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培训-57页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培训-57页


表3.5.2
二类和三类环境桩基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环境类别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 量(3)
最低混凝土 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 含量
最大碱含量(3)
a
0.60
250
C25
0.3
3.0

b
0.55
275
C30
0.2
3.0

0.50
300
C30
0.1
3.0
注:1 氯离子含量系指其与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 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3 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4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碱含量不作限制; 5 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表中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
××地产工程部专业技术培训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
××项目组-××× 2021年2月
目录
• 1、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相关介绍

1.1 桩法简介

1.2 工法特点

1.3 适用范围
• 2、引用的相关规范、标准
• 3、相关设计规定
• 4、相关施工规定
• 5、流态混凝土定义-flowing concrete
• 6、施工工艺流程
1.2 工法特点
• 1.2.1 超流态混凝土流动性好,石子能在混凝土中悬浮而不下沉,不会产生 离析,放入钢筋笼容易;
• 1.2.2 桩尖无虚土,防止了断桩、缩径、塌孔等施工通病,施工质量容易得 到保证;
• 1.2.3 穿硬土层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施工效率高,操作简便; • 1.2.4 低噪音、不扰民、不需要泥浆护壁、不排污、不挤土、施工现场文明; • 1.2.5 综合效益高,工程成本与其他桩型相比比较低廉。 • 1.2.6 该工法设计计算采用干成孔钻孔灌注桩设计方法,其设计计算指标应
• 3 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 • 1)小直径桩:d ≤250mm; • 2)中等直径桩: 250mm< d <800mm; • 3)大直径桩: d ≥800mm。
• 3.3.2 桩型与成桩工艺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穿越土层、桩 端持力层、地下水位、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按安 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选择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
2.2D且4.0d
注:1 d —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D—扩大端设计直径。 2 当纵横向桩距不相等时,其最小中心距应满足“其他情况”一栏的规定。 3 当为端承型桩时,非挤土灌注桩的“其他情况”一栏可减小至2.5d。
3.5 耐久性规定 3.5.1 桩基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的环境类别规定以及水、土对钢、混凝土腐蚀性的评价进行设计。 3.5.2 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桩基结构混凝土应符合表3.5.2的规定。
• 7、施工质量验收
• 8、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9、桩基检测要求
• 1、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相关介绍
1.1 桩法简介
• 利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在提钻的同时利用混 凝土泵通过钻杆中心通道,以一定压力将混凝土压至桩孔 中,混凝土灌注到设定标高后,再借助钢筋笼自重或专用 振动设备将钢筋笼插人混凝土中至设计标高,形成的钢筋 混凝土灌注桩 。
挤土桩
非饱和土 饱和黏性土
钻、挖孔扩底桩
沉管夯扩、 钻孔挤扩桩
非饱和土 饱和黏性土
桩的最小中心距
排数不少于
其他情况
3.0d
3.0d
3.5d
3.0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d
3.5d
4.5d
4.0d
2D或D+2.0m(当D>2m) 1.5 D或D+1.5m(当D>2m)
2.2D且4.0d
2.0D且3.5d
2.5D且4.5d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相关设计规定
• 以下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3.3 桩的选型与布置 • 3.3.1 基桩可按下列规定分类: • 1 按承载性状分类: • 1) 摩擦型桩: •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 • 可忽略不计; •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 2) 端承型桩: •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 • 可忽略不计; •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表A.0.1 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注:表中符号O表示比较合适;△表示有可能采用;×表示不宜采用。
3.3.3 基桩的布置宜符合下列条件: 1 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表3.3.3-1的规定;当施工中采取减小挤土效应的可靠措施时, 可根据当地经验适当减小。
表3.3.3-1
土类与成桩工艺
非挤土灌注桩
部分挤土桩
采用干成孔钻孔灌注桩指标(指标值大于泥浆护壁钻孔桩小于预制桩)。
1.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建(构)筑
物基础桩和基坑、深井支护的支
护桩,适用于填土层、淤泥土层、
沙土层及卵石层,亦适用于有地
下水的各类土层情况,可在软土
层、流沙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成
桩。桩径一般采用500mm~
800mm。
2、引用的相关规范、标准
• 2 按成桩方法分类: • 1) 非挤土桩: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套管 • 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 • 2) 部分挤土桩:长螺旋压灌灌注桩、冲孔灌注桩、钻孔挤扩灌注桩、搅拌劲芯桩、 • 预钻孔打入(静压)预制桩、打入(静压)式敞口钢管桩、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
和H型钢桩; • 3) 挤土桩: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挤)扩灌注桩、打入(静压)预制桩、闭口预 • 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闭口钢管桩。
• 1 对于框架-核心筒等荷载分布很不均匀的桩筏基础,宜选择基桩尺寸和承载力可调 性较大的桩型和工艺。
• 2 挤土沉管灌注桩用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时,应局限于多层住宅桩基。
附录A 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A.0.1 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根据建设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
地下水位、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可按表A.0.1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