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比较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红楼梦》为

内容提要: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学类型,在如今的数字时代里迅速发展,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它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着距离,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选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与为例浅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红楼梦》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文学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而纸面文学显得渐渐消沉和疲惫,互联网以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出现,使文学中“传统”和“创新”的矛盾不断凸现。

在二者的挣扎与进取、分化与融和的过程中,传统文学面对着网络文学的挑战。

网络,是网络作家通往天堂的道路;而在传统作家眼里,网络只是让人变得沉沦的工具。

文学起源于生活,是人类精神探索的载体,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并且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

诗歌、词、小说、散文等等主宰各个时期人类精神的发展史,传统文学代表过去,代表主流,网络文学代表现在,代表新潮,两者看似区别很大,实是同根。

网络文学是20 世纪90 年代初兴起的一种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体的新型文学活动, 主要是由网民在电脑上创作并通过网络媒介得以流传的“文学”。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并不是由二者不同的文学特征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不同的媒体依托,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比较实际上是构建于两种不同的文学传播载体之上。

因此对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比较
第一,从开放度与自由度的层面
1、从创作主体以及创作主体的创作特征这方面来看。

传统文学的创作主体具有个体性、职业性和规范性。

而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却具有群众性、虚拟性和自由性。

网络是开放的,自由的,创作主体从初学者的涂鸦到造诣精湛者的杰作都能被容纳。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与《红楼梦》的创
作堪称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文学的本质是真实。

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化的精神劳动。

网络创作更能体现人的本真状态。

在网络上随心所欲、言所欲言,不必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主体“我”主宰了一切,摆脱了其它传统媒体制约的束缚,剔除了较多的功利色彩,使主体的创作心态显得更加自由、开放,无拘无束、绝对自我。

但较之于传统文学,现阶段的网络文学虽然在一方面,为文学注入了一定的新鲜活力,体现了文学的本真。

但他们的创作还停留在自叙化、世俗化、情绪化、即兴化、语言通俗化的状态中,这容易导致作品难以获得经典作品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缺少传统文学细腻、精致和深刻的韵味。

它们的最高主题并不具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而仅仅是对自我的舒展,对读者的迎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语言运用于情节设置更家倾向与一部简单的电视剧制作,而相比之下的《红楼梦》则更显其精致值得推敲的语言文字,后者的文章气质较之后者更显得大气磅礴,更加能够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

2、从读者参与的方面来看。

传统文学文本的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它的本文的无法参与和改变性。

传统文本创作出来之后,就具有“特权性”,一般不由读者再直接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则不同,它能够接受创作的双向互动。

第二,从文本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层面
《红楼梦》的文本,都是由纯粹的文字构成,限制了读者的理解,尤其针对比较晦涩的文本,文字和图画往往不能使读者完全地领会。

网络文学的“文本”,已经不能简单地把它完全归为文本。

例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它可以把文字与声音、动画、摄相剪辑等多种艺术方式结合起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再也不仅仅是传统文学的单一呆板文字符号,而是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声像俱备,绚丽多彩,变幻多姿的不同媒体交融为一体的新文学形态,它实现了多样方式的综合。

与此同时,网络文本所包含的超链接方式,亦即链接到另一个文本。

这样,超文本成为文本之间相互链接所形成的文本网络。

更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形成一张巨大的知识网络,让文本的知识得以无穷尽的扩大与延续。

这与传统的文本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将给读者创造一个更加生动广阔的艺术想
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这也是网络文学可能会有美好的发展前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从内容和语言的层面
1、从内容方面来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内容结构多停留于故事的表面,比如:倒叙、插叙、蒙太奇等,更注重故事的可读性,重视是否能给网民们带来愉悦。

而《红楼梦》,其内容结构往往能指向文章之外,重视文学与哲学的统一,注重故事内在的意义。

2、从语言方面来看。

由于语言、思维同表达意图之间往往有遮蔽性和矛盾性,传统文学为追求语言的新颖性、准确性、形象性,作家无不绞尽脑汁。

所以《红楼梦》的创作者就特别注重词语的锤炼,语言的修饰和句式的选择等,追求一种含蓄的韵味。

而网络文学的语言一般都不太讲求文句修饰,而追求通俗化、速食化。

结构简单、形式短小、表达直接、幽默形象,对现在的语言和逻辑都有强烈的冲击和挑战,显示出更加明显的原始性和大众化。

第四,从速度的层面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迫使我们把速度感提上了议事日程。

网络文学就是迎合这种速度而产生的“快餐式”的文学。

这种快节奏不仅表现在写作上,也表现在阅读与反馈上。

它放弃了“两句三年得”的创作心态,放弃了“字斟句酌”的阅读反馈模式,而重在速度。

它要求的不仅是量,还包括文学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读者的心理感觉的刺激性。

而《红楼梦》的创作是经历多年的锤炼所得。

与传统文学相比,它过于注重技巧与语言以及对读者心理的刺激,而忽略了形式与整体性,所以缺乏了一种严谨。

虽然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有这许多不同,但网络文学始终是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彼此之间互相交叉,互相融合,一起推动着文学的发展。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厚此薄彼,而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文学的优势,把传统文学的特色加以发挥,让它们共同创造一个文学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姜英:《网络文学及其价值观念的界定》,科学出版社,2003。

[2] 《网络文学的动势与反思》,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3
[3] 王一川:《网络时代文学》,大家出版社,2000
[4] 曹雪芹:《红楼梦》
[5] 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