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又名仙果、明目果,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
其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
可食部分是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
无花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盐碱、抗旱、较不耐涝,结果期长,寿命可达100年,结果期可达60余年,最佳经济寿命20年左右。
幼树生长势强,当年种植当年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在应用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条件下,亩产可达2000-3000kg。
故栽培无花果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㈠、无花果的生产前景在全世界,农业正向着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环保农业发展。
食品的安全,是影响人类生存、繁衍和兴衰的基础。
由于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
无论是外贸出口或者国内销售,都很急需。
这就为无花果这一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无花果生产这一新兴果树产业的不断发展,无花果产品正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
但是无花果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无公害化。
抓住人们日益重视无花果果品消费的时机,精心抓好这项产业,无花果业将前景十分广阔。
㈡、无花果的经济和药用价值1、南京农业大学无花果科技开发中心与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合作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花果提取液对艾氏腹水实体癌肿瘤株、S180瘤株、Lewis肺癌和HAC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53.8%、41.8%、48.85%、和44.44%。
近年来研究证明,无花果对无名肿瘤、高血压及胃癌、食道癌和肝癌等十三种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在日本,无花果已成为防癌抗癌必须的保健食品,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2、无花果果实含有较高的糖类、蛋白质、果胶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D,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为柑橘的2.3倍,葡萄的20倍。
其果实和叶片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10种是人体必须的,尤其是能抗疲劳的天冬氨基酸,在其叶片中高达0.49%。
其果实中还含有淀粉糖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酯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抗衰老营养物质,以及苯酶、呋喃香豆素内酯、补骨脂素和佛手甘内酯等有一定的抑癌作用的成分。
因此,无花果实为老少皆宜的果中珍品。
被誉为人类“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3、由于无花果含有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和硼、镁、锰、活性元素等,因此具有调节代谢机制、降低血压、延缓衰老、增加血红蛋白、消除肌体疲劳和提高免疫能力等作用,特别是有明显的抗癌和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的功效。
特别是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无花果的认识逐步提高,食用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其生产量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量。
现在除鲜果外;速冻果、果脯、果干、果酒、果酱、饮料、口服液等制品不断深加工,更大大提高无花果的食用数量和经济价值。
同时无花果全身是宝,叶、枝、根、分泌液(高含量蛋白酶),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研究利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一)无花果年生长周期活动规律上年贮藏在根系和枝条中的养分,从3月至6月中旬向新枝和新生芽、叶、坐果内转化期。
这个时期对前期产量和后期的枝条充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6月中旬停止贮藏养分供应,今后的生长发育靠自身同化(树体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生长发育;进入9月份,产量的增长向品质提高进行变化,同时根系开始生长,积累贮藏养分充实果枝,养分贮藏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生长和产量。
(二)生长习性1.芽的萌发和生长影响无花果发芽迟早主要是温度,无花果一般比其它果树快。
3月下旬芽膨大,4月气温达到14℃左右时发芽。
但因品种、管理等存有差异。
表㈠不同因素对无花果发芽的影响2.新枝的生长和发育无花果枝条的粗壮和木质化程度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受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
新枝在6月中旬进入养分转换期。
前期利用上年贮藏养分,后期利用自身同化养分,在贮藏养分充足的情况下,养分由贮藏养分向同化养分顺利转化。
但在贮藏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在由贮藏养分供应期转化到同化养分供应期之间,枝叶生长一旦减弱,不但造成果少果小,更重要的是影响9月份以后贮藏积累养分,严重影响下一年产量。
这点在栽培上是个很重要的环节。
3.叶片的生长和发育无花果喜光,叶片对光照敏感。
光合作用强,果实发育快。
通风透光不良,叶幕厚,叶变薄、变黄。
品种、生产条件、管理技术等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
①品种差异:品种间叶形不同,一般叶片裂刻多而深的品种,通风透光率高,结果枝多而结果紧凑,产量较高。
反之则产量较低。
一般盛果期叶面积系数保持在85-90%为宜。
