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链霉素的生产

链霉素的生产


+ 1.工艺流程
①种子扩培 斜面菌种——一级种子培养摇瓶——耳机 种子培养(种子罐)——发酵 ②发酵 原斜面孢子——斜面孢子——摇瓶种子— —小罐种子——中罐种子——大罐发酵液 ③链霉素提取 发酵液的预处理——离子交换——脱色及精制
+ 2.培养基的配臵 + 斜面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
+ 1、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或微臭,
有苦味。 + 2、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20万 单位的溶液,依法测定pH值应为4.5 ~ 7.0 。 + 3、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 份,分别 加水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 与2 号浊度标准液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 与各色5 号标准比色液比较,均不得更深。 + 4、干燥失重: 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 剂,在60℃减压干燥4 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 6.0 %。
多在用药后10天内出现,最短者于注射后20分 钟内出现麻木,持续1~6小时,重者可延续24 小时尚不消失。亦有发生口周麻木、头晕、运 动失调、头痛、乏力、呕吐、颜面潮红,严重 者亦有发生大汗、呼吸困难、痉挛不易与过敏 性休克区分者。但急性反应多见累积或渐次加 重现象,部分病例仅在开始注射时出现反应, 以后即消失。链霉素的急性反应一般认为与其 所含杂质有关。
+ 5、异常毒性: 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
1ml 中含2600单位的溶液,依法检查按静脉注射法 给药,观察24小时,应符合规 定。 + 6、热原: 取本品,加灭菌注射用水制成每1ml 中 含2万单位的溶液,依法检查。 剂量按 家兔体重每1kg 注射0.5ml ,应符合规 定。 + 7、降压物质: 取本品,依法检查,剂量按猫体重 每1kg 注射3000单位,应符合规定。 + 8、无菌 :取本品,分别加入100ml0.9%无菌氯化 钠溶液中,使溶解,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 查应符合规定。另取装量10ml的0.5 %葡萄糖肉汤 培养基6 管,分别加入每1ml 中含2万单位的溶液 0.25~0.5ml ,3 管在30~35℃培养,另3 管在20~ 25℃培养,应符合规定。
+ 然后让霉素硫酸盐溶液再经磺酸型离子交
换树脂脱盐,此时溶液呈酸性,用阴离子 树脂中和,得到提纯液。或用强酸性阳离 子交换树脂1×25树脂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 树脂703树脂组成的混合床脱盐中和得到提 纯液。 + ③脱色及精制 + 将提纯液先经药用活性炭脱色处理,吸附 色素和细菌内毒素,经减压蒸发,在45℃ 以下浓缩,得到精制液。此时链霉素含量 由10%左右浓缩到45%。再经喷雾干燥得 到白色或类白色的无菌粉末状的产品。
+ 2.发酵原理 + 链霉素是一种从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抗
菌素。属于氨基糖甙碱性化合物,它与结核杆 菌菌体核糖核酸蛋白体蛋白质结合,起到了干 扰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从而杀灭或者 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 + 3.斜面孢子培养 + 将沙土管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后 既得原始斜面。 + 斜面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蛋白胨和豌 豆浸汁等,其中蛋白胨和豌豆浸汁的质量对斜 面孢子质量影响很大
+ 5. 种子罐扩大培养 + 种子罐培养是用来扩大种子量的。种子
罐培养可为2~3级,根据发酵罐体积大小和 接种量来确定。第一级种子罐一般采用摇 瓶种子接种,2~3级种子罐则是逐级转移, 接种量一般都为10%左右。种子质量对后期 发酵的影响甚大,种子必须符合各项质量 要求(糖氮代谢、菌浓和菌丝阶段、效价 和无菌要求),方能转罐。因此在培养过 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罐温、通气搅拌和 泡沫,以保证菌丝生长良好,得到合乎要 求的种子。
+ 4.结构
+ 5.用途 + 链霉素为微生物源杀细菌
剂,可有效防治植物细菌 病害,例如苹果、梨火疫 病、烟草野火病、蓝霉病、 白菜软腐病、番茄细菌性 斑腐病、晚疫病、马铃薯 种薯腐烂病、黑胫病、黄 瓜角斑病、霜霉病、菜豆 霜霉病、细菌性疫病、芹 菜细菌性疫病、芝麻细菌 性叶斑病。
+ 6.副作用 + 1)急性毒性反应:麻木、头晕、耳聋等为多见,
氯化钠0.5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 硫酸亚镁0.01g,琼脂20g,水1000毫升, PH7.2-7.4(配臵时注意,可溶性淀粉要先 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 + 配制:按配方称量药品,加热搅拌至琼脂 完全熔化,补水至1000ml。趁热分装于 18ml*180ml试管,斜面以8ml为宜。分装完 毕后,塞好棉塞并将试管捆扎好。高压蒸 汽灭菌:121℃灭菌20min,灭菌后趁热摆 斜面。
+ 3.发酵 + 斜面孢子培养 + 将砂土管(或冷冻管)保持的链霉菌孢子接种到斜 + + + +
面培养基,于27℃下培养7天。 摇瓶种子培养 待斜面长满孢子后,制成悬浮液接入装有培养基的 摇瓶中,于27℃下培养45-48小时,待菌丝生长旺 盛。 种子罐扩大培养 取若干个摇瓶,合并其中的培养液将其接种10%于 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 罐温27℃下培养62-63小时,然后接入发酵罐内已灭 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培养,在罐温 27℃下,发酵约7-8天。
