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阅读价值比较组长:王子洋组员:岳翯男程虹人黄楠李哲时间:2008.1.15-2008.1.17网络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阅读价值比较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日益发展推广,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学生。
为了对中学生的阅读方向提出一定指导性的建议,同时为中学生的阅读取向做出一个参照,我们小组就“网络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的阅读价值比较【内涵价值】”这一问题展开调查研究。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中学生在良莠不齐的各类作品中找到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同时避免把时间无谓的浪费在无意义的作品上面,通过有限时间内的阅读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内涵。
阐明网络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各自的文学特点,帮助中学生从中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研究文献综述这项调查研究基于网络进行,主要采取搜索资料,调查问卷,投票及访问等形式。
国内许多网站的网友曾就网络文学问题专门开展过一定的讨论,但大多数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很难达到一定深度,也并未对中学生的阅读取向提出有指导性使用性的建议。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步骤分工本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是撰写出一份有一定指导性权威性的研究报告,其中对网络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的阅读价值作出分析,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原则是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价值取向,做到客观、有理、有力的说明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网络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的内涵价值。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搜索资料,调查问卷,投票,访问。
搜索资料主要针对目前已有的各种讨论分析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分类,去粗取精,获得其中的精华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中学生做喜欢的文学体裁,最喜爱的作家作品,对网络熟悉程度,是否经常上网看小说等进行调查。
投票主要针对各人群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更喜爱网络文学还是传统经典文学)进行调查。
访谈主要是通过聊天工具,以谈话形式调查中学生对于网络文学以及经典文学的看法,并获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本课题的调查分为三步骤:1.收集资料。
包括调查问卷,投票,访问,文本资料等,在组员各自家中初步查找,在省图书馆进行资料的再收集。
资料收集情况比较完整,在各个不同的人群中均取得一定的样本。
2.整理资料。
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去掉主观性强,没有客观事实依据的资料,这项工作由组长独立完成。
3..综合分析,写出报告。
这项工作由于连贯思维性强,由组长独立完成。
四、课题研究结果分析1、调查所得的数据调查人群:中学生(网络小说读者);大学生;网络知名写手;成年网民;资料收集调查时间:2008.1.14~2008.1.17调查形式:调查问卷,投票,访谈,资料收集调查地点:网络调查项目:年龄;性别;学历;接触网络的时间;接触网络小说的时间;喜欢的作家作品(传统经典文学);最初看网络小说的原因;现在看网络小说的原因;对网络小说盛行的看法;调查人数:调查问卷共收集到25份有效样本;投票共收集到627份有效样本;访谈共收集到8份有效样本【资料收集】中,我们找到了网络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的有关定义以及网友对网络文学的阅读价值等方面作出的相关评价。
这些评价往往都体现出一定的隐忧:新兴的网络文学正在取代传统经典文学成为目前的阅读流行趋势。
部分网友还对网络文学作品泛滥表现出自己的担心。
一网友撰文写道:“比较传统媒体上的东西,网络文学似乎着实要低下一些,此和栽体没有关系,而是质量。
不是说网络上就没有像样的东西,但像样的的确是少,从体现出来的看,大都是太业余,从语法,甚至到表点符号,使用的都因为错误而叫读者不舒服。
专家们都在赞赏写作的口语化,但口语不是信口开河,废话连篇,而这类东西在网络作品中比比皆是。
不少写手大概自己对自己写的东西也没信心,动辄就说刚刚写,多包涵一类。
有些东西是可以包涵的,但错字连篇,连描写和叙述都分不清,主题是什么,看完了叫人不知道所云,反到叫读者包涵,是否有厚着脸皮自得其乐,不尊重读者之嫌呢?”另一位网友在文章中评论:“掰着指头数数的话,网络文学以武侠和言情和科幻的数量为首。
相比这也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两种胡编乱造起来更容易。
前者据现实已远,很多事儿靠演绎,便可信口开河,后者不必有什么主题,侃一番故事了事儿。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纵观起来,结果也拉倒:言情超不过琼瑶,武侠过不了金庸;而科幻是个需要足够科学知识才可以完成的东西,而我们的写手根本不是在科学幻想,而是在幻想科学;这样下去,写手们出不来,网站也完了。
中国的文学即便不好说在走下坡路,但进步也不大也是公认的事实。
尽管有一些销量不错的作品,但革命性的东西还没有。
”有专栏作家针对网络文学取代经典文学称为阅读主流的现象作出评论,表现出他对网络文学使人单一化、狭窄化的担心:“你不认识鲁迅?不要紧,那你总认识韩寒吧。
你不认识冰心?不要紧,那你总认识安妮宝贝吧。
你不认识王蒙?不要紧,那你总认识郭敬明吧。
倘若你的确都不认识这些人,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事实证明,你开始与时代脱轨……“人们说沈从文、朱自清、余秋雨、海子、顾城、鲁迅、丁铃已成过去,新的时代必将产生新的神话。
于是,他们的作品也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过去”。
“我渐渐迷失在这个时代中,弄不明白,到底是人们不再需要传统经典文学,还是传统经典文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正印证了“适者生存”的经典?”著名作家北村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比,在专业性、质量上都相差甚远,“我觉得现在的网络文学会让大家产生一个误解,以为文学作品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它模糊了文学的边界。
