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路径与质量控制(李贵安)(终稿)

临床路径与质量控制(李贵安)(终稿)

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 9000)
医院的顾客需求——及时性、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 经济性、社会性、保密性
美国国家医学会定义: 医疗质量 —— 是指在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医疗行 为的结果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程度,包含了诊断治疗 品质、医疗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医疗工作效率、医疗 技术经济效果以及病人的满意度。
实施步骤
➢ 启动、实施、中期评估、总结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下发临床路径管理评估指标和方案 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
政策解读
西安市卫生局从2010年6月在市四院、市红会 医院、市中心医院进行了试点工作。
上周五,和张院长在市红会医院参加“西安市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例议”,以上三家医院均作 了工作汇报
政策解读
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向
(1) 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2)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3)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体系 (4)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5)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加大投入 控制增长 加强监管 质量为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医院管理的第三次浪潮
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的管理作用
临床路径的本质是按时间计划的诊疗常规,是达到预期医 疗效果的诊疗规范,它以医疗结果来引导规范医疗服务过 程,是医疗过程质量得以系统化实现的保证;
临床路径使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医疗机构必须实现各专业 间的沟通与合作,临床路径在制定过程中即保证了各专业 的知识共享和医院“显性知识”的升华,并且在其实施完 善中仍然必须保持其紧密的合作。
病种选择(占15%)
卫生部西医路径112个病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路径55种疾病。 选择适宜病种,是启动临床路径的首要问题: 按照临床专业确定病种; 发病率高、费用比重大; 诊断明确、治疗或处置方式规范(简单),效果比较确定; 住院日或医疗费用差异小的病例; 患者依从性良好。
确定临床路径研究的病种
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的管理作用
• 临床路径要求医、护、技、支持保障系统密切配合,从根本 上保证了各种医疗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明确了路径中各 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医务人员在路径的实施中主动协调性明 显增强。
• 临床路径通过清晰明确的医疗、护理计划,对医疗活动起到 有效的提示,减少失误和偏差;同时由于路径的变异使医疗 活动偏离标准易于发现,并且进行及早处理。
(二)、制定临床路径
本着循证的原则,基本步骤包括: ① 将卫生部临床路径表单交给实施科室审阅,
提出修改意见。 ② 召开本专业专家论证会议,讨论修改后表
单,制定出本土表单。 ③ 召开医疗、护理、医技、管理等相关人员
会议,讨论表单流程的可行性,并达成共 识,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二)、制定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综合专家的意见,制定出一个 科学的标准路径,规范了医护人员群体在 医院中所采取的主要的、具体的临床诊疗 措施,并对诊疗行为进行有效地实施、监 测、记录和审查等医疗管理。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医生甲