+
+ 2)慢性毒性反应: ①第八对颅神经损害;a)耳前庭
系损害,主要表现眩晕、头痛、经常指误等。以后 出现运动性共济失调等;b)耳蜗系损害:一般发生 较迟,常在用药数月后或停药以后发生。其主要症 状是耳鸣和耳聋。 ②对局部的刺激:肌注局部疼痛、 肿胀、无菌性脓肿等,鞘内注射可引起发热、苍白、 激动、胃纳减退、抽搐、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等。 ③对肾脏的损害:链霉素对肾脏的损害较轻, 表现为蛋白尿和管型尿,部分出现肾功能暂时减退, 停药后可恢复,严重的永久性肾损害并不多见。 ④ 对骨髓的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再生 障碍性贫血及血细胞全少症等。以白细胞减少常见, 再障及全血细胞减少偶见。⑤还有多毛症、结膜炎、 关节痛、心肌炎、中毒性脑病等。
+ 4.提取工艺 + ①发酵液的预处理 + 发酵液用水稀5~80"C,通过离心分离或板框过滤,除 去大量不溶性菌丝体、酸性蛋白、钙镁离子、 培养基残渣等杂质,冷却至15℃以下,再用 NaOH中和,得到符合离子交换工艺要求的澄 清链霉素原液。 + ②离子交换 + 应用钠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110树脂或大 孔D一152树脂进行交换,再用稀硫酸洗脱,收 集高浓度洗脱液--链霉素硫酸盐溶液。此时链 霉素含量由不到1%浓缩到20%。
+ 1.种子扩大培养原理
+
种子扩培是发酵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指将保存在沙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 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 在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 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其 目的首先是处于接种量的需要与菌种的驯 化,同时对于缩短发酵时间、保证生产水 平也有帮助。
+ 1、废液、废料、发酵菌种要处理达标后排
放。 + 链霉素生产废水是一类含硫酸盐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COD/SO2-比值一般为5~7,碳氮比偏低, BOD5/N在4左右,同时废水中含有较多生化 抑制物质,如甲醛、草酸、链霉素单位及其降解物 等。较高浓度硫酸盐的存在对正常的厌氧消化可能 会造成严重影响。 + 2、对链霉素过敏的生产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药 品。 + 3、各项操作严格遵循SOP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 应急预案制定。
+ 2.链霉素的作用机理 + 链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经主动转运通过细菌
细胞膜,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的特殊受体蛋白 结合,干扰信息核糖核酸与30S亚单位间起始复合 物的形成,抑制蛋白合成。使DNA发生错读,导致 无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使多聚核糖体分裂而失去合 成蛋白的功能,使大量氨基糖苷类进入菌体,细菌 细胞膜断裂,细胞死亡。 + 3.稳定性 + 链霉素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有吸湿性。易溶于水, 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 硫酸链霉素制剂外观为黄色粉末,密度 0.38g/L,pH1.5~3.5,易溶于水,呈微酸性,在中性 和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失效
+ 4.摇瓶种子培养
+ 生产斜面的菌落接种到摇瓶种子培养中,
经过培养基即得摇瓶种子。链霉素发酵经 常使用摇瓶种子来接种种子罐。种子质量 以菌丝阶段、发酵单位、菌丝粘度或浓度、 糖氮代谢、种子液色泽和无菌检查为指标。 摇瓶种子可以直接接种子罐,也可以在扩 大培养,用培养所得的子瓶来接种。摇瓶 培养的培养基成分为黄豆饼粉、葡萄糖、 硫酸铵、碳酸钙等。
+ 2、摇瓶种子培养基:豆饼粉20g、淀粉40g、
酵母膏5g、蛋白胨5g,硫酸铵3g,硫酸镁 0.25g,磷酸二氢钾0.2g,碳酸钙4g,自来 水1000ml、PH7.2-7.4。 + 配制:取干净三角烧瓶,250ml三角瓶分装 培养基30-50ml,用棉塞包扎瓶口,再加牛 皮纸包扎,在0.1Mpa下灭菌45-60min。 + 3、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4% 黄豆饼粉 0.8% 硫酸铵0.5% 玉米浆1.5% 磷酸 盐 0.01% 碳酸钙0.04% 豆油0.2%
班级:生物制药1411 组别:第七组
+ 一、链霉素介绍
+ 二、链霉素的生产原理 + 三、链霉素的生产 + 四、链霉素的质量检查和检查方法 + 五、EHS(环境、健康、安全)
+ 1.简介
+ 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葡萄糖
型抗生素,分子式C21H39N7O12。 1943年美 国 S.A.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析离得到,是继 青霉素后第二个生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它的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结核 病治疗的新纪元。从此,结核杆菌肆虐人 类生命几千年的历史得以有了遏制的希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