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 治疗:激素
淋巴结活检病理片
(七)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 病因:病毒感染(肝炎病毒、EBV、HPV-B19、CMV)或
败血症诱发,一般无基础疾病
• 特点:急性起病、发热、进行性贫血
血象:三系减少,网织红细胞为 “0”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但粒系、红系增生抑制, 可见巨大原始RBC 生化:血清铜 红细胞内铜 病程1~2月,自限性
造血干细胞病变
造血原料不足
全血细胞减少
血细胞破坏过多
病态成分在骨髓中浸润
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因
•
•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
溶血性贫血合并再障危象
噬血细胞综合征
•
•
低增生性白血病
坏死性淋巴结炎
•
•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脾功能亢进
全血细胞减少
各疾病的特点和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范可尼综合征(先天性再障)
• 治疗:切脾术
治疗基础疾病
脾功能亢进贫血骨髓象
• 红系增生旺盛,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为主
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病例分析
现病史
• 患儿朱X,男,11岁,广东佛山人,以“反复发 热13天”入院;患儿13天前出现发热,无咳嗽、 流涕,无腹泻,曾到当地镇医院治疗(具体治疗 不详),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反复发热,最高体 温达40.9℃,又到佛山某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 “三系减少”,做骨髓细胞学检查拟诊为“白血 病”。并予输红细胞,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好转, 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儿起病以来,无 关节肿痛,无牙龈出血、鼻衄,胃纳及睡眠可, 大小便正常。
•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多(RAEB)
骨髓中原始+早幼稚粒细胞约5%~15%,血涂片中占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
•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T)
骨髓中原始+早幼稚粒细胞约20%~30% 血涂片中原+早幼>5% 幼稚细胞中见Auer小体
•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
-7综合征/-8综合征 发热、贫血、出血表现 肝脾肿大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骨髓象
•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骨髓片中幼稚细胞约占12.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 诱导分化: 小剂量Ara-C 维甲酸 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
• 缓解后争取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溶血性贫血合并再障危象
• 病因:在G6PD缺乏症、遗传球基础上发生 微小病毒B19感染多见 • 特点:感染或药物诱发溶血 血管内溶血为主:黄疸、贫血、Hb尿 肝脾可不大或轻度肿大(G6PD), 脾大 (HS) 骨髓早期为增生性贫血 增生低下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
• 化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征
(五)低增生性白血病
• 病因未明 • 特点:发热、贫血、出血、骨痛 肝脾肿大多见 血象示WBC Hb /PLT正常或低下 外周血见幼稚细胞 • 治疗:ALL AML
低增生性白血病的骨髓象
• 红系明显抑制,未见产板巨核细胞,粒系增生旺盛,原始 粒细胞占38.50%
• 治疗:丙种球蛋白、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骨髓象
• 有核细胞增生旺盛,粒系增生稍减低,红系增生减低
(八)脾功能亢进
• 病因:综合征、多种原因所致(肝硬化、寄生虫、地中海
贫血、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 特点:慢性起病,可有低热、出血性皮疹
脾肿大明显 在原发病基础上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有核细胞和三系均增生活跃
发热、贫血、出血表现 可出现肝脾肿大 血象:二系减少/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增生活跃,二系/三系病态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
• 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
骨髓中原始+早幼稚粒细胞<5%,血涂片中原+早幼<1%
•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贫血(RARS)
骨髓与RA相似,但同时见环状铁粒幼红细胞>15%
(六)坏死性淋巴结炎
• 病因:由病毒感染引起,T细胞和组织细胞占主导 的高免疫反应。
• 特点:5~7天上感的前驱症状 急性者:高热,伴淋巴结肿大、压痛、无红肿 亚急性者:不规则发热 轻度肝脾肿大,一过性皮疹,偶见关节痛 血象:二系或三系减少 骨髓:感染性骨髓象,组织细胞增多 淋巴结活检:皮质区出现凝固性坏死灶,可有恶性表现
溶贫合并再障危象的治疗
• 丙种球蛋白
• 水化、碱化,保护肾功能
• 糖皮质激素治疗
• 输G6PD正常红细胞
• 病情稳定后遗传球患者可切脾
(四)噬血细胞综合征(HLH)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09
骨髓见噬血细胞
• 噬血细胞胞体大小不一,胞浆丰富,胞膜清晰,核小偏旁,吞噬 有少量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等
• 病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 特点: 头小畸形、斜视、体格矮小、智力低下
骨骼畸形,以挠骨和拇指缺如或畸形常见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象:红系增生和巨幼变;脂肪增多
生化:HbF(5%~15%) G6PD活性
Fanconi Anemia
Auerbach AD.Mutat Res. 2009; 668(1-2): 4–10.
范可尼综合征的骨髓象
•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红系增生尚可,晚幼红见“碳核”
范可尼综合征的治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有效后予小剂量维持) • 雄性激素
• 造血干细胞移植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病因:特发性、病毒感染相关(肝炎、EBV)
• 特点:发热、贫血、出血表现 肝脾不大 全血细胞减少、正细胞正色素贫血、Ret 骨髓象(髂后/活检):非造血细胞增加
Aplastic Crisis Induced by Human Parvovirus B19 as an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 外周血象见球形红细胞
骨髓象示缺乏成熟幼红细胞
Carzavec D, et al. Collegium antropologicum 2010;34(2):619-21.
• 治疗:强化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
•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晚幼红见“碳核”,易见以非造血细胞为主的 骨髓小粒
强化免疫治疗再障
Fang JP,et al.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06;23(1):45-50.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特点:白血病前期
全血细胞减少的 病因诊断和治疗
全血细胞减少(Pancytopenia)
• 定义:
多种原因 白细胞(WBC)<4×109/L
血小板(PLT) <100×109/L
6月~6岁 6岁~14岁 血红蛋白(Hb)<110×109/L 血红蛋白(Hb)<120×109/L
一组综合征,可以是血液病或非血液病
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