②气候管理差异:生育前后期和阴雨天气,光照强度弱,满足不了生长所需,夏季强光照所制造的有机物不抵高温呼吸消耗。
修剪不当,氮肥过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叶光合作用的发挥。
4.根的生长和发育(1)无花果根群一般水平方向的发展比垂直方向的发展快而广,因此称为浅根系果树。
据日本对六年生无花果根群测定,0-30cm占58.3%,30-60cm占33.5%,60cm以下占8.2%。
无花果能充分利用浅层土壤水养分保持强盛的生长势,进入丰产期比其他果树早。
因此无花果栽植时宜浅不宜深。
(2)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土壤蓄水量多,根系生长良好。
随着树龄的增加,根系不断扩展,根深叶茂,故栽植时挖大穴的重要性得以充分发挥。
(3)根系生长一般要求地温9-10℃开始,第一个高峰期从春季10℃开始到6月中旬;第二次高峰期从8月下旬到气温降到9-10℃结束。
其春夏根系的生长远大于秋季,所以生产抓住时机,促根发达,对连年丰产稳产至关重要。
三、无花果的高产栽培技术㈠、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无花果不耐寒。
冬季温度降至-10℃~-12℃当年生枝条受冻。
但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如目前最抗寒品种布兰瑞克在-13℃~-15℃时也受冻,如麦斯义陶芬在-5℃时受冻。
在-20~-22℃时,根茎将冻死。
无花果生长适温为22℃~28℃,5℃以上生物学积温在4800℃时,对无花果生长最为有利。
栽培北限为北纬39°,如39°以上必须采用保护地栽培。
(2)土壤: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质地均能生长,但以砂壤和中壤土质较适宜,适宜ph值6-8,最适6.5-7.5。
根据无花果需肥特点,以含钙和钾较高的土壤最好。
若选择砂壤或者砂土地种植,最好选择地面0-40cm以下有厚淤层的地块。
不适宜种植无花果的地块:①易积水的涝洼地(无花果滞水60-75小时可滞死)。
②山岭薄地,土层较薄。
③已种植过无花果的地块。
④无水浇条件的。
(3)水分:无花果原产于小亚细亚土耳其干热沙漠地带,对水分要求不及温度严格。
一般而言,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适宜无花果生长,但降水量在1000毫升左右时,如无涝渍也均可以。
但如果土壤过度干旱,会影响正常生育。
(4)光照:无花果喜光,光照充足,树体健壮,花芽饱满,果多果大,高产优质,果枝寿命长;相反光照条件差,树体养分贮藏少,果枝寿命短,产量低,品质差。
无花果的光合作用的强弱在同一天气条件下,取决于对树型和果枝的修剪:修剪合理,树体内通风透光率高,修剪不合理,树冠内枝多而弱,导致通风透光率差,光合作用积累少,呼吸消耗多。
㈡、无花果园地的选择⑴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
⑵北方尽可能地选择在果园北部有障碍的地块(如村庄,厂矿,山陵,丘陵,河滩,堤坝等)人为制造有利于无花果生长发育的小气候。
有利因素有两个方面:①无花果不耐寒是生物学本性,同样在庭院和大田种植,而庭院可安全越冬,大田则不能。
北方在冬春雨水少,空气湿度小季风多的天气下枝条失水风干严重。
所以防风降风速、增加空气湿度是无花果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
②小气候气地温相对较高,利于防冻。
同时早春发芽早,结果早,生育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⑶交通方便,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果园。
㈢、园地规划设计⑴小面积果园设计:小面积是50亩以下地块,地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均可。
但长边与有害风方向垂直;山区小区的长边必须与等高线平行。
单面有路的行长不超过80米,园两侧有路行长不超过160米。
超过160米以上地块,园边和园中各设置道路。
路宽度在3米左右。
⑵大面积园地设计:①种植设计:每50亩为一小区,特殊自然条件下(如丘陵、沿海)可以低于50亩。
长边方向和行长设计与小面积相同。
②道路规划:主路硬化宽6米左右,干路要求宽4-5米。
一般以小区为分界线,支路要求宽3米左右。
在山地、丘陵,支路可按等高通过果树行间。
在梯田无花果果园,可以利用田埂作人行小路,不用另开支路。
⑶灌溉设施:1、灌溉:丘陵和山地建园,应选溪流不断三面环山的凹地或山谷。
修建小型水库或供水点。
在平原一般按50-60亩果园建一口井,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喷灌或滴灌。
2、排水:无花果怕滞,建园时应明或暗排水沟,明水沟可挖深些,可起到排水位较高的地下水的作用。
在地势高有斜坡的果园,可以用行中低,植间高的方法排水,以减少行间明沟给管理采摘带来的不便。
暗排水是地下埋置暗管,形成地下排水系统,将地下水降低到要求高度。
⑷防护林规划:大面积连片种植需建防护林,可降低风速,调节温度湿度,增加果园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山地和坡地还可以保持果园水土的冲刷。
⑸大面积果园的规划需现场设计。
㈣、品种选配1、品种选配的原则:在了解品种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种植目的,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
因各品种特征特性各有不同,故每个品种各有优缺点。
应抓主要方面。
(如盐碱地宜选用布兰瑞克,北方不宜种植麦斯义陶芬,南方不宜种植A1213等)。
2、品种选配技术:以加工和加工鲜食兼用的,应选用果实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品种,以布兰瑞克为主,搭配青皮、麦斯义陶芬、金傲芬、B1011、绿抗一号等品种。
以鲜食上市或建采摘观光园为主的,应选用果型大,色泽鲜,品质佳或较佳,耐贮运的多样化品种,如波姬红、青皮、美利亚、金傲芬、麦斯义陶芬、布兰瑞克、B1213、日本紫果等北方和盐碱及山岭薄地应选用抗寒性、耐盐碱程度高、株型紧凑的品种,如布兰瑞克、绿抗一号等。
北纬39°左右地区保护地栽培,除首选布兰瑞克外,可试种部分鲜食品种。
㈤、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依据:1、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⑴矮化密植高产栽培的理论依据①根系发达,根深叶茂。
②骨干枝发达粗壮,寿命长,二三级结果枝少,新生结果枝木质化程度高,长势强。
③养分供应大部分集中用于果实生育,结果紧凑,产量高,商品性增强。
⑵矮化密植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指标表㈡矮化密植与常规栽培主要技术指标对比表(北方丛状型果园)同时进入丰产期早而快,植株矮化便于田间操作,可节省大量劳动力。
再之,除第一年间作外,第二年以后不宜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