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

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

校园一卡通解决方案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背景 (1)第2章一卡通平台技术特色 (2)2.1采用技术架构 (2)2.2丰富的报表功能 (2)2.3灵活细致的权限管理 (2)2.4多身份管理、多消费模式 (3)2.5多种通讯方式结合 (3)2.6布署快速 (3)2.7升级灵活 (3)第3章一卡通平台总体设计 (4)3.1设计目标 (4)3.2设计依据 (6)3.3总体设计原则 (7)3.3.1 实用性与可行性原则 (7)3.3.2 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 (7)3.3.3 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 (7)3.3.4 可靠性与稳定性原则 (7)3.3.5 可扩展性和易升级性原则 (8)3.3.6 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 (8)3.3.7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8)3.4体系结构 (9)3.5第三方系统接入 (10)3.5.1 标准接口方式 (10)3.5.2 读卡助手方式 (10)3.5.3 卡共享方式 (10)第4章一卡通基础平台介绍 (12)4.2设备管理 (14)4.3帐户管理 (14)4.4权限管理 (14)4.5卡务管理 (16)4.5.1 概述 (16)4.5.2 系统功能 (16)4.5.3 网络拓朴 (18)4.6数据采集 (19)第5章一卡通平台子系统介绍 (20)5.1消费子系统 (20)5.1.1 概述 (20)5.1.2 功能特点 (20)5.1.3 消费管理软件介绍 (21)5.1.4 消费子系统的硬件介绍 (28)5.1.5 网络拓朴 (28)5.2考勤子系统 (29)5.2.1 概述 (29)5.2.2 功能特点 (29)5.2.3 考勤子系统软件介绍 (30)5.2.4 考勤子系统硬件介绍 (35)5.2.5 网络拓朴 (35)5.3门禁子系统 (36)5.3.1 系统概述 (36)5.3.2 功能特点 (36)5.3.3 门禁子系统软件介绍 (37)5.3.4 门禁子系统硬件介绍 (40)5.3.5 网络拓朴 (41)5.4水控子系统 (42)5.4.2 功能特点 (42)5.4.3 水控子系统软件介绍 (42)5.4.4 水控子系统硬件介绍 (44)5.4.5 网络拓朴 (45)5.5会议管理子系统 (46)5.6图书管理子系统 (48)5.7机房管理子系统 (51)5.8通道管理子系统 (54)5.9圈存子系统 (57)5.4.6 概述 (57)5.4.7 系统功能 (57)5.4.8 网络拓朴 (60)5.5一卡通报表系统 (61)5.5.1 概述 (61)5.5.2 报表管理 (61)5.5.3 报表介绍 (61)第6章 WEB查询平台(AWS) (65)6.1概述 (65)6.2系统架构 (66)6.3系统优势 (66)6.3.1 多种权限 (66)6.3.2 强大的配置 (66)6.3.3 家长访问 (66)6.3.4 自动升级 (67)6.3.5 多种登录方式 (67)6.3.6 多平台运行 (67)6.4系统功能 (67)6.4.1 消费查询 (67)6.4.3 控水、控电查询 (67)6.4.4 门禁查询 (68)6.4.5 在线挂失 (68)第7章硬件设备 (69)7.1发卡器 (69)7.1.1 功能特点 (69)7.1.2 技术参数 (69)7.1.3 产品图片 (70)7.2消费机 (70)7.2.1 功能特点 (70)7.2.2 技术参数 (71)7.2.3 产品图片 (72)7.3出纳机 (75)7.3.1 功能特点 (75)7.3.2 技术参数 (75)7.3.3 产品图片 (76)7.4考勤机 (76)7.4.1 功能特点 (76)7.4.2 技术参数 (77)7.4.3 产品图片 (78)7.5门禁控制器 (78)7.5.1 功能特点 (78)7.5.2 技术参数 (79)7.5.3 产品图片 (80)7.6水控机 (81)7.6.1 功能特点 (81)7.6.2 技术参数 (81)7.6.3 产品图片 (82)7.7.1 功能特点 (82)7.7.2 技术参数 (83)7.7.3 产品图片 (83)7.8水表 (84)7.8.1 功能特点 (84)7.8.2 技术参数 (85)7.8.3 产品图片 (86)7.9圈存机 (86)7.9.1 技术参数 (86)7.9.2 产品图片 (87)7.10CAN转换器 (87)7.10.1 功能特点 (87)7.10.2 技术参数 (87)7.10.3 产品图片 (88)第8章安全方案 (89)8.1总体规划 (89)8.2设计依据 (89)8.3密钥管理体系设计 (89)8.4卡片安全体系设计 (90)8.5终端设备安全体系设计 (90)8.5.1 设备风险性分析 (90)8.5.2 设备安全性规划及实施 (90)8.5.3 消费交易的安全性 (91)8.5.4 充值交易的安全性 (92)8.6网络安全体系设计 (92)8.6.1 安全分析 (92)8.6.2 安全性规划 (93)8.7软件安全体系设计 (99)8.8数据中心安全体系设计 (99)8.8.1 数据服务器安全性规划及实施 (99)8.8.2 数据备份设计 (100)第1章背景进入21世纪,教育信息化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正在步入成熟期,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上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大,应用类型不断增多。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装备行业企业不断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和校园系统,例如,“电子书包”的创新理念,“班班通”模式的试验和推行等等。

