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生态调度..
水库生态调度核心内容
将生态因素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现行 的水利工程调度中去,并将 其提到相应的高度,根据具 体的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 生态调度方案。生态调度 是水库调度发展的最新阶 段,并自始至终贯穿着生态 与环境问题,以满足流域水 资源优化调度和河流生态 健康为目标。
生态调度的基本准则
(一)近自然的水流情势恢复准则 理论上,恢复河流的自然水流情势是恢复河流生态完 整性的根本手段。但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 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完全恢复河流自然水流情势已经 不可能,只能在充分了解河流水流情势与河流生态响应 关系和权衡社会经济可承受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 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重大的流量组分来最大限度地塑造 近自然的水流情势,尽可能地恢复河流的生态完整性。 这也就是生态调度的现实准则-近自然水流情势恢复。
美国德州(Texas)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早年即有许多私人的水 利公司存在,1993 年在州政府的建议下成立了美国德州水银行。德 州水银行与爱达荷州或加州水银行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德州水银 行的宗旨为:“避免干旱发生,并使水市场交易更为活泼”。所以 水银行成为水资源买主与卖者之间的中介机制,买卖双方只要向该 州的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提出申请,就可以暂时或永久移转水权或 所持有的水量。亦即德州水银行提供各种水价和其它必要的交易信 息,活化水市场的信息交流,并进行执法把关。 英国伦敦使用含水层的人工补给进行干旱水资源管理。该城市使 用地下含水层作为实体的“水银行”。Enfield/Haringcy 人工补给 工程是Thames水务公司为缓解伦敦干旱缺水,满足伦敦用水紧张局 面而进行的几个地下水战略工程的一项重要的举措。该工程由新建 的14口补给井和现有的9口补给井组成。能提供战略水资源是 90ML/d。提供的地下水水质满足英国或欧共体的有关法规标准。该 工程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供水水源,还是保持河流不断流重要水源, 产生了很大的生态价值。
“水银行”的意义
水资源短缺不仅仅是我们国内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危机。世界上 有很多国家针对此问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这些他山之石或许会 对我们有所启发。“水银行”通过协调水资源买方与卖方间的不同需 求,使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发生改变,一方面,优化了水资源的配置, 使水资源流向能发挥更大效益的地方,另一方面,“水银行”通过存 贷水的水价差获取银行利润,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 “水银行”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许多城市农业用水量 比城市用水量多,农业这部分水便宜,国家供得也特别多,其中存在着 较大的浪费。如果把剩余的水存在“水银行”,“水银行”再把它卖给 缺水的地方或城市,这样便自然调节了水的差价,并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我国北方缺水城市多,每年降水又集中在夏季的3个月内。由于没 有大量配套的雨水收集系统,每年有上亿立方米的雨水白白流走。因此, 专家提议建设“水银行”,雨季蓄水,旱季调水。
(二)因地、因时、因物种制宜的原则 由于世界上每条河流都具有自身的独有的特征,同时又 支撑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文化传统的人类社会,使 得每条河流所受胁迫类型和程度及其组合各不相同,水流 情势中受影响的特定流量组分及程度各异,最终河流中受 影响的物种以及受影响的生活史阶段各不相同。在生态调 度实践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便不同。 因此,生态调度目标设置必须因时、因地、因物种而异, 通过对各类流量事件及其生态效应的识别,确定特定的生 态流量组分,生态调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是决定生态调度 成功的关键。
水银行
概念:水银行(Water banks),顾名思 意即与水有关的银行。水银行(Water banks)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它是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水资源调配或水权运 作中使用的一种配置手段。即把水当成货 币,把多余的水存储起来。既然是银行, 一定有人存,也会有人取,更会有人贷, 贷的利息高于存的利息。储户获取利息, 银行获取存贷之间的利息差,水银行也如 此操作。 人们对于金钱大都有节约的意识,把多余的钱存进银行。可是人们对 于水节约的意识却并不是很强,如果人们把水当成货币,多余的时候存进 “水银行”,需要的时候取出来,水资源将会得到更好的支配和利用。然 而,“水银行”并非纸上谈兵,当前,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开设了“水银 行”,并利用“水银行”进行存水和贷水,优化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
“水银行”的实例
美国爱达荷州州议会指导州水资源局在1979年成立水银行。 其运作方式是沿袭20世纪30年代民间运河公司经营租赁水池的管 理方式,在租赁水池中贮存农业多余的水资源,并给缺水用户供 水,在不涉及水权交易的情况下,利用民间运河进行水量输运, 调配地区工业、农业、公共用水,大幅度降低水资源的运输成本, 并提高了水资源交易的时效性。 1991 年,美国加州历经五年的干旱,州政府设立了加州水银 行,并利用水银行进行救旱。在干旱期水银行进入水市场,农民 购入灌溉水、或抽取地下水、或从水库引用剩余水等,并由水银 行制定一固定且高于卖水价的售水价,将水售给需水用户。
国内生态调度的典型案例
(1)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