医生乙

路 径 方
质 控 组
医生丙


临床路径的主要作用
减低成本 提高效率 保证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的质量理念
虽然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医疗保险支付制 度的变革,但临床路径的设计理念直接针对现代医疗质量 的内涵要点,即保证诊断治疗品质、医疗的连续性和整体 性、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以及病人的满意度, 故临床路径的自身特点中原本就散发着医疗质量的精神, 并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和完善。目 前临床路径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和疾病 诊疗及评估标准。
临床路径的“版本”
• 临床路径的“医师版” • 临床路径的“护理版” • 临床路径的“患者版”
(三)、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文件体系 (占25%)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标准住院流程 进入/退出路径标准 临床路径表单 标准化医嘱单 临床路径变异登记表 临床路径特异性指标评估表 实施效果评价表
狭义:是否有效、及时、彻底; 疗程是长是短; 有无因院内感染或医疗失误等原因给病人
造成不应有的损伤、危害和痛苦。
医疗质量
广义: 工作效率; 医疗费用是否合理; 社会对医院整体服务功能评价的满意程度。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质量成本的增加, 加重社会和病人的经济负担。
妇科
5
产科
3 小儿内科 4
小儿外科 4
眼科
5 耳鼻喉科 4
口腔科
6
皮肤性病科 4 肿瘤科 4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区域
➢ 16个省(市),86家医院,112个病种 ➢ 进一步增加部分试点医院
试点医院遴选原则:
➢ 东中西部,三级和二级医院,工作基础,有较 高的积极性
➢ 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重点联系城市
医院在提供每一种DRGs病人医疗服务前已知道付款的数额,即 DRGs的费用,病人接受的医疗服务均按相同费用支付。
临床路径的起源
医院为了生存,必须探索和研究低于DRGs-PPS标准费用的服务方法与模 式,以促进成本的有效控制并保证医疗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1990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医院(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选择了DRGs中的某些病种,在住院期间按照预定的诊疗计划开展 诊疗工作,既可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节约费用,又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诊疗方案制定临床路径。 例如,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不同治疗方案制定不 同的临床路径。
针对同一疾病+伴随疾病/同一疾病+常见并发症 制定临床路径。 并发症(Complication):是指患者因某疾病住 院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 合并症(Co-morbidity):患者因某疾病住院, 其他疾病或情况入院前已存在。
临床路径的建立实施及质量 控制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西安市第五医院
质控科
一、临床路径的起源
临床路径概念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 是根据循证医学原则,由相关专业的一组
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诊断、治疗、护 理、康复等所制定的具有严格的工作顺序 和目的、准确的时间要求、能够被大部分 患者所接受的图表式的或表格式的医护计 划。
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科主任
成员:科主任及护士长及全科医护 人员
个案管理员:科室具有副高以上 职称医师一名
实施小组职责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在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基 础上,制定本院相关试点病种临床路径文本;
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 和整理工作;
参与临床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
临床路径制定工作 ➢制定下发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临床路 径
制定下发试点工作方案并遴选试点医院
制定下发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 6 消化内科 6 神经内科 6 心血管内科 7
血液内科 2 肾脏内科 4 内分泌科 5 普通外科 10
神经外科 6
骨科
7 泌尿外科 5
胸外科
4
心脏外科 5
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
1、保证医疗服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医疗服 务质量。 2、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3、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风险,保证医疗安全, 化解医疗纠纷。 4、促进多方沟通,增加合作与交流。 5、带动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发展。
临床路径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80美元。随着新药物、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疗费用急剧上涨。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 用上涨到1710美元,增加了20多倍。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为了遏止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趋 势和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以法律的形式实行了以耶鲁大学研 究者提出的“诊断相关分类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 制”(Diagnosis Related Groups-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 DRGs-PPS)。
医生甲
甲诊治方案



医生乙
乙诊治方案

质 控 组
医生丙
丙诊治方案

临床路径与诊疗规范
传统的医疗模式是每一位医生依据个人的 临床经验或习惯进行临床工作,产生同一疾 病同一科室医生的诊疗观点不同,医疗质 量难以控制。
如果医护人员由于技术水平不均或临床工 作经验不足,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 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病人的顺利康复, 甚至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危及生命。
(二)、制定临床路径(占50%)
最关键环节 由医疗、护理、医技、管理等相关科室的负责人
和专家根据医院内外部环境、愿景、目标、战略、资 源,参照循证医学、诊疗流程标准化管理、各病种 “诊疗指南”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参与者个 体的知识与经验,共同制定各病种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的制定
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已下发的112个病种的 临床路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自 己的临床路径
政策解读
去年的政策是先在三家三级医院试点,对二级 医院没有具体要求;
上周五市局的文件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 构必须搞临床路径,而且,三级医院≥10病种, 二级医院≥5个病种。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临床路径工作,是卫生 部对二级以上医院的统一要求,医院只有执行 的权力。
三、临床路径的实施 (五个步骤)
政策解读
刘顺治局长强调:临床路径工作之 所以起步艰难、推进缓慢,关键是 认识问题(领导、中层、医护人员 等)。要让大家明白,临床路径是 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目前加强医疗安全、控制医疗费用、 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资源的重 要举措。因此,切不可有抵触情绪; 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 好的大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