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时间:90分钟满分:86分)一缺天平类1. (2016北京35题)(3分)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实验过程如下: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②将拴有石子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66 cm3.③将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④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丁所示,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示数为70 cm3.由以上实验可知:(1)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________N;(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第1题图2. (2016东营22题)(11分)石油是我市主要的矿产资源,石油化工对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化工企业以石油为原料,研发出一种密度比水小、强度大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为了测量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复合材料样品、量筒、烧杯、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长钢针、适量水(所给器材数量充足).请利用所给器材,设计测量小块复合材料样品密度的实验方案(g和水的密度ρ水为已知量).(1)从上述器材中选出实验所需器材:(2)实验步骤:(3)样品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4)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__.二缺量筒类3. (2016荆州31题)(5分)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第3题图(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20 g;(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测得质量为22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4. (2016山西36题)(6分)中国80后小伙杨光硕利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鸡蛋推向全国市场.土鸡蛋比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那土鸡蛋的密度是不是也比普通鸡蛋大呢?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头滴管和一些水.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第4题图(1)把天平放在____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处,调节天平的____,观察到指针指在______表示横梁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颗土鸡蛋的质量m0.(2)如图所示,设计测土鸡蛋体积的步骤如下: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②把土鸡蛋轻轻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达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烧杯、水和土鸡蛋的总质量m2;(3)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水).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土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5. (2016泉州29题)(6分)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适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第5题图(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 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 0=______g.(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 1.(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 2.(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三 缺量筒和天平类6. (2016永州33题)(8分)小云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发现用弹簧测力计也可以测出液体的密度.下面是他设计的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第6题图(1)如图甲,把一个合金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合金块的重力G =4.0 N ;(2)如图乙,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__N ; (3)计算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F 浮=________N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该盐水的密度ρ=________kg/m 3(ρ合金=8.0×103 kg/m 3、 g 取10 N/kg).实验完成后,小云同学继续思考:如果在步骤(2)中合金块只有部分浸入盐水中(如图丙),则按上述步骤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要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7. (2016南宁22题)(3分)为测出某液体的密度,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带有阀门的“U”形管倒置,两个管口分别插入盛有水和某液体的烧杯中;打开阀门,从抽气口抽出适量的空气,待两管中的液体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关闭阀门;分别测量出两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 水和h 液;记录的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当时外界大气压为p 0,三次实验中“U”形管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 1、p 2和p 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p 0______p 1、 p 2________p 3(均选填“>”、“=”或“<”);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ρ液=________kg/m 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 kg/m 3).