近年来,珠江流域持续降雨偏少、来水偏枯,珠江口咸潮上溯不断加 剧,严重威胁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国家防总、 水利部连续组织实施了 2005、2006年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20062008年转为枯水期珠江骨干水库统一调度。调度中针对龙头水库采取先蓄 后补,保证调度水量的方法,调度策略采用“避大潮、压小潮、多蓄淡” 的方法,调度的方式采取“月计划、旬调度、周调整、日跟踪”的方法, 并每日跟踪,实施精细调度。压咸补淡调度的成功实施保障了澳门、珠海 等城市的供水安全,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洪水资源化与压咸补淡的结 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龙头水库因调水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初步实现了供 水、发电、航运、生态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水库的生态调度
现行水库的管理制度和调度运行模 式主要是考虑如何处理、协调防洪和兴 利的矛盾以及利益。忽视了水库下游及 库区的生态系统需求,对河流生态系统 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大坝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大坝与水库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大坝上下游河流地貌 特征的变化 在大坝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胁迫,造成自然水文周期的 人工化 为了减轻大坝对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应改变现行的水库调度方式 使其对河流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水库生态调度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调度”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还没有给出十分 明确的定义。 针对宏观的水资源配置和调度中的生态问题而言,生态调度是水 库在发挥各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发挥最优的生态效益。 (汪恕诚) 以水库多目标调度而言,生态调度指在实现防洪、发电、供 水、灌溉、航运等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 需求的水库调度方法。(董哲仁) 在满足坝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充分 发挥水库的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旅游等各项功能,使 水库对坝下游生态和库区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 围内,并逐步修复生态与环境系统。(蔡其华)
“水银行”的种类及其存储价格
根据交换水的类型,“水银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处理天然流 动的水,一般是指来源于河流、小溪或地表处的地表水,这种水在 “水银行”中存在的形式是其相应的水权。水的交换通过水市场水 权的买卖来实现。另一类就是储蓄水,就是存储在水库或者是地下 并用于借贷交换的水,这种“水银行”所代表的水体不具有流动性, 买卖相对稳定。 “水银行”管理部门在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同意下,制定“水银行” 存取交换的价格,价格必须合适,才能使水的存取正常进行,每个具体 的“水银行”的水的存取价格都不相同,主要取决于水将在哪里被利用。 “水银行”管理部门和水资源管理委员会通过“水银行”的存取收取借 贷差利润,利润的收取一方面用于“水银行”的管理维护,另一方面用 于其它水利项目的投资来源。
结论
生态调度是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 重要措施。我国现阶段严峻的河流生态问题促进了我国生态调度 实践的开展。但生态调度水平的高低受制于流域综合管理的水平, 我国现阶段较低的流域综合管理水平决定了我国的生态调度尚处 于初级阶段,未来需逐步从应急性生态调度过渡到日常性制度化 的生态调度。 在此过程中,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生态调度经验,遵循近 自然水流情势和因地因时因物种制宜的基本准则,充分重视对生 态调度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制定适合国情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开 展适合我国特色的生态调度调控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逐步建立 起面向河流生态健康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调度工作。
(3)塔里木河生态应急输水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国内流域面积99.6万km2,多年平均 径流量398.3亿m3。水资源的无序开 发和低效利用使源流向干流输送的水 量逐年减少。下游近400km的河道断 流,尾闾台特玛湖干涸,导致沿河大 片胡杨林死亡,绿色走廊濒临毁灭, 位于河道东西两侧的库鲁克沙漠和塔 克拉玛干沙漠呈现紧逼的合龙态势。 为了解决出现的情况,流域管理机构 充分利用了开都河1996~2005年连续 的丰水年景的有利条件,2000年开始 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应急 生态输水, 到2005年共实施了7次应急 输水,输水总量达20.42亿立方米,取 得了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
(4)扎龙湿地应急补水
扎龙湿地为乌裕尔河下游失去主河道后 漫溢而成的典型芦苇沼泽湿地,面积约21 万hm2, 1987年在此建立起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 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到自然因素及人类 活动影响,进入湿地水量呈减少趋势,特 别是遇连续枯水年,湿地水面急剧减少, 部分沼泽干涸,严重威胁湿地生态健康。 为避免因湿地缺水引发的生态危机,自 2001-2005年黑龙江省连续实施了扎龙湿 地应急补水,累计补水约9.5亿m3。每年 补水时段为4-10月,视来水情况分汛前和 汛后两个阶段进行,主要采用人造洪峰补 水和间隔性补水两种方式进行补水。扎龙 湿地补水后,有效遏制了湿地萎缩现象, 湿地水禽的水量与种类相比于补水前大大 提高,对水禽生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2)黄河调水调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