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脾胰解剖
横断面MRI图像不同层面显示不同的解剖结构, 与CT扫描所见相同。但MRI成像原理与CT不同, 各种组织在MRI上反映的信号有其本身特点。例 如脂肪组织MRI表现为高信号;液体成分MRI表现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例如腹主动脉、下腔 静脉和肝静脉、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由于快速血 流的流空效应,常规的自旋回波(SE)序列成像, T1WI和T2WI均呈无信号的管状影,但在梯度回波 快速成像序列时这些大血管则均表现为高信号。
肝脏血供
肝脏有双重血液供应,这是与腹腔内其他 器官不同的。肝动脉是来自心脏的动脉血, 主要供给氧气,门静脉收集消化道的静脉 血主要供给营养。
肝脏血液供应非常丰富,肝脏的血容量相当于人 体总量的14%.成人肝每分钟血流量有1500-2000ml. 肝的血管分入肝血管和出肝血管两组。入肝血管 包括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属双重血管供应。出 肝血管是肝静脉系。肝动脉是肝的营养血管,肝 血供的1/4来自肝动脉进入肝脏后分为各级分支到 小叶间动脉,将直接来自心脏的动脉血输入肝脏, 主要供给氧气。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肝血供 的3/4来自于门静脉,门静脉进入肝脏后分为各级 分支到小叶间静脉,把来自消化道含有营养的血 液送至肝脏“加工”。肝血管受交感神经支配以 调节血量。
各段序号分别为:尾状叶(段Ⅰ),左上 外侧段(段Ⅱ),左下外侧段(段Ⅲ), 左内侧段(段Ⅳ),右前下段(段Ⅴ), 右后下段(段Ⅵ),右后上段(段Ⅶ), 右前上段(段Ⅷ)。 这8个节段序号从前面观是顺时针方向排列, 而由下往头侧观是绕着下腔静脉呈逆时针 排列。
二 第二肝门层面 约平T10、11椎体水平,肝与胸壁之间 由含气肺底组织(肋膈角)分开,肝的边 缘呈一光滑的连续弧线。在胸椎右前方肝 脏边缘可见椭圆形的下腔静脉,有肝右、 中、左静脉汇入其中。
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门静 脉还与腔静脉间存在侧枝吻合,正常情况下,这 些吻合枝是不开放的。由于上述血管间的联系, 当肝脏某些病理因素(如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循 环障碍时,血流受阻,可引起脾脏淤血肿大。当 侧枝循环开放,如致食管静脉淤血曲张,甚至破 裂出血;如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门静脉和下腔静 脉吻合,可致此处静脉丛破裂导致便血;如通过 脐周静脉丛形成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吻合,门 静脉高压时,可出现脐周静脉怒张。
肝外胆道
胆汁由肝细胞产生, 经肝内各级胆管收集, 出肝门后,再经肝外 胆道输送至十二指肠。 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 肝右管、肝总管、胆 囊、胆囊管级胆总管。
肝总管
肝总管由肝左管与肝右管汇合而成,肝总 管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其下端与胆囊 管汇合呈胆总管。
胆囊
胆囊是贮存和浓缩胆 汁 的器官,呈长梨形, 长约8-12cm,宽约35cm,容量约40-60ml, 位于肝的胆囊窝内, 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
肝分左右叶及尾状叶(段Ⅰ);左半叶分 左外叶、左内叶(段Ⅳ),左外叶分左外 上叶(段Ⅱ)、左外下叶(段Ⅲ);右半 叶分右前叶、右后叶,右前叶分右前下段 (段Ⅴ)、右前上段(段Ⅷ),右后叶分 右后下叶(段Ⅵ)、右后上叶(段Ⅶ)。
在肝的叶间和段间存在缺少Glisson系统分布的 裂隙,称为肝裂,是肝叶之间、肝段之间的分 界线。 正中裂:内有肝中静脉走行,分肝为左、右半 肝,直接分开相邻的左内叶与右前叶。 背裂:位于尾状叶前方,将尾状叶与左内叶和 右前叶分开 。 左叶间裂:又称脐裂,内有左叶间静脉和肝门 静脉左支矢状部走行,分开左内叶和左外叶。
2 肝的下界和肝前缘一致 ① 与肝前缘一致。 起自右肋弓最低点, ② 沿右肋弓下缘向 左上行,至第8、9肋软 骨结合处离开肋弓, ③ 经剑突下3~5cm 斜向左上, ④ 至左肋弓第7、8 肋软骨结合处进入左季 肋区,连上界左端。
在成人腹上区剑突下3~5cm范围内,可能触及肝 的前缘,但在右肋弓下缘一般不应触及,因此, 在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右肋弓下 触及肝脏,则认为有病理性肿大。在小儿,肝下 缘位置较低,露出于右肋弓下属正常情况。
肝、胆、胰、脾
肝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我国成年人肝的重 量在男性为1230~1450g,在女性为1100~1300g。 ◆ 肝的形态 ◆ 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 肝的主要功能
肝的形态 肝血液供应丰富,为 棕红色,质软而脆,受暴 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肝呈 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 前、后两缘,左、右两叶。 ① 肝的前缘锐利;肝 的后缘钝圆,后缘与脊柱 相贴。 ② 肝的上面凸隆,贴 膈;
肝的主要功能 肝的功能很复杂,其主要功能如下: 1.参与物质代谢 肝几乎参与体内的一切 代谢过程,人们称它为物质代谢的“中枢”。它 是肝内糖、脂类、蛋白质等合成与分解,转化与 运输,贮存与释放的重要场所。也与激素和维生 素的代谢密切相关。
