故事您得出什么结论?
1.提高质量,总是有方法! 2.许多人做事时常有“差不多”的心态,对于领导或是客户所提出的 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觉得对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满!认 为差不多就行,但就是很多的差不多,产生质量问题。 3.或许我们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买回的酵母做的馒头 里吃出一根头发,什么滋味!?我们也许会说:10万(或10 亿)袋酵母里才有一袋里有一根头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 是对我们来说是十万分之一,对于吃到头发的消费者来说,是 100%。试想,如果什么事情只有99.9%的成功率,那么每年 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每年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抱错 ;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 。看了这些数据,我们肯定都希望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在工作 中做到100%。因为我们是生产者,同时我们也是消费者。
NO.6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该是 组织的永恒目标。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提供结果 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 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理: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案例1:
1.2 意识的定义: 马克思又是这样给它定义的: 意识是指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
1.3 品质意识的定义:
是指人脑对具有满足顾客规定或潜在需求能力产 品或服务整体特征的反映;
1.4 品质意识的重要性:
1%不良率的品质水准代表什么意义? 99%合格率还是不够好;
每小时有20﹐000封邮件丟失; 每天有15分钟饮用不卫生的矿泉水; 每周有5﹐00宗手术错误; 主要机场每天至少有4次事故; 每年有20﹐000次药物处方配药错误; 每月有七天停电; 每年有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抱错; … …
• 7.别人能做好品质,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好? • 8.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烂的品质是烂的人干出 来的; • 9.你的下一道工序就是你的市场 ,下一道工序是用户! 将下一道工序当作是你的消费者,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产 出品品质及对消费者负责; • 10.全员品质,全面品管,全员参与; • 11.我们的工作就是零缺陷; • 12.质量是免费的; • 13.质量重在预防; • 14.品质改善无止境; • 15.质量第一,产量第二; • 16.品质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 • 17.品质没有折扣,品质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不折不扣的执行! • 18.品质改善人人有责,要有改善的意识;
NO.3 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唯 有其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 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
NO.4 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 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 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NO.5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 系来对待、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 鹿毒奶粉事件”
• 当你买一瓶药,你是否期待每一颗都是好的? • 当你搭飞机,你是否期待每一次起飞与降落都成功? • 是否零缺点的观念可以应用到你的流程上甚至产品上?
故事分享一:
降落伞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 。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伞制 造商生产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 企业也很难达到。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说 No, 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良品率 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看是 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 么必要再改。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为品质没有折扣。 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 ,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这个方 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