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状态:机密文件编号: Q/LFQ
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质量损失率管理办法
版次:A
编制:熊芳
审核:郜培良
批准:李卫华
分发号:
2005-06-20 发布 2005-06-20 实施淮阳县辉华面业有限公司发布
1 目的
为降低质量损失率,寻求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完善本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管理工作,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质量损失率的确定原则、计算公式、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核算范围以及内、外部损失数据的采集、核算、分析和传递的途径;规定了质量损失率的考核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统计,质量损失率的核算、分析、报告及考核。
3 术语
质量损失率
产品质量成本中的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同工业总产值(现行价)之比。
质量成本
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
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费用(含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费用(含外部损失成本),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交货前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
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交货后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所损失的费用。
工业总产值
用“工厂法”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本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
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末期初期差额价值。
4 职责
财务部负责确定质量损失率费用科目,并下达各科目费用控制计划;负责编制并提供质量损失率数据的收集、统计、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报表;负责组织收集质量损失率的数据并进行统计、核算;负责定期向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质量损失率经济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同时对质量损失率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生产部负责协调落实财务部下达的内部损失成本费用计划,并负责提供统计科目数据的汇总、分析、
报告;营销部负责协调落实财务部下达的内部损失成本费用计划,并负责提供统计科目数据的汇总、分析、报告。
质检部负责对有争议的内、外部损失成本做出仲裁,负责对各部门质量损失率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各相关部门负责根据本部门质量损失率费用计划,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收集、核算、提供本部门质量损失率数据,按期报告。
5 工作程序
质量损失率计算公式 质量损失率 =
工业总产值
外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 ×100 质量损失率的统计范围,见附录A 。
质量损失率的核算 5.3.1 原则要求
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核算是质量损失率核算的重要环节。
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中均有可能包括显见成本、隐含成本两部分。
其中,显见质量成本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隐含质量成本按统计科目进行核算。
注1:显见质量成本是指根据国家现行成本核算制度规定列入成本开支范围的质量费用,以及由专用基金开支的质量费用。
显见质量成本按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进行核算。
注2:隐含质量成本是指未列入国家现行成本核算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也未列入专用基金,通常不是实际支出的费用,而是反映实际收益的减少,如产品降级、降价、停工损失等。
隐含质量成本由有关部门分别统计。
5.3.2 费用原始凭证与归集
a) 显见质量费用原始凭证(会计原始凭证)按会计科目归集; b) 隐含质量费用原始凭证(统计原始凭证)按统计科目归集; c) 原始凭证类别内容如附录B 所示。
5.3.3 费用的收集渠道
a) 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账户中直接获得,由财务部负责;
b)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账户中分析获得,由财务部负责;
c)从统计原始资料或凭证中分析获得,由生产部、营销部和各相关部门负责;
d)从各种质量原始凭证中分析获得,由生产部、营销部和各相关部门负责。
质量损失率的核算、分析和报告
5.4.1 财务部负责确定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数据的会计科目和统计科目归属分类,并向各相关部门明确此项分类。
5.4.2 财务部按年度编制《内、外部损失成本计划表》,该表应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并考虑确定的基期数和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因素,按车型确定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年度控制金额(元/辆),然后向可能产生这些费用的部门分别下达控制计划。
同时编制并提供《内、外部损失成本计划表》“填报记录名称”栏中所要求的统一的记录表格格式。
该空白表格应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报技术管理部编号,并纳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
《内、外部损失成本计划表》中的“填报记录”应按月度填报。
5.4.3 接到财务部下达的《内、外部损失成本计划表》的部门,是该表确定的相关费用控制计划的责任部门。
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内、外部损失成本控制表》,该表应将年度指标分解到月,并落实责任人。
表中的“反应计划”是指:当出现非预期情况时,本部门应立即采取的对应措施。
该表一式三份,由控制计划下达部门批准后,一份报财务部,一份报综合管理部,一份留底。
5.4.4 归口部门负责按月检查各部门的《内、外部损失成本控制表》执行情况,包括是否按规定期限向指定部门提交了报表。
负责督促各相关部门对统计科目下的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数据进行据实统计。
5.4.5 财务部建立《质量损失率台账》,负责会计科目下的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数据的直接提取和分析提取,并与统计科目下的数据合并,填写《质量损失率综合报表》(月年度),附《扣款通知单》,指明责任人(责任部门)和超额金额,按月(按年)向质检部报告。
同时将《质量损失率综合报表》(月年度)抄送综合管理部。
质量损失率的考核
5.5.1 质量损失率控制情况的分析报告
质检部接到《质量损失率综合报表》(月年度)后,应对该报表进行全面分析,负责将分析结果向管
理者代表汇报,必要时进行专题书面报告。
5.5.2 质量损失率的考核
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中,超出控制计划部分进行扣罚处理。
原则上由责任人全额承担超额部分。
如不能界定责任人的,由责任部门承担。
质检部根据《质量损失率综合报表》(月年度),负责对各部门“质量损失率”的控制情况进行月度考核。
5.5.3 被扣款部门应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将该措施传递至质检部。
5.5.4 质检部负责对因考核导致的任何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验证。
附录A(本办法的附录):质量损失率统计范围
附录B(参考件)
原始凭证类别内容
质量损失率综合报表(2011 度)
序号:编号:QR/
表单设计/日期:表单批准/日期:
质量损失率综合报表(2011 度)
序号:编号:QR/
表单设计/日期:表单批准/日期:
内、外部损失成本计划表
序号:编号:QR/G03. 01-2012
注:本表“审核”为财务部负责人;“批准”为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
内、外部损失成本计划表
序号:编号:QR/G03. 01-2013
注:本表“审核”为财务部负责人;“批准”为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