2.分泌胆汁 肝细胞分泌胆汁,帮助 肠道内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脂溶性 维生素的吸收。成人的肝每日可分泌胆汁 500~1000ml。 3.排泄吞噬功能 肝脏可以通过生物 转化作用对非营养性物质(包括有毒物质) 进行排泄;对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异物进 行吞噬,以保护机体。
增强CT 可使血管与胆道区分开,血管呈高 密度而胆管呈低密度。
双期扫描时,动脉期可见肝动脉有对比剂 而呈高密度,门静脉期则门静脉变成高密 度影。 肝门和肝韧带裂,因有较多纤维和脂肪组 织,均为低密度。
肝脏形态和显示的结构依层面不同而异, 要了解肝的全貌,需依次阅读各层面图像。 以下介绍两个重要层面: 一 肝门层面 约平T11、12椎体水平,这一层面可见门静 脉、肝动脉及胆管由肝门进入肝。平扫时 这些管道均呈低密度;静脉注射对比剂后 增强扫描,门静脉、肝动脉则表现为高密 度分支状阴影,而胆管仍是低密度。
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肝主要位于右季 肋区和腹上区,只有 小部分延伸至左季肋 区,大部分为肋弓所 覆盖,仅在腹上区左、 右肋弓间露出,并直 接接触腹前壁。
肝的体表投影如下: 1.肝上界和膈穹隆一 致。 ① 在右腋中线上,起 自第7肋,自此向左, ② 在右锁骨中线平第 5肋, ③ 在前正中线越过胸 骨体和剑突结合处, ④ 至左锁骨中线止于 第5肋间。
肝动脉是肝脏的营养血管,内含丰富的氧 和营养物质,供给肝脏的物质代谢,其血 流量约占肝全部血流量的20%~30%,压力 较门静脉高30~40倍。门静脉是肝的机能血 管,其血量占肝血供的70%~80%,压力较 低,其血液富含来自消化道及胰腺的营养 物质,当流经窦状隙时,即被肝细胞吸收, 再经肝细胞加工,一部分排入血液供机体 利用,其余暂时贮存在肝细胞内,以备需 要时利用。
CT
可以清楚地观察肝胆脾胰这些实质性脏器, 并能将因病变而造成密度改变明显反应出 来。通过注射对比剂后增强CT扫描还能准 确了解病变部位的血管情况。CT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已使它成为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 检查的首选方法。
正常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为40-60HU,高 于脾脏、胰腺,更高于肾。静脉注射造影 剂,肝实质密度均匀增高。平扫时,正常 肝内的管道系统CT值均低于肝实质,但受 部分容积效应的限制,位于周边的正常管 道小分支CT上多不显示。而位于肝门附近 的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的主干叫粗大, 则可明显显示为低密度树枝状阴影。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 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 区域呈胆囊三角(calot 三角),是胆囊手术 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 志,因胆囊动脉一般 在此三角内通过(约 61.7%),经胆囊颈左 缘至胆囊。
③ 肝的下面凹凸不平, 与许多内脏接触。下面 有略呈“H”形的左右两 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 纵沟的前部内有肝圆韧 带;右纵沟的前部内容 纳胆囊,右纵沟后部内 有下腔静脉通过。连接 左、右纵沟中份的横沟 为肝门,又称第一肝门, 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 经等出入。
在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 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被冠状韧带的上层 所遮盖。 肝以其上面的肝镰状韧带的附着线为界, 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 厚。
胆囊分底、体、颈3部,胆囊底是盲端,圆 顿而略膨大,其指向前下方,多露出于肝 下缘,并与腹前壁相接触。体表投影位置 在右腹直肌外侧缘与右侧肋弓(第9肋软骨) 相交处。胆囊体与低无明显分界。胆囊体 相后逐渐变细为胆囊颈。胆囊颈细而弯曲, 然后急转向后下方与胆囊管相续。
胆囊管长约3-4cm,直 径约0.3cm,近胆囊颈 一段粘膜形成螺旋状 皱襞,故胆结石常嵌 顿于此。
这两条血管均被包绕在结缔组织鞘内,经 肝门(或称第一肝门)进入肝脏,以后就像树 枝分叉样分布于腺泡内。由肝腺泡边缘肝 小静脉(即中央静脉)汇合成较大的肝静脉分 支,最后汇合成的肝静脉主干,进入下腔 静脉,称第二肝门。肝静脉分肝左静脉、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根据我国院的资料, 肝左、中、右静脉分别开口进入下腔静脉 者占56.3%,肝中静脉与肝左静脉形成共干 后进入下腔静脉者占40.6%,而同时有4个开 口于下腔静脉者占3.1%,其中另一开口为 左后上缘静脉。
MRI 肝的正常MRI表现根据其质子密度、流空效 应及组织的弛豫时间,可以显示肝的轮廓 及其内部结构。在常规SE序列扫描时,正 常肝组织的T1WI表现为均匀的中等信号, 与胰腺信号相似,稍高于脾脏的信号;而 T2WI肝脏信号明显低于脾的信号。
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因流空效应而T1WI和 T2WI均呈无信号的管状影;肝内动脉分支 细小一般不能显示。扩张的胆管在T1WI上 也呈低信号,不易与门静脉相区别,但在 T2WI上,由于含有静止的胆汁而呈高信号, 与流空的血管截然不同,易于识别。
左段间裂:又称左门裂,内有肝左静脉走 行,分左外叶为左外上段和左外下段。 右叶间裂:又称右门裂,内有肝右静脉走 行,分开右前叶与右后叶。 右段间裂:又称横裂,相当于肝门静脉右 支主干平面,既分开右前上段和下段,又 分开右后上段和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