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培训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培训

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没有绝对禁 忌症!!!
相对禁忌症: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呼吸衰竭 对策:抽吸血块及误吸物,简易呼吸器缓慢低压通气。原则为:既避免 或减少气道阻塞,又尽可能保障通气。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对策:低压、限压,高频通气。密切注意肺部体征。
3.张力性通气 对策:先胸腔引流,再正压通气。
4.心肌梗死继发的呼吸衰竭 对策:低压高频,减少通气对循环的影响,监测血流动力学。
上机要点
宜早不宜晚 充分估计预后 撤机的可能性 把握:1.呼吸形式:频率,节律,动度
2.意识 3.血气反馈
呼吸机使用并发症及防治
1.通气过渡与不足; 2.人机对抗; 3.气道梗阻:如痰痂形成,气管导管扭转等; 4.低血压: 正压通气 →胸内压↑ → 回心血量↓ →
CMV/ACMV/PCV参数调节
潮气量(VT)或预制压力控制水平 通气频率(f): ACMV(辅助控制通
气)与CMV相比,需设置触发灵敏度, 实际f往往≥设定f;
吸呼比(I/E) 触发灵敏度(Trigger)
CMV/ACMV/PCV优劣
优势:保证潮气量,有利于呼吸肌休息 不足:(1)发生人机对抗
不足:自主呼吸时不提供通气辅助 需克服呼吸机回路的阻力
PSIMV/SIMV模式主要应用
撤机时; 呼吸肌疲劳者; 如自主呼吸频率过快,可用此种
方法降低自主呼吸频率和功效
PSIMV/SIMV模式参数调节
呼吸频率过大:抑制自主呼吸 一般10次左右(同CMV)
吸气时间过长:一般吸气时间1秒左右
PSV水平常用10~30cmH2O
PEEP一般2~15cmH尽可能小。
一般设置为:压力触发-1~-3cmH2O 流量触发2~6L/min
PEEP使用注意
原则为Fio2<0.5时能确保PaO2大于 60mmHg压力
判断是否行机械通气可参考的指标
呼吸衰竭一般治疗无效者; 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 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呼吸衰竭伴有严重意识障碍; 严重肺水肿; PaO2 < 50mmHg,尤其是吸氧后仍<
50mmHg; 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呼吸机治疗的禁忌症
要做到人机协调,尽量使上述4个环节保持一致!
通气目标
改善通气,PaCO2满意水平 改善组织氧合,PaO2、SPO2满意水平 减少和防止肺损伤
参数调节原则:兼顾上述通气目标 监测结果反馈调节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
CMV/ACMV/PCV

全控制模式
SIMV/PSIMV 部分控制模式
PSV 完全自主模式
PSV模式优势与不足
优势:自主呼吸模式 人机协调性好:均由病人决定
不足:要求患者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 潮气量由PS水平、呼吸力学状况 及吸气努力共同决定 需要监测:潮气量、呼吸频率
PSV模式
往往是流速切换,吸气流速 降至峰流速的20%左右切换, 或降至2~6L/min时。
通气参数调节
FiO2:<45%;>50%警惕氧中毒,>60%,而 PaO2<60mmHg时应用PEEP;
PSIMV/SIMV模式
间歇给予控制通气,随着自主呼吸功能 恢复,逐渐撤离控制通气,直至完全撤机。
CMV/ACMV/PCV
PSIMV/SIMV
每次均为控制通气 间歇给予控制通气
呼气相呼吸管路关 闭
自主呼吸参与程度
呼气相呼吸管路开放 自主呼吸参与较多
PSIMV/SIMV模式优势与不足
优势:呼吸支持水平可调节范围大(0~100%) 能保证一定的通气量 允许自主呼吸参与
心输出量↓; 5.胃肠道胀气与消化道出血:胃肠道血液灌注和
回流减少,PH下降,加之正压通气 本身是一 种应激性刺激,使胃肠功能受损; 6.呼吸道感染(VAP); 7.呼吸机依赖
人机协调概念
呼吸肌用力与呼吸机气流发生的一致 性
人机不协调有三个方面: ▲患者因素:不配合 ▲呼吸机管路问题:如漏气 ▲参数调节及模式问题: 1、吸气触发 2、流速波形 3、潮气量大小 4、吸呼切换
VT:略大于自主呼吸潮气量,一般6~15ml/kg,实际应 用时应根据血气和呼吸力学等监测指标不断调整; ARDS
f:12~20次/分,据自主呼吸及原发病而定; MV:等于 VT× f; I/E:依通气、氧合及气道压而定,常用值1/2;
若I>E,称反比通气,往往用于ARDS
通气参数调节
气道峰压:应<25cmH2O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呼吸机构造
本质上是一种气体开关,控制系统通过对吸气及呼气开关的 控制而完成辅助通气功能。
气源 吸气控制开关 加温加湿装置
控制系统
气道 肺 呼气控制开关
呼吸机构造
呼吸机通过一定的正压,克服气道阻 力及肺的弹性阻力,主动将气体交换后, 到一定时间呼吸机感知病人需要呼气时, 控制系统打开呼气控制开关,使气体呼出。 所以吸气是主动的过程,呼气是被动的过
PSV模式(纯自主模式)
概念:吸气努力达到触发标准后,呼吸机提供一 高速气流,使气道压很快达到预制的辅助压力水 平以克服吸气阻力和扩张肺脏,并维持此压力到 吸气流速降低到吸气峰流速的一定百分比时, (一般20%左右),吸气转为呼气。
PS水平:一般为10~30cmH2O 触发灵敏度:一般为-1~-3cmH2O
程,主要来自胸肺的弹性回缩力。
应用指征
呼吸机主要生理效应是改善通气, 改善换气及降低呼吸功耗。
通气功能障碍:通气泵衰竭
中枢性:脑血管病,麻醉
外周性:COPD,哮喘 换气功能障碍:主要是ARDS及各种各种原因之
肺水肿、肺炎、间质性肺纤维化疾病。
急性气道梗阻:气道异物,喉痉挛
需要强化气道管理的: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 使用某些有呼吸抑制药物时。
(2)通气不足或过度 (3)不利于呼吸肌锻炼 (4)气道峰压高,肺损伤明显
CMV/ACMV/PCV主要应用
中枢或外围驱动能力很差者 心肺功能贮备较差者 需过度通气者(现不太主张) 上机初期
需要监测的参数
气道压:峰压、平台压、气道平均压、 内源性PEEP
潮气量(VT) 呼吸频率(f) 分钟通气量(MV) 阻力和顺应性(R、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