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学案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
2.了解复分解反应微观实质,巩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学会解决化合物之间能否反应、离子共存、除杂质、物质鉴别等问题【知识回顾】
1酸的通性(并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方程式反应类型(1)酸溶液能与反应: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2)酸+ =
(3)酸+ =
(4)酸+ =
(5)酸+ =
2碱的通性(并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1)碱溶液能与反应: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2)碱+ =
(3)碱+ =
(4)碱+ =
3盐的性质(并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1)盐+ =
(2)盐+ =
(3)盐+ =
(4)盐+ =
4碱盐的溶解性
可溶性碱(五个)
不溶性碱(六个)
不溶的盐酸盐不溶的硫酸盐其他均可溶可溶的碳酸盐
不溶的碳酸盐
5复分解反应定义: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6选择合适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1)+ Na2CO3= NaOH +
(2)+ HCl = CO2↑ ++
(3)Ca(OH) 2+ = CaCO3↓ +
(4)+ H2SO4= Na2SO4+
(5)BaCl2+ = BaSO4↓ +
(6)NaCl + = AgCl↓ +
(7)CuO + = CuSO4+
(8)Al(OH) 3+ = AlCl3+
7.从H2SO4、BaCl2、NaOH、CuSO4、NaCl、CaCO3这五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酸+ 碱:
②酸+ 盐:
③碱+ 盐:
④盐+ 盐:
【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1.NaOH溶液和稀HCl反应
反应前溶液中的粒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
反应方程式:
2.Na
2CO
3
和稀HCl反应
反应前溶液中的粒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反应方程式:
3.BaCl
2与Na
2
SO
4
反应
反应前溶液中的粒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反应方程式:
实质: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NaCl和H2SO4
B. NaOH 和HCl
C. Na2CO3和H2SO4
D. AgNO3和NaCl
2某同学在测定某未知蓝色溶液的组成时,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A.KCl CuSO4NaOH HCl B.CuCl2NaCl BaCl2KNO3
C.CuSO4HCl BaCl2NaNO3D.NaCl KNO3HNO3Na2SO4
3分别向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足量的水,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MgCl2AgCl ZnCl2B.H2SO4NaOH KCl
C.Na2SO4Zn(NO3)2BaCl2D.CuSO4KCl NaNO3
【离子共存】
题型一:物质间的反应(离子共存)
1.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这种物质是下列中的()A.KCl B.NaNO3C.HNO3D.Mg(OH)2
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OH-B.K+Ca2+CO32-
C.H+Cl- CO32-D.Na+ Fe3+OH-
3.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KOH、NaCl B.Ba(OH)2、K2SO4、HCl
C.NaCl、BaCO3、KNO3D.HCl、Na2SO4、KCl
【小结】熟练掌握17对不能共存的离子对,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题型二:鉴别
1. 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待鉴别溶液试剂(均为溶液)
A HNO3和KNO3酚酞
B HCl和NaCl AgNO3
C AgNO3和Na2SO4BaCl2
D Ca(OH)2和NaOH Na2CO3
2. 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
3. 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
【小结】完成鉴别题时,首先考虑物质本身的颜色,其次考虑发生化学反应时出现的特殊现象,如产生气体、沉淀、指示剂颜色变化等。
题型三:除杂
1.下列物质中均含有少量的括号内的杂质,是选用一种试剂将杂质除去
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A. 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
B.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C. 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小结】除杂有多种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过滤、蒸发、磁铁吸引等;化学方法,根据反应的原理,利用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气体等便于分离的物质,进而除去杂质。
利用化学方法除杂时,要注意三个方面:1. 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反应;2. 不引入新的杂质;3. 最好将杂质转化为提纯物。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所加试剂的量是适量还是过量。
题型四:推断(略)
题型五:探究(略)
【小结】
根据上面三道题,试总结解答推断题的方法就是解决推断题,首先要寻找题目的突破口。
常用的突破口有物质本身特殊的颜色,反应时的特殊现象特殊的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