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问题的对策(一)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由于短时间内一家一户独立生产经营农产品的情况不能彻底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依然还存在,为解决我国农户分散经营、个体规模小的问题,必须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抓住国家进行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契机,通过农户与农业企业签订生产购销合同,农村土地流转等方式,使原本分散的生产集约起来,通过订单与合同实现对农户的分工及其产品的标准化。
比如,建立以农业生产协调管理为目的的机构或企业,普通农户作为企业的拥有者和从业者,通过土地流转,以土地使用权出资入股,公司按规定对农产品进行购销,农户仍然能支配自己的土地。
这样的公司既可以适应我国农村的现有制度,又能对零散农户的生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组织和协调。
公司还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订立农产品生产考核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如筛选,分类,清洗,包装,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和农户收益,提升现代科技和机械在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创造规模效益。
公司还要与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签订供货订单,根据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确定农产品协议价格,用这样的形式将农产品售价提前确定下来,使农户组织性和购买商的积极性都得到提高。
这还需要政府正确的引导,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鼓励订单农业产生和发展。
(二)完善政府在调节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的职能由于掌握和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并且拥有各种行政权力和手段,通过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层信息平台建设,政府有能力使农产品价格信息准确无误的送到普通农户手中,给农民种植提供参考,并拓展配套储备设施,加大对国有粮食储备库、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保鲜冷藏设备的投入,以延长农产品保存期,减少物流过程中的损耗。
政府应该大力引导鼓励游资向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流动,解决我国农业在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推动农业合作企业的建立和成长,制定有关法律条文和相关规定,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改革。
(三)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与支持加强对农业金融服务与支持的力度[11],将贷款向农产品加工,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推广,农业品种改良等方面倾斜。
大中型国有商业银行要进行农村信贷模式创新和管理,指导增设县域具有贷款功能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将从各县吸收的存款直接投入到当地农业发展建设上。
鼓励以小额农户信贷为主的农业联保贷款,扶植农业生产合作组织。
推动相关立法进程,准许每个农户家庭可以以宅基地,农具,联产承包权等财产作为抵押申请贷款,解决在农业生产投入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国家要通过金融手段提高农户抵抗巨大自然灾害的能力,组建农村保险机构并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建立巨灾政策性保险制度,在遇到自然灾害后给予农户政策性赔付。
(四)健全公益性批发市场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其在产品聚集、物流、价格形成方面的作用。
将批发市场定位为公益属性是国际通行做法,在税收,占地,开支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许多国家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作为公益事业来对待。
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仍然以营利为目的,其本身要求利益最大化,对农产品销售流通都非常不利。
在建设中受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合理规划,或根本没有规划,选址不当,乱搭乱建,规模不足,重复建设等问题普遍存在。
因此,必须改变批发市场建设思路,将其公益化,服务化,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农户和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五)采用多种交易方式进行农产品买卖我国大多农产品交易方式都还仅限于农产品生产者和购买商之间直接进行交易的简单范围,这种交易也叫对手交易,对手交易方式在农户不了解市场价格信息和市场需求量的时候对农户自身权益的保护是不利的。
好的交易方式能使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大大降低,相反,交易方式单一落后不但使交易成本上升,还会增加交易风险。
除对手交易外,在其他商品如钢铁、矿石、金属等交易中得到广泛运用的如期货交易,委托交易,协约订单,拍卖,招标等多种交易方式都可以引入到农产品交易当中。
比如,拍卖能使同一批产品以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成交,对交易双方来说都有好处。
交易的买方根据经营成本和预期收益来决定开价。
交易的卖方能够避免价格风险,减少利润损失,提前确定收益。
还可以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和创新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使农户和企业都可以通过购买标准化的合约预先锁定利润,减少风险。
政府应鼓励有能力的期货、证券、保险、信托机构以及商业银行进入到这一市场当中。
(六)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12],改变对其统计工作的滞后及对农产品生产不能提供指导参考的现状。
虽然我国农业部和商务部都有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定时定期公布农产品价格,但缺乏与农业生产一线的联系,而且是“事后诸葛亮”,统计结果产生在农产品价格已经形成或产生波动之后。
应该整合改编现有的全国农产品信息调查人员,组成各地农产品信息平台,再将这些平台联合起来,成立全国农产品信息联合网。
只有建立起这样一个全面的农业信息收集网络,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种植面积,当年总产量,市场需求情况,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调查研究,发布农产品预期价格信息,才能彻底改变农户信息不畅,盲目生产,追高杀低的现状,指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农业生产,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七)削弱货币因素对农产品价格影响货币数量急剧增加,不但激发了游资的炒作意愿,增加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导致大规模抢购潮的发生,大幅提升农产品需求,还会引发农产品流通领域囤积居奇的行为以及农户惜售的强烈意愿,降低农产品供给量。
需求的大幅增加,对应供给的大幅减少,必然直接导致短时期内农产品供求矛盾爆发,农产品价格暴涨。
为此,我国应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增速,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投机需求,201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应该控制在13%至15%的范围之内。
近五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造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全体大学学者们共同努力,寻找破除这些难题的办法,护送我国经济突出重围,重新回到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之上。
这篇论文细数了近五年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典型代表,找出了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各种原因,并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对策,作为四年本科学习经历的成果,呈现在大家面前。
注释①②评论员.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人民日报,2010-11-22参考文献[1]刘振滨.稳定小品种农产品价格的路径选择——基于供需链管理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8)[2]刘昭杰,王俊应.浅析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原因及影响[J].农村经济,2011年第12期:40-42[3]刘洋,罗其友.我国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波动性研究[J].中国蔬菜,2011(7):14-19[4]王超,鲍锋.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年第4期:38-41[5]王超,卢明纯.我国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辨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72-76[6]杨丽.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及其趋势分析[J].现代财经,2011年第5期:41-47[7]姜长云.应该更多关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问题[J].中国物价,2012.1:29-33[8]杨根全,李圣军.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农业经济展望,2011年第2期:24-37[9]苏威.从蔬菜价格波动看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问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5-18[10] 尹双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诱因分析[J].中国物价,2012.1:35-36[11]张筱红.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分析及金融支持政策[J].审计与理财,2011(6):44-45[12]朱志强.强化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防止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J].农业经济,2012(2):66-67The Investigation and Thoughts on Agricultural PricesFluctuating DramaticallyAbstract: Since 2008, the problem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ices are not stable and a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prices fluctuate dramatically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is situation still exists and it is very common by 2012. The writer reads a great man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does a field trip within limits though the course o f study. The writer studies the problem by survey method, data studies,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method. By studying the agricultural price fluctuations, this paper finds the profound reasons like agriculture supply and demand, currency problem,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natural disaster.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like establishing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mproving government’s function, perfecting wholesale market, adopting a variety of trade ways and so on to solve the demand- supply contradiction by studying the reasons.Key W ords: Agricultural prices; Price fluctuation; Pric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