第7题图8. (2016长春24题)(4分)小红在海边捡到一个精美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该石块的密度,于是利用家中的长刻度尺、两个轻质小桶(质量不计)、细线、水杯和水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第8题图(1)用细线将刻度尺悬挂在晾衣架上,调整悬挂点的位置,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为O .(2)向水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一标记,如图甲所示.(3)将石块浸没在该水杯内的水中,不取出石块,将杯中的水缓慢倒入一个小桶中,使杯内水面下降到标记处(石块未露出水面),此时小桶中水的体积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块的体积.(4)将石块从水杯内取出,放入另一个小桶中,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________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这两个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__(用l1、l2和ρ水表示).(5)实验结束后,小红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由于从水杯内取出的石块沾有水,导致最后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9. (2016北海26题)(6分)动脑学物理,越学越聪明.小武同学看到商贩将水果浸泡在某种红色液体中,他悄悄地取些样品测量其密度,如图所示.步骤如下:第9题图(1)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将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2)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适当位置,并用铁架台和试管夹固定;(3)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样品直到薄膜变平为止;(4)对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并计算样品的密度.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cm;将玻璃管放入水中,倒入样品前橡皮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凸起;②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用ρ水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④计算样品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kg/m3;⑤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将导致计算的样品密度比实际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10. 某物理实验小组想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利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10题图①在定滑轮两端用细线一端系空塑料瓶,另一端将待测鹅卵石系好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②用量筒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待鹅卵石在烧杯中处于________状态时,记录量筒加水的体积为V1;③将鹅卵石从烧杯中取出,继续向瓶中加水,待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记录加入的水的体积为V2;④根据实验列出鹅卵石的密度;(1)本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与______(实验工具)相同;(2)第二次向矿泉水瓶中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3)鹅卵石的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若用此装置测出来鹅卵石的密度比实际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11. (2016遵义32题)(6分)(体积较大物体)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第11题图(1)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因矿石体积较大,他借助于溢水杯,用细线将矿石拴好后缓慢放入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并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他测出的矿石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2. (2016南昌20题)(6分)(易溶于水的物体)“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 ℃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2)选择器材量筒、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3)根据ρ=mV ,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 kg/m 3.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冰箱中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1)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测出该冰块的质量; (2)选择器材____________,测出该冰块的________; (3)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2016枣庄29题)(6分)(漂浮物)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某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第13题图a. 小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火山石的质量为m ,其示数如图所示;b. 往量筒中倒入水,使水面到达V 1=50 mL 处;c. 用细线系住火山石,放入量筒,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的时间,水面到达V 2=54 mL 处;d. 取出火山石,水面下降到了V 3=48 mL 处;e. 小王认为火山石体积测量不够准确,它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50 mL 处,将刚才取出的火山石表面附着的水擦干净,再次压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 4=55 mL 处.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原理为________(用公式表示).(2)在步骤d 中,水面没有回到50 mL 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4)观察表格,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14. (3分)(可塑性)为了测量某种不吸水的软塑泥的密度,刘强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步骤:第14题图甲:将适量的水装入量杯,水面处刻度值为V 1;乙:将软塑泥捏成小碗形状,小碗漂浮在量杯中的水面上,水面处刻度值为V 2;丙:将软塑泥捏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的水里,泥团浮在水面上,用细钢针轻压泥团,使泥团完全浸没水中,水面处刻度值为V 3;丁:将泥团取出,吸干表面水滴,用细线系着泥团称重,测力计示数为F .