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靶向药物PPT课件

靶向药物PPT课件


我国多种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

在我国,多种靶向药物都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早先医生是根据临
床经验判断用药(例如对于易瑞沙,一般亚洲人、女性、不吸烟、腺癌更容易受益),最近一两年来用于指导用药的相关基因突变检测也已
逐步开展,靶向药的用药指导逐渐步入了正轨。虽然现在国家还没强制
要求检测突变,但北京已经有多家医院和公司开展这样的基因突变检测
求突变的基因在样本中所含的比例(只有这部分才能被靶向药物杀灭),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高,检测费用也高一些。

突变检测一般使用肿瘤组织(新鲜的或石蜡包埋的都可以,一般手
术时医院都会保留相关样本)作为检测样本,也有用血和积液做样本的
情况,但由于不是病灶样本,检测效果没有保障。
靶向药物的临床使用
小分子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 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 治疗的目的。例如诺华制药生产的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和肠胃基质瘤的格列卫(Gleevec,通用名Imitinib)、 以EGFR为靶点的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阿斯利康生产的易 瑞沙(Iressa,通用名Gefitinib)和德国默克的特罗凯 (Tarceva,通用名Erlotinib)均属此类,并已进入临床应 用。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生产的Velcade(通用名bortezomib) 是细胞凋亡诱导剂,也属于小分子药物。
除上述列举的已经进入临床使用的靶向药物外, 另外还有多种靶向药物正在开发中。
靶向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
靶向药与常规化疗药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其用药的判断上。医 生在给病人使用常规药物时,一般是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 症状等条件选择用药,而药物的有效性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治 疗观察才能判定。而靶向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特征性位点 结合,干预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基因信号传导通路;而 肿瘤细胞是有多样性的,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具有一样的特 征性位点(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靶向药物,在 使用前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基因,判断其肿瘤细 胞上是否有符合条件的位点,就可以预知该药物是否会奏效, 这从临床上节省了金钱和时间。这样的检测被称为“基因突 变检测”。对于一些靶向药物来说,使用前进行突变检测是 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必要步骤。
靶向药物的特点
靶向药物的特点决定了其尤其适合身体 虚弱的晚期患者使用,因为这类患者的身体 状况无法承受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身体 虚弱,副作用很可能会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 一根稻草),又不能通过手术对病灶进行清 除(病灶已经发生扩散,很难彻底排查并切 除)。
靶向药物的分类
靶向药物可以分为以下2类: 1. 小分子药物
靶向药物与常规药物作用机理
常规化疗药物通过对细胞的毒害发挥作 用,由于不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因此在杀灭肿瘤 细胞的同时也会殃及正常细胞,所以产生了较大的 毒副作用。
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基因开发的,它能 够识别肿瘤细胞上由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所决定的 特征性位点,通过与之结合(或类似的其他机制), 阻断肿瘤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传导通 路,从而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增殖。由于这样的 特点,靶向药物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要比常规 的化疗方法小得多。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法称为 “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
2. 单克隆抗体 例如用于治疗HER2基因阳性(过量表达)的乳腺
癌的赫塞汀(Herceptin,通用名Trastuzumab)、 以EGFR为靶点的结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爱 必妥(Erbitux,通用名Cetuximab)等。这类药物 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识别肿瘤细胞的。
从通用名的后缀上来看,单克隆抗体类靶向药物 以“-mab”为后缀,而酪氨酸激酶类靶向药物以“nib”为后缀。
靶向药物治疗
市场部
靶向药物治疗
所谓靶向药物治疗就是使药物瞄准肿瘤部位, 在局部保存相对高的浓度,延长药物的时间,提高 对肿瘤的杀伤力,而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目 前,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有化疗药(如缓释化 疗药、脂质体化疗药)、化学消融药(如无水乙醇、 冰醋酸、盐酸、硫酸等蛋白凝固剂)、基因及分子 靶向药、中药等。药物可通过多条途经给予,如经 皮穿刺给药、术中给药、内镜或腔镜下肿瘤局部给 药、血管介入给药、药物经皮超声电导疗法、腔内 药物灌注等。同时,还衍生出冷冻化学疗法、热化 学疗法、放化疗同步疗法等新的治疗方法,大大减 轻了患者痛苦,明显提高了疗效。
了,比如307医院、北京肿瘤医院,还有一些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检测分 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其中各家机构都能做定性检测,优点是价格较 低,但只能以一定的灵敏度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含有突变基因(比如百分 之几以上就显示阳性);依照中国抗癌协会的推荐,采用定量检测更好, 目前只有雅康博等少数几家公司能做,定量检测能够准确检测出符合要
例如,易瑞沙和特罗凯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它们通过 抑制肿瘤生长信号传导通路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 酶(TK)来阻断该信号通路。在易瑞沙的早期使用过程中,曾发现其有 效率并不高,甚至因此而被美国药监局叫停;对临床资料的统计表明, 这两种靶向药物更适合东方人、不吸烟者、女性和腺癌/肺泡癌患者。随 后,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患者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 因发生突变,并且K-RAS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的时候,易瑞沙才会收到很好 的效果,否则疗效不明显。因此,现在美国药监局现在已经强制要求在 选择使用这两种靶向药物之前必须先进行EGFR和K-RAS基因的突变检测, 以确定是否适合用药,这有些像我们打青霉素之前必须做皮试一样,是 安全、合理、有效用药的保障。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在服用易瑞沙之后 普遍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其他类似的需要进行突变检测的药物还有用于 治疗结直肠癌的爱必妥(Erbitux)和维克替比(Vectibix),用于治疗 肾细胞癌的多吉美(Nexavar)等,它们需要检测的基因不尽相同,但都 只有在患者符合相关条件时才能奏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