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肺部感染分
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常不可避免发生肺部感染,为了解其特点,特将近些年来确诊的10例AIDS的肺部感染作回顾性临床分析。
1.一般资料:1991年2月~2000年5月经作血清学抗艾滋病抗体阳性而确诊的AIDS 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1~70岁(平均43.8岁),详见表1。
表110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表
2.肺部发病情况:(1) 症状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其中3例发生呼吸衰竭(2例死亡),以肺部感染为首发表现者19例(9/10),(2) 胸部X线(或CT)表现:全部病例均有渗出、浸润、空洞、小结节等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伴发肺癌者肿块呈分叶状。
(3) 病原学及病理组织细胞学:并发肺结核8例为直接或经纤维气道支镜痰菌涂片呈阳性;并发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各1例,为痰培养阳性;并发肺癌1例,为经作纤支镜活检病理组织细胞学检查为腺癌;并发皮肤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为病损皮肤活检病理组织细胞学检查证实。
讨论:肺部感染是AIDS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本组病例均有肺部感染,并以此作为主要首发表现。
病原学包括细菌、真菌、结核杆菌等多种及复合存在,而病程上表现为反复、迁延不愈,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AIDS极大地增加了结核病的感染机会,本组病例并发肺结核8例
(8/10),具有如下特点:病程长、病情重、病变部位广泛,且无发生两肺的任何部位,亦可多部位发生,易形成空洞病变,甚或血行播散。
以上述肺部感染的特点为重要线索,进一步警惕AIDS相关的高危人群、高
危因素是及时诊断AIDS的关键。
作为AIDS的高危人群、高危因素,本组病例主要见于来自和密切往返亚洲AIDS多发地区泰国、越南、香港等地,以及有不洁的性交史者、吸毒者、输血及血清白蛋白输入者等。
正是充分注意到这些AIDS的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才使本组反复肺部感染的AIDS病例得以迅速明
确诊断。
(
张孔(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510080)
劳穗华(广州胸科医院)
容中生(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510080)
严英硕(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510080)
(收稿日期:200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