(1)请给步骤丙这种方法取一个名字________; (2)选取甲、乙、丙三步法测软塑泥密度,用V 1、V 2、V 3、 ρ水表示ρ泥=;(3)选取甲、丙、丁三步法测软塑泥密度,用V 1、V 3、F 、 g 表示ρ泥=.15. (2016本溪31题)(7分)(吸水性)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小强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第15题图(1)小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2)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________g.(3)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吸水性造成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出粉笔头的体积,他把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取出,放入装有25 mL水的量筒中,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头的体积是________cm3,粉笔的密度为ρ粉笔=________g/cm3.(5)小强又利用已知密度的粉笔和量筒测出了果汁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果汁的密度表达式.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果汁,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1;②将一根粉笔用保鲜膜包好,放入量筒中,粉笔漂浮(如图丙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2;③利用细长针将粉笔完全压入果汁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3;④果汁密度的表达式为ρ果汁=________(用字母表示,ρ粉笔已知).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1. (1)0.16(2)0.8×103【解析】(1)如题图乙所示,物块和石子一起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石子和物块受到的总浮力等于石子和物块的总重力,石子和物块受到水的总浮力为F浮=ρ水gV排=1×103kg/m3×10 N/kg×16×10-6 m3=0.16 N;(2)将石子和物块放入待测液体中,石子和物块仍一起漂浮在液面上,所受浮力大小不变为F浮=G=0.16 N,由题图丙、丁可知,石子和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70 mL-50 mL=20 mL=2×10-5 m3,由F浮=ρ液gV排′得待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F浮gV排′=0.16 N10 N/kg×2×10-5 m3=0.8×103 kg/m3.2. (1)样品、量筒、长钢针、适量水(2)①向量筒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②将样品轻轻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的刻度V2③用长钢针将样品压入水面以下,记下水面的刻度V3(3)V2-V1V3-V1ρ水(4)密度小,强度大【解析】当样品在量筒的水中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V2-V1;由于是漂浮,则F浮=G物=G排,所以有m物=m排=ρ水(V2-V1).样品的体积V物=V3-V1,则样品的密度ρ=m物V物=V2-V1V3-V1ρ水.3. (1)水平台右(2) 64(4) 88×103【解析】(1)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零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2)物体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质量为m=60 g+4 g=64 g;(4)当工艺品浸没在水中时,天平左盘增加的质量为工艺品水的质量,等于228 g-220 g=8 g,工艺品的体积V=V排=m水ρ水=8 g1 g/cm3=8 cm3,工艺品的密度为ρ=mV=64 g8 cm3=8 g/cm3=8×103 kg/m3.4. (1)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分度盘中线(3)ρ=m0ρ水m0+m1-m2偏大【解析】(1)在使用天平测量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为止;(2)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②把土鸡蛋轻轻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水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达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烧杯、水和土鸡蛋的总质量m2;根据以上可知,倒出水的质量是:m=m0+m1-m2;故排出水的体积是:V=mρ水=(m0+m1-m2)ρ水,又鸡蛋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即鸡蛋的体积是:V鸡蛋=(m0+m1-m2)ρ水;(3)鸡蛋的密度是:ρ=m 鸡蛋V 鸡蛋=m 0m 0+m 1-m 2ρ水=m 0ρ水m 0+m 1-m 2;若鸡蛋有一定的吸水性,即测得排开水的质量(m =m 0+m 1-m 2)变小,故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小,所以测得鸡蛋的体积变小,所以据ρ=mV 可知,测得鸡蛋的密度偏大.5. (1)右 (2)27.4 (3)玻璃杯和石英粉 (4)玻璃杯和水 (5)m 1-m 0m 2-m 0ρ水 (6)小【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天平向左侧偏,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由题图乙可知,空玻璃杯的质量m 0=20 g +5 g +2.4 g =27.4 g ;(3)根据等效替代法的测量思路,在给玻璃杯装适量石英粉后,应测出其总质量,记作m 1,并在杯壁上做出标记;(4)再将石英粉倒出,装入同体积的水,同样测出其总质量,记作m 2;(5)根据测量结果,石英粉的质量m =m 1-m 0;石英粉的体积就等于水的体积,V =m 2-m 0ρ水,将石英粉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的公式得:ρ=m V =m 1-m 0m 2-m 0ρ水=m 1-m 0m 2-m 0ρ水;(6)由于所测石英粉的体积变大,在质量不变时,由密度公式ρ=mV 可知,所测密度变小.6. (2)3.4 (3)0.6 (4)1.2×103 偏小 【解析】(2)题图乙弹簧测力计量程是5 N(分度值是0.2 N),读数是F =3 N +0.2 N ×2=3.4 N ;(3)金属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 浮=G -F =4.0 N -3.4 N =0.6 N ;(4)由F 浮=ρ盐水gV 排=ρ盐水gV 和G =ρ合金gV 可得:ρ盐水ρ合金=ρ盐水gV ρ合金gV=F 浮G ,所以ρ盐水=F 浮G ·ρ合金=0.6 N4.0 N ×8.0×103 kg/m 3=1.2×103 kg/m 3.