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 第五章 频率特性及其图示

5 第五章 频率特性及其图示


出近似解。
两种图示法: 极坐标图示法和对数极坐
标图示法。
Nyquist图(奈氏图)
在复平面上,用一个矢量来表示某一频率ω下
的量G(jω)。矢量的幅值为G(ω)=| G(jω) |,相 角为φ(ω)=∠ [G(jω) ]。当频率ω从0→∞变化时, 矢量的轨迹就表示频率特性。 把频率特性在复平面上用极坐标表示的几何图 形,称为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或称Nyguist图。 一般的习惯,把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极坐标图 称为Nyquist图。
小结: 0,1,2型系统的奈氏图曲线在从0 下都终于原点,终点切线为nm。 但起点不
同,顺时针在s平面上旋转。
系统类型 (0) (∘) () (∘)
0
1
0
-90
-(n-m)90
-(n-m)90
2
-180
-(n-m)90
第三节 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Bode图)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
另外:系统的频率特性G(jω),也等于系
统在单位正弦函数作用下的稳态响应 y∞(ωt)对该正弦函数1(t)cosωt的比。
y (t ) G( j ) cos t G( j ) 1(t ) cos t 1(t ) cos t
频率特性的特点(1)
(1) G ( j ) G ( s )
s j
系统的频率特性就等于在系统传递函数 G(s)中以s=jω代入后所得的结果G(jω)。
频率特性的特点(2)
(2)G(jω)是以ω为自变量的复变函数
G( j ) G( )e j ( ) G( ) ( ) Re G( j ) j Im G( j )
幅频特性
第一节 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
ui=Uicosωt
线性网络
u0=U0cos(ωt+φ)
如图线性电路中双端口网络,设其输入端加正
弦电压ui=Uicosωt,则电路知识可知,稳态输 出电压为u0=U0cos(ωt+φ),即:输出的稳态响 应总具有与输出相同的频率,这一结论具有普 遍意义。(证明过程见P106-108)
G ( )
K ( i ) 2 1
m
(Tk ) 2 1
k 1
i 1 n
b
a
( ) 90 tg 1 ( i ) tg 1 (Tk )
i 1 k 1
0:G(0) ;(0) 90 :G() 0;() n m)90 ( K a):n m 2 如 j (Tj 1) K b):n m 3 如 j (T1j 1)(T2j 1)
两种坐标形式间的转换
G ( ) G ( j ) Re 2 ( ) Im 2 ( ) 1 Im( ) ( ) tg Re( )
Re( ) G( )cos ( ) Im( ) G( )sin ( )
极坐标图(Nyquist图)在直角坐标系或者极坐标系表示均可。
3) 2型系统的奈氏图
G(s) H (s)
K ( i s 1) s 2 ( k s 1)
k 1 i j ) H ( j )
K ( i j 1)
i 1
m
( j ) 2 ( k j 1)
k 1
n
G ( )e j ( )
G( ) G( j )
相频特性
( ) G ( j )
2 2
Re G( j ) Im G( j )
Im G ( j ) tg Re G ( j )
1
系统的频率特性由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构成
第二节 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Nyquist图)
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分析法—图解法—方便迅速求
0 ζ 1
1 T 2 T j 2 2 2 2 2 2 2 2 (1 T ) (2 T ) (1 T ) (2 T ) 1 G ( ) : 0 (1 T 2 2 ) 2 (2 T ) 2
2 2
2 T ( ) tg 2 2 1 T
Bode图的优点
1.展宽视野,便于研究细微部分的变化规律(ω: 0→1000或更多)。 2.对频率特性取对数后,其各因子之间的乘除 运算便转化成了加减运算使运算简单了。 3.Bode图是由频率特性中各因子的“叠加”而 构成的,故它能反映出各因子对总Bode图形状 的影响。这对分析系统中不同环节的作用以及 由某些环节综合为一个整体,都是非常方便的。 4.可以采用由折线构成的具有高精度的渐近特 性,以近似的代替精确的Bode图,容易绘制。
s

