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斑羚飞渡》导学案

《斑羚飞渡》导学案

湛江市二十八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导学案

时间: 班级: 姓名:

课题 《斑羚飞渡》 课型 新 授

主备人 杨夏菱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积累好词好句,整体把握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2.掌握详略有序的写法。

3.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重点

难点 1、有条理叙事,详略得当的场面描写。

2、本文的主题及斑羚的美德。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原名沈一鸣,笔名沈石溪,1952年生于上海亭子间,祖籍浙江慈溪。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村寨插队落户,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经历。1972年到当地山区小学当教员。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 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创作以动物出版的作品小说为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家大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2010年入围“免网杯”中国文艺网络奖(中国网络代表最高荣誉)最佳作家候选人。也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斑羚飞渡》一文荣获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台湾儿童文学学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儿童日报》、《幼师少年月刊》联合主办“好书大家读”活动推荐书目。《斑羚飞渡》被选入初一下学期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六单元27课、《最后一头战象》被选入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第23课。

学生按照预习导学,简要的预习课本

2.斑羚: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偶蹄目动物。

斑羚(Naemorhedus goral)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和亚洲东部、南部等地,属于高山动物,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善于跳跃和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纵身跳下10m 余深的深涧而安然无恙。但是,斑羚虽有肌肉发达的4条长腿,极善跳跃,但也有极限。在水平方向,一般健壮的雄兽最多能跳出5m多远,而雌兽、幼仔和老年个体只能跳出4m左右。

练习回顾

听写《猫》的生字词

通过学生的展示及质疑,教师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一方面可以适时的进行点拨

自学讨论

1.给加点字注音

狩猎________ 对峙________ 逞能________

炫目________ 悲怆________ 娴熟________

坠落________ 苍穹________ 参差________

磐石________ 恍惚________ 斑斓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进退维谷:

②一尘不染:

③迥然不同: 注重强调重点 ④秩序井然:

⑤甜腻:

3、词语填空

目__口呆 一__不染 __然不同 进退__谷

眼__缭乱 略__一筹 __不从心 心甘__愿

4.“斑羚”飞渡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5.在斑羚们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它们的首领镰刀头羊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它有什么行动?在它身上我们又发现它有哪些美德呢?

6.本文写斑羚飞渡经过,详略得当,请指出详写是什么,略写是什么?并对详写部分进行复述。

交流提升

1、“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2、“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这一段话运用了两个“我没想到”有什么作用?

3、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在文中多次出现,“彩虹”有什么意义。

4、我们应当从斑羚身上学到什么?

检验学生课堂的掌握程度

5、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试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6、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7.课内语段阅读: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我”目睹老斑羚们从容走向死亡的心理感受。

(2)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看,第⑤段是从____表现老斑羚那震撼人心的献身精神。

(4)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