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会计论文

国际会计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二OO一三年六月七日浅谈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胡颖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 20111333024摘要: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是我国会计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需求大势所趋,是历史的潮流。

本文在介绍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协调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国际化;会计制度法规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定义国际化,指的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尽量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寻求大家认可一致的内容,达到信息的国际可比性。

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状况以199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为起点,我国已积极参与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之中。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要,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过程中,始终注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到目前为止,已制定发布了企业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涉及关联方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量表等项目。

纵观二十年历程,我们也应该清楚看到,会计准则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应适时推进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建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过程中,始终注意积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

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较短的时间里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1致或协调,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高度评价。

而今,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前紧迫;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也必将加快。

应当注意的是,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必须以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以及会计国际化的本质和趋向有清楚认识为基础。

由此提出下列需要认识到的问题:1、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

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起到指导作用。

但我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

其结果是,我国没有采用一套系统一致的方法去发展会计准则,而采用了将中外会计准则的个别差异分项处理的方法。

另外会计准则体系不够完备。

财政部已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 16项具体会计准则,在数量上与国际会计具体准则41项和美国会计准则100多项存在明显差距。

况且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速度仍不够快,实际中暴露出来的可能影响财务会计数据质量的一些重大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如:各项损失准备不够充分,不良资产不能及时得以消化,虚盈实亏、资本消释现象比较严重。

2、中国会计国际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中国会计服务行业实力不强。

表现为会计服务业规模小;会计师事务所实力低;会计执业业务单一。

中国会计服务业与国际会计服务业的差距不仅体现在量上,还表现在执业能力及水准方面。

目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除了传统有审计签定服务外,近一半是来自新拓展的业务。

而我国会计行业收入绝大部分仍然是传统产审计鉴证服务,这折射出我国会计服务业能力及水准,与国际会计行业存在着较大差距。

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解释的明确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欠缺,导致准则利用上的随意性。

如利用关联交易和计提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滥用追溯调整法,有意推迟确认当期损失,以后年度再进行追溯调整,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这些均与准则规定笼统、解释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有关。

4、相关法规的不协调。

如《公司法》规定以企业利润指标而不是以有关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指标作为对公司进行监管和评价,这不仅导致我国企业为粉饰利润指标而采取种种违法、违规的做法,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更加关注现金流量等指标不相协调。

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比较混乱,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规范模式,一方面,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主要是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非上市公司企业在相当时期内仍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另一方面,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不一,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低。

会计准则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个事实已不容否认,因而,有些人认为,可以完全照搬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不仅可以节省研究费用,也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这种脱离国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由此产生的风险将是巨大的。

下面主要就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1、增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要尽快建立中国自己的会计原则框架。

国际会计准则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此来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但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只就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分项处理,这就无法有逻辑地发展一套在原则上连贯一致的具体会计准则。

其次,加快制定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继续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别的准则。

当前,中国尚未对许多会计问题发布具体准则,如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税、资产减值等,要加强这方面具体准则的制定工作;同时,在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算、债务准备的计量、利润分配方案等方面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这间还存在差异,应及时修改,使之与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保持一致。

2、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增强协调方式、方法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必须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有一个发展规划,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具体操作应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比如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行,不单是会计技术问题,本质上是国际利益的调整问题。

3、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机制。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完善,所有者要到位,这样,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就十分强烈,就会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这也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个必要前提,如果连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没有保证,如何实现会计的国际化呢。

4、加快培育合格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会计准则最终是靠会计人员来执行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定位。

我国会计准则人员目前整体素质并不高,而且最大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习惯于依赖现成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缺乏独立判断能力。

我国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力方面的弱势显然会影响接轨后会计方法的运用,进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提。

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上,应将教育方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力求造就国际型高级会计人才,同时还应重视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比较全面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更新知识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应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其客观、公正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为制定和执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营造好的环境。

此外还要完善会计技术考试和考核制度。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前景展望我们应该积极地与经济背景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开展区域间沟通、对话和合作,以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协调中的影响力。

此时,我国更应当加强与亚洲国家会计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化会计准则提出意见和要求,可以扩大亚洲国家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使之更多地体现亚洲国家的情况和需求。

并确立我国在亚洲国家会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进行会计改革,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人才队伍作保障。

一方面:我国整个会计人员队伍素质不能满足会计改革和进行国际协调的需要,做好会计的培训工作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不仅财会人员需要学习,单位负责人也应当能够了解一些会计知识,还有监督、检查等部门也需要接受新的会计知识。

另一方面:面对我国会计的日益国际化,国内的会计人员不有只重视国内,而要将眼光放远于世界,将自身的知识与国际化的会计潮流相融合,这样才能够更加促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逐步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并不单单是一个会计领域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其他一些相关领域的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形成相互协调的发展,形成发展的统一步伐,使得我国会计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有更多方面的支持力量,也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反之,如果只有会计发展的“一支独秀”,那会计的发展就不存在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了。

总之,会计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日益发展的一个表现,而经济的发展也有更多领域的需求,为此,经济要平稳,快速的发展下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1]赵军天《浅析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财会研究,2010[2]田晓燕《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会计之友,2011[3]冯正中《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商业会计,2012[4]王惠艳《浅议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商业会计,2010[5]余峰《魅力中国》中国期刊网,2012[6]吴亚妮《浅谈会计国际化》中华会计网校,2010[7]左瑞忠《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探讨》当代经济,2012[8]黄静《我国会计国际化》商业研究,2011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ccountingHuyingqing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Abstract: much of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blem concerned b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focus should not be ignored is the process of China's accounting development. Accounting is a universal business language,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lif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apital market is to represent the general trend, the trend of hist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f accounting reform in China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Key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regulation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