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T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第四组
一、实验相关知识
1、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是丝氨酸合成中的关键酶,能催化甘氨酸和丝氨酸的相互转化,具体的催化反应如下:
SHMT
甘氨酸+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L-丝氨酸+四氢叶酸
在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作用下,甘氨酸同亚甲基四氢叶酸反应生成L-丝氨酸。
该反应需要5-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
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上亚甲基可以来自于甘氨酸、甲醛、甲酸、蛋氨酸、胆碱和肌氨酸,它们同四氢叶酸反应生成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
本实验以甘氨酸和甲醇为前体物发酵生产L-丝氨酸时,菌体积累L-丝氨酸与菌体含有的SHMT的活性直接相关,但由于SHMT的催化作用理论上是双向的,有必要了解在相同的培养条件或者在本文所用的菌株SHMT是否具有双向催化作用。
2、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
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
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
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3、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脂肪和脂肪酸的新代谢及肌肉的生长中发挥着作用,因为它有助于免疫血球素和抗体的产生,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也需要丝氨酸。
丝氨酸在细胞膜的制造加工、肌肉组织和包围神经细胞的鞘的合成中都发挥着作用。
[大肠杆菌] 细菌染色体DNA 的制备(预习方案)一.实训目的
.学习并掌握细菌基因组的基本知识和提取方法
二.实训原理及相关知识
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
0.5×1~3微米。
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能发酵多种糖
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
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占粪便干重的1/3。
国
家规定,每升饮用水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大肠杆菌的抗原成
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
2.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等等。
侵入人体
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
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
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3.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4.大肠杆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
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
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常做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
5.核酸:
6.
7.基因组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
和,或原核生物染色体、质粒、真核生物的单倍染色体组、细胞器、病毒中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
8.[实训原理]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十
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SDS的作用机理是由于其能结合蛋白,中和蛋白的电性,使蛋白质的非共价键受到破坏,失去二级结构,从而变形失活,蛋白酶K的重要特性是能在SDS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存在的情况下保持很高的活性。
在匀浆后提取DNA的反应体系中,SDS可通过失活蛋白破坏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与DNA分离;而蛋白酶K可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
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是一种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 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浓度到一定程度(0.3 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核酸的复合物与蛋白,多糖类物
质分开。
最后通过乙醇或异丙醇沉淀DNA,而CTAB溶于乙醇
或异丙醇而除去。
三.实训试剂
LB液体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TE溶液,10%SDS,蛋白酶K,5mol/L NaCl,CTAB/NaCl溶液,酚/氯仿/异戊醇,异丙醇,70%乙醇
四.仪器设备
超净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循环水真空泵、电子天平、冰箱、精密pH试纸、微量移液器、离心管、试剂平、tip头、吸水纸、标签纸、记号笔等。
五.实训步骤
1.菌种培养
固体培养基:从活化的大肠杆菌斜面上挑取少量菌种,接种到
一只新鲜的LB固体平板上,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37度培养
16~18h。
液体培养基:从活化的大肠杆菌斜面上挑取少量菌种,接种到
一只装有5ml LB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置于恒温摇床
中,37度振荡培养过夜。
2.试剂的配置
(1)、LB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 ,酵母膏0.5g ,NaCl1.0g ,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滴加5mol/ LNaOH调pH至7.0 ,
补足水分至100ml,121度高压蒸汽灭菌20min,冷却待用。
(2)、LB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g ,酵母膏0.5g ,NaCl1.0g ,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再加琼脂粉1.5g ,加热融化,补足水分至100ml,调pH至7.0 ,121度高压蒸汽灭菌20min,冷却待用。
(3)TE溶液:实验室所用的TE缓冲液是终浓度分别为10mmol/L Tris-HCl(pH8.0)和1mmol/L EDTA(Ph8.0)的混合液。
(4)10%SDS:称取10.0g SDS 慢慢转移到约含80ml水的烧杯中,用磁力搅拌器或加热至68度助溶,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水定容至100ml 。
(5)蛋白酶K:将200mg蛋白酶K加入到8.0ml无菌双蒸水中,轻轻摇动,直至蛋白酶K完全溶解。
不要漩涡混合,加水定容到10ml,不需灭菌分装成小分,储存于-20度。
(6)5mol/L NaCl:在80ml蒸馏水中溶解29.22g NaCl,加水定容至100ml,分装后高压灭菌。
(7)CTAB/NaCl溶液:称取4.1g NaCl溶解于80ml蒸馏水中,缓慢加入10g CTAB ,可加热至65度溶解,定容至100mL。
(8)酚/氯仿/异戊醇(25:24:1):按1:1的比例混合用Tris 饱和的酚与氯仿/异戊醇(24:1)。
(9)其他试剂:异丙醇,70%乙醇等。
3.制备细菌基因组
(1)菌体收集:将2mL培养至对数期的大肠杆菌DH5α菌
液5000rpm冷冻离心10min弃上清;
(2)加190μL TE悬浮沉淀,并加10μL 10%SDS,1μL 20mg/mL蛋白酶K,混匀,37℃保温1h;
(3)加30μL 5mol/L NaCl,混匀;
(4)加30μL CTAB/NaCl溶液,混匀,65℃保温20min;
(5)加入300μL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5000rpm 离心10min,将上清液移至干净离心管;
(6)加入300μL氯仿/异戊醇(24:1)抽提,取上清液移至干净管中;
(7)加300μL异丙醇,颠倒混合,室温下静止10min,沉淀DNA;
(8)5000rpm离心10min,沉淀DNA,加入500μL70%乙醇,5000rpm离心10min,弃乙醇,吸干;
(9)溶解于20μLTE,取3μL 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其余-20℃保存。
六、实训注意事项
1.称量时严防试剂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试剂(或称取一种试剂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种试剂。
)瓶盖不要盖错,及时贴上标签。
2. 酚腐蚀性很强,并可引起严重灼伤,操作时应戴手套及防护镜,穿防护服。
所有操作应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
与酚接触过的皮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清洗,忌用乙醇。
3.SDS的微细晶粒易扩,因此称量时要带面罩,称量完毕后要清除残留在称量工作区和天平上的SDS。
10%的SDS溶液无需灭菌。
SDS 在低温下易析出结晶,用前微热,使其完全溶解。
4.染色体DNA分子量大,受热易变性,复性困难,受剪切力作用容易断裂,所以操作时要注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