而校园一卡通的问世可谓是校园信息系统的一次大的飞跃。

校园“一卡通”,就是在学校范围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一卡来完成。

这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做法,在校内集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医疗证、会员证、餐卡、钱包、电话卡、存折等于一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

校园一卡通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带来高效、便捷,既便利地实现了对师生员工日常活动的管理,又为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提供了重要信息。

同时,校园“一卡通”系统又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校园中信息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本次提供的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中小型校园量身定制,系统采用架构,具有简洁、易用,响应速度快,硬件投入成本低,布署快速,升级灵活等特点,特别符合中小型校园的特点。

系统以校园内系统网络为依托,实现在校园内部的电子货币、身份识别、出入口门禁管理等诸多功能,有力地推进校园内部的网络化、信息化过程,为校园内部的集中管理与分散操作、高效运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它作为身份识别的手段,可用于考勤、售饭、消费、安全门禁控制管理等等;作为校园内部的电子货币形式,可以用于食堂、小卖部的消费,以及其他各种为校园内部人员服务的项目。

第2章一卡通平台技术特色2.1 采用技术架构基于中小型校园的特点,本系统采用架构。

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

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和中间件三个部分组成。

模式的系统相对B/S系统来说,有如下优势:1、交互性强是固有的一个优点。

在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应用程序,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

2、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

由于配备的是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适用于局域网,其安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证。

而B/S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一类运用于Intern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

3、由于在逻辑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完成的速度总比B/S 快,使得更利于处理大量数据。

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响应速度快。

4、同时由于开发是针对性的,因此,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

2.2 丰富的报表功能系统自动生成一些固定格式的报表,如营业、出纳、考勤门禁等,这些报表的自动生成既迅速又准确,大大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同时又由于这些报表是建立在实际业务运作的数据基础上,因此是对现有综合业务管理的数据反映,高层管理者可通过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更为理智、科学的评定,综合报表功能提供了对这方面工作最为便捷的处理方法。

2.3 灵活细致的权限管理独立高效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可以针对各种用户群体制定其相应的使用权限而不是传统的单一的用户管理模式。

系统操作权限分为三类:工作站权限、报表权限、模块权限。

工作站权限是指可设定操作员有权操作的工作站;报表权限是指可设定操作员有权使用哪些报表;模块权限是指可设定操作员可操作系统中哪些功能模块。

通过对权限的精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2.4 多身份管理、多消费模式并支持多种消费模式,支持同一POS机上不同收费标准的设置与应用。

支持多身份管理,根据不同的身份,对其权限采用分级、分类、分组的设定模式,可以灵活、方便的设定各个角色权限和消费标准;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定消费区域。

2.5 多种通讯方式结合我们提供的考勤、消费终端支持CAN、TCP/IP、无线等三种通讯方式,门禁终端支持CAN、TCP/IP两种方式,多种通讯方式的结合便于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大大方便了用户。

2.6 布署快速模式的一卡通系统与硬件结合更加紧密,布署灵活、简便、快速,且硬件投入成本低,因此是中小型学校的最佳选择。

2.7 升级灵活对系统进行升级更新时,只需增加脚本即可,而不用重新安装整个程序,简化了升级工作,加快了升级速度。

第3章一卡通平台总体设计3.1 设计目标有关专家根据多年对各种卡的探索、研究及智能卡管理系统工程的开发、运用,认为真正的“一卡通”概念应该是“一卡一库一网”,即一条网络线连接一个数据库,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软件,各系统资源共享,实现对一张卡的设置、管理、查询等等的功能。

整个系统按照“一网”、“一库”、“一卡”的一体化建设理念,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的信息门户、统一的公用数据中心及统一的管理应用中心,采用“平台式”、“模块化”的开发方法,适应未来与银行系统、学校原有的各类应用系统衔接,和系统本身应用规模、应用层次不断扩大的衔接,将一卡通系统建设成一体化、开放式、标准化和用户自我建设扩展的系统。

一卡通平台设计的具体目标如下:实现消费一卡通:在整个校园内,凡涉及到现金使用的任何一个消费网点,校园卡的电子钱包都能通用,所有商户单位不论其性质与规模都可以通过授权代理收款、结算,商户资金可以实时到账,并能和学校已有的各种综合管理系统平滑连接;通过校园卡结算中心,对整个校园、商户实现统一结算和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