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挖填方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路基挖填方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路基挖填方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1.路基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轴线、水准点复测→设置施工控制桩→填土压实参数确定和压实试验→分层分段开挖、填筑压实→基底处理→基底整平→机械碾压→质量检验
2.土方开挖:
2.1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的施工方法,对于硬土可先由推土机推松,然后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

2.2根据各挖方段土质情况、路堑开挖长度和深度、工程量大小、土方调运方案和距离等开挖条件,分别采用以下开挖方式:
当路堑短而深时采用单层全断面横挖法施工,沿路线纵向一端或两端向前开挖,掘进深度等于路基设计高度。

当路堑较深时,也为了扩大施工操作面采用分层全断面横挖法施工,横向全断面掘进时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梯,同时分层进行的挖掘。

每层都要留运土路线,并注意临时排水及防止上下层干扰。

当路堑较长、较深时采用纵向通道掘进法施工,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先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两侧进行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

2.3施工要点
2.3.1土方开挖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采用爆破施工时需经过设计审批;
2.3.2路堑路床表层下的土不宜用于路床施工时要清除换填;
2.3.3当挖至路床顶标高以上20cm时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清底,碾压前的基底顶标高要考虑压实的下沉量,高于路床标高,其值由试验确定;
2.3.4路堑挖方施工完成后,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根据试验段得到的数据用压路机碾压达到压实度要求。

3.路基填方
3.1基底处理:
路基设计场地内要清除表层腐殖土和软弱土,清理后的场地,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横坡在1:10~1:5时将原地面表土翻松,
再进行填筑:横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米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路堤填筑;对于零填挖地段,在零填挖以下30cm 范围内的压实度要达到设计规范要求,若压实度不符合要求,对路床顶面以下一定范围作换填处理,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对积水地段,尽可能排干积水,清除淤泥等不适填料;对于其它不良土质地段进行改良,根据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处理。

3.2填方路堤:
3.2.1填方作业要分层平行摊铺压实,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不同土质的填料要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小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小于50c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10cm。

3.2.2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要将表面翻松深30cm,然后整平压实。

其压实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3.3.3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

3.2.4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得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

3.2.5如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该便道或引道不得作为路堤填筑的部份,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堤。

3.2.6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3.2.7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3.2.8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做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得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路堤边坡上。

3.3结构物处的回填:
3.3.1结构物处的回填,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

回填时结构物强
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按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

回填材料除图纸另有规定外,选用砂砾石等透水性材料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3.3.2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0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0m。

3.3.3结构物处填土要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

3.3.4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

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具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

涵顶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后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3.4路基填、挖交界(纵、横)地段路堤填方
纵横填挖交界地段填方,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或横向裂缝。

填筑前要认真清理填方断面的原地面,将填方断面原地面翻松或挖成台阶,再分层填筑。

填筑时,必须从低往高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纵横填挖交界地段的开挖,必须待填方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开挖挖方断面。

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纵向填、挖交界处常伴有半填半挖横断面,在施工时按图纸要求妥善安排,做到纵向填、挖交界填筑均衡,碾压密实无拼痕。

3.5路基整型:
3.5.1按设计图纸要求,恢复各项标桩,检查路基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及相应的标高等。

根据检查结果编制整修计划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3.5.2土质路基采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配合机械碾压整修成型。

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

3.5.3土质路基表面采用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填补凹陷时,使用与路基相同的土填平夯实。

整修后的路基表面15cm以内,将松散和大块石清除,并用与路基相同的填料填平夯实。

3.5.4边沟的整修要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均采取仪器检测,整修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为止。

3.5.5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要予以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4.余方弃置
4.1在挖方路段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土石方开挖、调运施工方案,该方案包括挖方及弃方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等。

4.2当弃土场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必须提前将更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3弃土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