由丙图可知:当合金块只有部分浸入盐水中时,测量的浮力偏小,根据:ρ盐水=F 浮G·ρ合金可知,按照上述步骤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要偏小.7. > > 0.9×103【解析】从抽气口抽出“U”形管内适量的空气,管内气体压强(p 气)小于管外大气压(p 0),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待液体静止时,两管中液柱产生的压强和管内气压之和与大气压平衡;第一次实验有:p 0=p 1+p 水1=p 1+p 液1,故p 0>p 1;第二次实验有:p 0=p 2+p 水2= p 2+ρ水gh 水2; 第三次实验有:p 0=p 3+p 水3= p 3+ρ水gh 水3; 由于h 水2<h 水3,则p 水2<p 水3得p 2>p 3;由于第一次实验有:p 0=p 1+p 水1=p 1+p 液1,即:p 水1= p 液1,则ρ水gh 水1=ρ液gh 液1,得ρ液=h 水1h 液1ρ水=2.7×10-2 m3.0×10-2 m ×1.0×103 kg/m 3=0.9×103 kg/m 3.8. (3)等于 (4)水平ρ水l 2l 1(5)偏大 【解析】(3)水杯中放入石块后,水面会上升,把水杯中的水倒入小桶中,使水面仍在标记处,而且石块未露出水面,说明倒入小桶中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4)移动两个小桶悬挂的位置,直至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两个力臂的长度;当刻度尺水平平衡时,则有G 排水l 2=G 石l 1,即ρ水gV 排水l 2=ρ石gV 石l 1,由于V 排水=V 石,则ρ石=ρ水l 2l 1;(5)由于石块取出时沾有水,使得石块的重力变大,在调节刻度尺平衡时,造成l 1变小,由ρ石=ρ水l 2l 1可知,会导致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偏大.9.① 1 上 ② 薄膜到样品液面的高度h 1和薄膜到水面的高度h 2 ③h 2h 1ρ水④1.2×103 ⑤小 【解析】①图中刻度尺0~5 cm 被分成5个分度,所以分度值是1 cm ;倒入样品前,因为水的压强的作用,橡皮膜向上凸起;②实验中,当橡皮膜变平时,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和样品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所以实验时应该分别测量薄膜到样品液面的高度h 1和薄膜到水面的高度h 2,然后根据压强相等得出样品密度表达式;③由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和样品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得:ρ水gh 2=ρgh 1,解得:ρ=h 2h 1ρ水 ;④由图可知:h 1=5 cm 、h 2=6 cm ,代入表达式ρ=h 2h 1 ρ水 可得ρ=6 cm 5 cm ρ水=1.2×103 kg/m 3; ⑤如果读取液面对应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则样品的深度h 1测量值偏大,根据表达式ρ= h 2h 1ρ水可得样品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10.②悬浮 (1)弹簧测力计 (2)测量鹅卵石的重力和鹅卵石的体积 (3)ρ石=(V 1+V 2)ρ水V 2【拓展】偏小 忽略了水瓶的质量【解析】本实验利用浮力法测量鹅卵石的密度,实验装置中只有量筒,利用定滑轮来代替弹簧测力计,测量出鹅卵石受到的拉力,在装置甲中对鹅卵石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重力,当鹅卵石处于悬浮状态时,即:F 浮+F 拉1=G ①,接着将烧杯去掉,由乙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可知,F 拉2=G ②,可知F 拉2=F 浮+F 拉1③,由③式可知,则第二次加入水的重力即为鹅卵石所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V =V 排=V 2,再结合②式,即可得到该液体的密度计算公式为ρ石=(V 2+V 1)ρ水V 2,因为在实验中忽略了水瓶的质量,因此在第②步中的总质量偏小,即可知所测的鹅卵石的密度偏小.11. (1)左 (2)2.74×103 偏大【解析】(1)由题图甲所示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为使天平平衡,根据“右偏左调” 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由题图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 ,则标尺上对应的数值为4.4 g ,则矿石的质量m =100 g +50 g +10 g +4.4 g =164.4 g .由题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60 mL ,则矿石的体积为V =60 cm 3,故矿石的密度ρ=m V =164.4 g60 cm 3=2.74 g/cm 3=2.74×103 kg/m 3.因将溢出的水从烧杯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会粘有部分水,致使测得水的体积偏小,即矿石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m 不变,V 偏小,矿石的密度会偏大. 12. 【实验步骤】(2)细木棒 【实验步骤】(1)天平(砝码) 烧杯 (2)刻度尺 边长(或体积) 【实验分析】冰熔化导致所测边长偏小【解析】此题围绕着测量冰的密度而展开,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 ,主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量筒,通常来说,规则几何体用刻度尺能测量其体积大小,不规则的物体运用“体积差”法来测量其体积.在此题中,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在运用量筒和水测量不规则冰块的体积时应用细木棒将其完全压入水中;在家中的室温会高于冰的熔点,测量对象冰块会发生熔化,其所测得的正方体冰的边长偏小,导致所测量的冰的密度偏大.13. (1)ρ=mV (2)火山石吸附了2 mL 的水(或火山石吸附了一定体积的水) (3)① 4.2 ② 5 ③ 0.84 (4)记录的体积无单位(实验次数太少等)【解析】(1)据密度公式可知,本实验原理为ρ=mV ;(2)原来水面是50 mL ,取出火山石后,水面未回到50 mL 处的原因是火山石块吸附了2 mL 的水;(3)此时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 ,故此时标尺示数是:4 g +0.2 g =4.2 g ;所以火山石的质量:m =4.2 g ,据题意可知,计算火山石的体积,应该用步骤e 中数据计算,即火山石的体积: V =55 mL -50 mL =5 mL =5 cm 3,火山石的密度:ρ=m V =4.2 g 5 cm 3=0.84 g/cm 3;(4)从设计的表格看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多个,如实验次数太少、记录体积无单位等.14.(1)针压法(2)ρ水(V 2-V 1)V 3-V 1(3)F(V 3-V 1)g【解析】(1)由题可知软塑泥密度小于水,不能沉入水中,图丙的方法叫针压法.(2)由甲、乙图,软塑泥小碗漂浮在量杯中的水面上,V 排=V 2-V 1,根据漂浮条件可知:G =F 浮=ρ水gV 排=ρ水g (V 2-V 1),由甲、丙图可得软塑泥体积V =V 3-V 1, 所以软塑泥的密度ρ泥=m V =G Vg =ρ水(V 2-V 1)g (V 3-V 1)g=ρ水(V 2-V 1)V 3-V 1;(3)由甲、丙图可得软塑泥体积V =V 3-V 1,由丁图可得软塑泥重力G =F ,所以软塑泥的密度ρ泥=m V =G Vg =F(V 3-V 1)g .15. (1)零刻度 左 (2)6.8 (3)偏大 (4)10 0.68 (5)④V 3-V 1V 2-V 1ρ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