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纸的生存与发展

报纸的生存与发展

从我国报业集团的现状
——看报纸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新闻媒介产业性质的确定,竞争成了当前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而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集团化的建构为主流形式的报业之间的合作、联合已成为我国报业产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模式。

我国大陆的报业集团从1996年1月的广州报业集团发展到今天已有40家。

其中,中央级报业集团2家,省级报业集团25家,省会城市报业集团10家,计划单列城市报业集团3家。

具体如下:中央级报业集团2家:经济日报、光明日报;
省级(直辖市)报业集团25家:北京日报、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山西日报、甘肃日报、解放日报、文新联合、大众日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福建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云南日报、河南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海南日报、贵州日报;
省会城市日报集团10家:广州日报、哈尔滨日报、长春日报、沈阳日报、济南日报、杭州日报、南京日报、成都日报、长江日报、长沙晚报;
计划单列城市报业集团3家:深圳特区报、青岛日报、宁波日报。

目前我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是以主要党报为核心组建起来的,以行政整合和市场资源整合方式形成的一些行政区域性的报业集团,除了两家中央级报业集团外,剩下38个报业集团基本上归属于当地行
政区域。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管理”到组建报业集团,不断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运作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突破。

我国报业功能与属性的变化,也带来报业管理体质方面新的冲突。

报业市场方面的多元化与意识层面的单一化、报业市场定位的多元化与管理方式的一体化等方面的冲突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报业集团面临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规范
集团的管理体制不规范,结构组织不科学。

一些传媒集团名为公司但领导机制并未发生改变;多数传媒集团的核心企业和子企业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综合协调能力不强。

产权残缺、委托人残缺也不占少数。

作为资产所有者的国家和作为报业经营着的企业法人在权力和义务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政府对报业资产的监督基本上还没有建立。

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以及报业自身同下属实体(企业和子报子刊)之间的产权混乱关系。

2.投资渠道过单一
我国的报业集团在筹资、融资、投资的能力上非常有限。

现代报业是一个信息与知识高度密集,科技含量大,讲时效,覆盖面广的社会化大生产行业,需要高投入才有高产出。

然而发展资金筹集较为困难,集团的功能开发因此受到抑制。

3.规模发展难扩大
报业集团跨媒介、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受到种种限制。

我国的传媒体制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质的影响下形成的,造成了媒介单一,
区域分割,自成一体的局面。

我国现有的40个报业集团都属于一元化集团,规模相对较小。

而没有规模效应,一家报纸是很难抵挡市场经济的考验的。

4.广告的过分依赖
报纸的双重属性造成了对广告收入的过分依赖。

目前,我国许多报纸在发行上处于亏本的状态,收入基本依赖于广告。

当广告成为报纸生存与盈利的最大来源,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5.集团品牌不突出
我国报业集团大多以一家党报为母体,集聚多家子报构成母子结构的党报报业集团。

各报业集团大力培育、扶植同报业发展相关的产业,如广告、发行、书刊等。

但由于集团统一的品牌特色不够突出,各种品牌不能在受众心中形成整体的品牌形象,显得杂而散。

6.竞争趋于恶性化
报业结构不够合理,同质化严重,内容缺乏特色和差异,有恶性竞争之势,而且缺少相应的“游戏规则”予以示范。

7.运营模式有缺陷
传媒集团一般会自觉以价值链塑造为导向来构建集团内部的核心业务流程,按照多元化的横纵向辐射,透过一体化来产生协同效应,形成集团的业务、市场、收入的网路结构。

而各产业相互联系。

集团规模越大,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风险、结构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就越大,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8.地方垄断较明显
在任意一个地方都可以发现,当地的报纸占了绝大部分。

目前,我国一般报纸都是以某一中心城市为主市场。

主市场地方信息是其内容特色和经营差异化的基础。

发挥文化、信息、新闻的本土化优势,深度开发好本地文化、信息资源,把本地新闻做得更有深度,更加精细、更加优质。

而现今,报纸的竞争日益加大,需要扩大规模跨区域发展。

报业集团解决的对策
报业发展的空间虽然很大,但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核心在于提高报业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拓展经营思路。

1.产业内容的发展创新
报业集团的建立就是为了扩大成本,发挥规模效应。

传播媒介的竞争是受众注意力的竞争。

施拉姆曾提出“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即报偿/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

报偿的增大要求报业的生存主要放在报纸的内容上。

报纸要创新。

从报道内容和方式上说要推出更多的独家新闻,做好深度报道。

从版面设计上来则做好版面的创新,使其极具特色。

2.品牌形象的优势发挥
建立和发挥品牌优势,以主品牌带动弱品牌,形成整体的品牌形象。

受众在进行消费时会产生一些不自觉的品牌消费倾向。

当品牌形象深入受众心里也就建立了受众对产品的忠诚度。

因此在产业链中将主品牌强势推出,使其带动弱品牌的形象。

使单项效应成为双项效应,建立整体的统一品牌形象。

3.市场细分,实现差异化经营
仔细分析市场中不同人群的需要,针对群体的层次和类型确定目标群体。

并针对目标群体对报纸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形成优势版面。

创造企业产品的独特性。

避免同质化。

4.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中国传媒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经营模式单一的问题。

报业最缺的就是资金利用效率。

是把资金和资源当作资本运作理念,机制,人才和习惯。

因此,要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效率。

5.打破地方垄断,实现跨区域发展
在一些实力突出的报业集团,可以在立足于本地发展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尝试跨地域的发展。

6.加快报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
从我国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报纸的数量已相当可观,但在经营规模上较小,抗风性的能力差。

因此,提高报业产业报业集团必须由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变。

7.加快报业与网络的合作
报业要高度重视网络技术对报纸发展的影响。

要未雨绸缪。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传统纸媒要积极应用电子媒体的新技术,不断提高报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扩大发展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