1
G ( j ) e j G ( ) 1 φ( )
=0,2k/,...
奈氏图非常有用,它是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 控制系统性能 主要是稳定性。 开环系统频率特性
G ( s) H ( s) s j G ( j ) H ( j )
开环传函的求法:打开闭环求通路之积 Gi 奈氏图绘制:取ω=0,1,2,…逐点计算G、 或Re、Im,描点绘线成图。
10 例 绘制 频率特性Nyquist图 ( s 1)(0.1s 1) 10 解: G ( j ) ( j 1)(0.1 j 1) G1 ( j )G2 ( j )G3 ( j )
G1 ( j ) 10 G2 ( j ) G3 ( j ) 1 1 2 1 e jarctg e
结论: – 线性系统在正弦相量作用下的稳态响应是一 个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相量。 定义: – 稳定的线性系统在单位正弦相量作用下的稳 态响应为频率响应。 – 系统稳态响应的正弦相量对输入的正弦相量 的比,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即:
y (t ) G ( j )e jt G ( j ) jt 1 (t ) 1(t )e
1
G ( ): 0 1
( ): 180 0
0
: 0 G ( ): 0 1 ( ): 180 0
0
0.5
1.0 0
Mr, r 谐振频率和 谐振峰值
G ( ) 0 1 有M r , r 1 半圆曲线
6. 迟延环节:G( s) e
高阶系统奈氏图
1) 0 型系统的奈氏图
G(s) H (s)
K ( i s 1)
m
(
k 1
m
i 1 n
( m n)
k
s 1)
其频率特性
G ( j ) H ( j ) K ( i j 1)
i 1 n
(
k 1
G ( )e j ( )
第五章 频率特性及其图示
频率特性及其图示
第一节 频率特性 第二节 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Nyquist图)
第三节 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Bode图)
第四节 由闭环频率特性估计暂态性能 第五节 由开环Nyquist图确定闭环频率
特性
本章主要讲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
以前我们曾讨论了阶跃、斜坡、抛物线 等函数的输入信号对控制系统的作用, 现在考虑另一种重要函数——正弦函数 作为输入信号对系统的作用,从而引出 有关频率特性的概念。

曲线为一个半圆 1 Re( ) (T ) 2 1 T Im( ) (T ) 2 1
0.5
1.0 0
Re( 0.5)2 Im2 ( ) 0.52
圆方程
1 5. 二阶振荡环节:G ( s) 2 2 T s 2Ts 1
1 G ( j ) 2 T ( j ) 2 2 Tj 1
极坐标
相特性曲线)。
OA 端点A形成轨迹曲线,称为Gj的极坐标图(幅
G( j ) G( j ) e
jG ( j1 )
当ω : 时, 0
A
极坐标图

0
极轴
直角坐标
G( j ) R( ) jI ( )
jI
IA
极坐标图
A R
0
RA
在直角坐标上表示的曲线也称为极坐标图
jarctg (0.1 )
1 (0.1 )
2
G ( )
10 1 2 1 (0.1 ) 2
( ) tg 1 tg 1 (0.1 )
0,0.5,1, 2, ,10
G 10,8.9, ,0.71
10
0 , 29.4 , ,129.3
-90
1 2
5 10 20 50 100
对数相频特性
互为倒数的对数频率特性图的性质:
图形关于实轴对称,因为互为倒数的对数频
率特性的Lm、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1. 比例环节 G ( s) K
jI()
j0
G( j ) K j 0 Ke 1 2. 积分环节 G ( s ) s 1 1 j2 G ( j ) e j
3. 微分环节 G( s) s
G ( j ) j e 相位超前90
2) 1型系统的奈氏图
G(s) H (s)
K ( i s 1) s ( k s 1)
k 1 i 1 n
m
( m n)
G ( j ) H ( j )
K ( i j 1) j ( k j 1)
k 1 i 1 n
m
G ( )e j ( )
j
K
R()
相位滞后90 模减小

2
模增大
1 4. 惯性环节:G ( s ) Ts 1 1 1 G ( j ) e jarctgT 1 jT (T ) 2 1 : 0 G( ): 0 低通滤波器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