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教材分析课文一讲的是吐尔迪送给艾赛提一只小白兔作为生日礼物,引起了艾赛提对学习养好小白兔的兴趣。
课文二讲述了作者去荔枝林里看到的小蜜蜂一直在不辞辛苦地酿蜜,它们奉献很多,但是索取却很少,从而赞扬了一直在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进行自由表达,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
2.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学习效率,总结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文章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那些一直在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奉献很多,但是索取很少,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词语的用法。
对课文一和课文二的理解。
2.教学难点:本课两个句型的用法。
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查找、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学法:小组合作、读课文等方式。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2.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独立读词语、写词语。
培养独立组词和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读词语。
2.教学难点:用生字组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听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你们知道小白兔吗?板书: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四、学习生字。
(1)瓣:左中右结构,瓜字旁。
本义指花瓣,也用来指物体自然的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
如:花瓣、豆瓣、蒜瓣、三瓣嘴、摔成几瓣等。
比较:辨、辩。
(2)促: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足。
意思是催、推动。
如:促进、促使、催促等。
比较:捉。
(3)骼:左右结构,骨字旁,右边是各。
组词骨骼,意思是人和动物体内或体外硬的组织。
(4)隐:左右结构,左耳旁,右边是急。
意思是隐藏不露,藏在深处的。
如:隐藏、隐蔽、隐身、隐含等。
五、学习词语。
(1)促进:动词。
表示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如:促进发展、促进工作、互相促进等。
例句:比赛促进了大家的友谊。
(2)新陈代谢:成语。
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
也指新事物不断产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陈:陈旧的;代:替换;谢:凋谢,衰亡。
例句: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
(3)发育:动词。
指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如:生长发育、正在发育、发育缓慢等。
例句: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
(4)隐隐:形容词。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如:隐隐约约、隐隐可见、隐隐作痛等。
例句:歌声从远处隐隐传来。
/我隐隐听见她们在说悄悄话。
(5)密密麻麻:形容词。
意思是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如:密密麻麻的字、密密麻麻的蚂蚁等。
反义词:稀稀拉拉。
例句:你写的字密密麻麻的,我看不清楚。
/街上到处都是人,密密麻麻的。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生字和生词?学生自己总结。
七、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1)熟读课文一。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各5遍。
板书设计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课文一1、生字:瓣、促、骼、隐2、词语:促进、新陈代谢、发育、隐隐、密密麻麻课时反思:第二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重点句型的用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和回答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及句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以及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课文一的理解。
2.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板书: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五、指定学生读课文,并翻译,老师给予帮助。
六、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吐尔迪给表弟艾赛提送了什么生日礼物?2.小白兔长得什么样?3.小白兔喜欢吃什么?4.让小白兔吃好、吃饱外,还要注意什么?5.怎样才能促进小白兔骨骼生长发育呢?6.喂养小白兔要注意什么?7.艾赛提认为喂养小白兔容易吗?七、重点句型(1)最初我打算送你书的,可后来一想,你还从来没有养过小动物呢,所以就买了它。
“后来”,时间名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之后。
例句:我们三年前见过面,后来就没见过他了。
(2)其实,喂养小白兔不太难,它只吃植物。
“其实”,副词,表示“实际情况”。
一般用于两个分句之间,前一个分句表示最初打算,后一个分句表示实际情况。
例句:我以为古丽仙没有来,其实她早就坐在那儿了。
/阿里木以为这道题很难,其实很简单。
八、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
让学生做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九、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先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作小结,之后老师进行总结。
十、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1)背诵课文一。
(2)预习课文二。
2.书面作业:(1)抄写课文一。
板书设计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课文一重点句型:(1)最初我打算送你书的,可后来一想,你还从来没有养过小动物呢,所以就买了它。
(2)其实,喂养小白兔不太难,它只吃植物。
课时反思:第三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2.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独立读词语、写词语。
培养独立组词和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的准确读音和意思。
2.教学难点:用重点词语造句。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小燕子》)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动物呢?板书: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四、学习生字。
(1)厦:半包围结构,厂字旁,下边是夏。
比较:夏。
(2)沸:左右结构,三点水旁,右边是弗。
如:沸腾、沸点、沸热等。
比较:佛、拂等。
(3)揭:左右结构,提手旁。
意思是把覆盖或遮挡的东西拿开。
如:揭开、揭露、揭示等。
比较:竭、渴等。
(4)蠕:左右结构,虫字旁。
组词:蠕动。
(5)割:左右结构,利刀旁,左边是害。
意思是用刀截断。
如:刀割、割开、割舍等。
比较:瞎、辖。
(6)颤:左右结构,页字旁。
指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如:颤抖、颤动、颤音等。
比较:檀。
五、学习词语。
(1)揭:动词。
指把覆盖或遮挡的东西拿开。
如:揭起盖头、揭伤疤等。
例句:新郎把新娘的红盖头揭开了。
/这个秘密被他揭开了。
(2)计较:动词、形容词。
意思是计算比较。
如:计较得失、爱计较、不要计较等。
例句:古丽娜爱帮助别人,从不计较得失。
/她是一个爱计较的人。
(3)不禁:副词。
意思是抑制不住、禁不住。
如:不禁大叫、不禁笑了等。
例句: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不禁笑了。
/他讲的故事很有趣,大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4)颤:动词。
本意指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如:房子颤、腿打颤等。
例句:我激动得双手直颤。
/加尔肯冻得浑身打颤。
(5)无所求:动词。
指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要求。
如:别无所求。
例句:只要全家平安就好,我别无所求。
/他一直在默默奉献,对别人无所求。
(6)不辞辛苦:动词。
指不怕辛苦做某事。
例句:老师不辞辛苦来家里看我。
/温总理不辞辛苦地去灾区看望大家。
(7)实际:形容词。
指合乎事实的。
如:符合实际、实际生活、很实际等。
例句:你的这种想法很实际。
/我们要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
老师在讲解词语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图示法,情景理解,动作示范,实物展示等。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二的生字和词语,并用生字组词和词语造句。
七、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1)熟读课文二。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各5遍。
板书设计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课文二1、生字:厦、沸、揭、蠕、割、颤2、词语:揭、计较、不禁、颤、无所求、不辞辛苦、实际课时反思:第四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和回答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懂得那些一直在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奉献很多,但是索取很少,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和生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五、指定学生读课文,并翻译,老师给予帮助。
六、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熟读课文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意思。
课文熟读后,小组进行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自己提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
如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l)荔枝林里的养蜂场有一个什么名字?为什么?(2)走进“养蜂大厦”,作者看见了什么情景?(3)养蜂员为什么要小心地揭开一个个木头蜂箱?(4)养蜂员老梁认为蜜蜂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5)蜜蜂的寿命是多长?(6)作者的心为什么不禁一颤?(7)作者望着远远的田野,看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七、按自然段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八、让学生分段,并总结段意,老师加以补充。
第一段:(第1自然段)在荔枝林里的养蜂场,作者看到蜜蜂在飞来飞去地忙碌着。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在养蜂员老梁的介绍下,作者了解到蜜蜂的习性并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