相对于网络文学,传统经典文学则更易被大家接受。
下面是一段教师和学生关于“中学生究竟应该多阅读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的谈话。
教师萧明光:“名著中总有许多文化的积淀,许多伟大的人就是在名著中成长起来的。
到底什么才是名著?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名著?我个人带有某种感情色彩地想到:名著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认为有价值的书籍。
那么,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有价值的书籍,是否就不值得阅读了呢?我们的父母、老师、学校,一味地推荐他们认为“保险的书”、“有道理的书”,这些书到底好不好先不说,孩子们还没看就会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
“中国在翻译引进外国文学方面,比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慢得多。
以至于许多人知道日本人村上春树,而不知道作家博尔赫兹。
推荐鲁迅的作品我是坚决支持的,而且以后要更加支持,他是中国的麦田里最具锋芒的一根。
”学生林辉俊:“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会说只喜欢少年的小说而不喜欢大人的小说,因为我认为看名著并没有少年或成年之分。
之所以有部分学生会不喜欢古典名著,我认为是因为这些人的认识尚浅,不能说成人的立场统统都是错的。
我不仅喜欢看《领导者》《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人物传记,也喜欢古典名著,我记得我在看《三国演义》时觉得书中语言运用非常独特,不同于国外名著也不同于国内现代名著,其简练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内容让我为之疯狂,那一段时间脑内净是张飞关羽刘备什么的,而且那一段时间写作时,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吾汝什么的。
就积累语言词汇精华而言,古典名著比现代小说更有价值。
我都喜欢读《格列佛游记》,被它少有的华丽语言所吸引,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内容,所以在当天借来,一个晚上便看完。
”综合上述资料,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文学和经典文学相比存在很多不足。
而传统经典文学则更易被老师和学生作为指导性读物接受,网络文学则被定义为一种消遣性作品。
网络文学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是网络文学作家阅历的局限性。
网络文学作家年龄普遍年轻化,社会阅历较少,故此写出的文章从思想深度,文学价值都有所不足。
而且由于社会阅历的相似性,写出的作品也大多相似,给人千篇一律之感,因为并不适合中学生过多涉猎;其次是网络文学的随意性。
由于网络的自由,许多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作品,导致作品质量的严重下滑,这样作品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信口开河,错字连篇,也并无多少美感和科学性可言,这样作品不读也罢;网络文学良莠不齐,作品质量普遍偏差,题材大多类似,文体过于单一。
这样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从提升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的角度,抑或是仅起放松身心的作用,都不能大大很大的效果。
【调查问卷】和【投票】调查中,81.2%的中学生选择【对传统经典文学更感兴趣】,11.2%的中学生选择【无所谓,都喜欢看】,7.6%的中学生选择【对网络文学更感兴趣】73.6%的在读大学生选择【对传统经典文学更感兴趣】,4.9%的在读大学生选择【无所谓,都喜欢看】,21.5%选择【对网络文学更感兴趣】31.9%的成年网民选择【对传统经典文学更感兴趣】,11.8%的成年网民选择【无所谓,都喜欢看】,56.3%选择【对网络文学更感兴趣】总体来看,传统文学在人们阅读生活中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而成下降趋势(网络写手由于不具有参考价值而忽略数据),而网络文学在阅读中所占比重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的形成期,接受何种思想的灌输尤为重要。
从这次调查的初步结果来看,传统经典文学在人们的阅读生活中所占比重是很大的,这也是令我们十分欣慰的事情。
在问及【最初看网络小说的原因】和【现在看网络小说的原因】时,绝大多数网友都选择说,当初是因为好奇而看的,现在是因为喜欢去阅读。
【访谈调查】中,很多人都反映网络文学作品质量目前良莠不齐,思想深度、内容形式等千差万别,写作角度也都各不相同,而作品风格却十分类似,读得多了不免有一种厌烦的感觉,而好的网络文学却并不注重文学形式,只是故事内容的创新才吸引了众多读者。
中学生们则表示,网络文学读得多了,并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鉴赏水平,仅仅是作为一种闲暇时的消遣而已。
受访大学生则认为,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目前尚不规范,固然有大量优秀的作品,但整个市场也充斥着许多不良的作品,这类文学并不推荐中学生过多涉猎。
受访成年网民表示,网络文学图的就是一个新鲜,不需考虑太多教育因素,只要符合读者欣赏口味即可。
由此看来,不同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文学形式并不相同。
步入工作的成年网民在工作之余已经很少有精力去阅读相对“枯燥”的传统经典文学,相反的,阅读一些消遣性质的网络文学作品可以为他们放松身心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处在受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则更喜欢(且应该)阅读大量的经典文学,这样对于促进他们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过多涉猎网络文学、并不利于价值观形成。
2、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效果。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在于,既通过网络了解目前网上的评论,又通过亲自调查,访谈等形式确保的了结果的真实性,增加了结论的合理性,同时使数据更加多元化,可信度大大提高。
(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于本课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调查对象覆盖各个主要年龄段,问题提出客观性较强,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