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西热克乡中学教育简报第十期伯西热克乡中学编印 2018年11月22日面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勇于新担当,善于新作为,实现新发展-2018年伯西热克乡中学工作回顾与总结导语: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天道酬勤,玉汝于成。
一年来,伯西热克乡中学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党工委教育局、伯西热克乡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高举发展的旗帜,聚焦落实总目标,围绕“稳定护校、德育立校、文化建校、活动兴校、特色强校”的工作思路,在“安全稳定、学校管理、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素质教育、特色办学”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梳理汇总过去一年的工作,选取若干重要方面进行回眸,以期进一步振奋精神,提升士气,谱写2019年新篇章,再铸美好未来新辉煌!教育防范常抓不懈,安全责任重如泰山伯西热克乡中学一直将校园的安全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的总体思路,学校书记、校长负总责、亲自抓,安全稳定办具体抓落实工作。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技防设施,健全安全防范体系,除了门卫保安以外,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成立教师护校队和学生护校队,将反恐防暴、消防安全、地震救援主题教育常态化,通过主题教育、主题活动、主题班会和安全演深等方式将安全稳定教育深入到学校和课堂。
2018年月2018年月日与伯西热克乡派出所联合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2018年11月9日“全民消防,防治火灾”消防日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暨防火演练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16日火灾预防与自救知识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0日开展“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德育活动精彩纷呈,主题教育砥砺品质伯西热克乡中学一直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伯西热克乡中学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党团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将家国情怀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中华美德教育、人文知识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华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砥砺品质,为学生的成长打上鲜红的中国底色。
2018年月2018年月日与伯西热克乡派出所联合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2018年11月9日“全民消防,防治火灾”消防日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暨防火演练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16日火灾预防与自救知识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0日开展“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明德启智促进养成,文化治校彰显内涵伯西热克乡中学一直以来将“明德启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美养德、以德施教,将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上突出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塑造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班级文化创建活动,帮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学校每一角落都充满传统文化气息。
2018年月2018年月日与伯西热克乡派出所联合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2018年11月9日“全民消防,防治火灾”消防日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暨防火演练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16日火灾预防与自救知识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0日开展“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强身固本提高素质,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伯西热克乡中学一直以来坚持以规范管理作为突破口,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把教学常规管理作为重点,形成教学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年,学校分批次安排优秀教师到北京、乌鲁木齐、喀什等地进行专题培训;通过“以老带新”“推门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为抓手,开展青年教师培养。
2018年我校还邀请石河子八中选派优秀老师到我校进行送客评课活动,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018年月2018年月日与伯西热克乡派出所联合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2018年11月9日“全民消防,防治火灾”消防日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暨防火演练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16日火灾预防与自救知识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0日开展“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伯西热克乡中学是叶城县学生数最多、困境生最多的乡村中学,学校一直将困境生的关心关爱作为学校教育扶贫的抓手和着力点。
学校对全校困境生建立了一生一档,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和保障贫困学生就学成长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定期开展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保持亲密关系。
建立心理状态预警和干预机制,安排学校有经验、有资质的心理老师,对困境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排查,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
2018年月2018年月日与伯西热克乡派出所联合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2018年11月9日“全民消防,防治火灾”消防日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暨防火演练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16日火灾预防与自救知识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0日开展“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美中不足有待改进,锐意进取奋力前行。
伯西热克乡中学在各项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条件相对薄弱,配套设施相对不足。
伯西热克乡中学地处伯西热克乡中心区域,校园面积相对不足,场地狭窄,基础设施不足,特别是学生的运动场地和寄宿生生活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二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伯西热克乡中学学生人数较多,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在安全维稳、教育教学上任务繁重,教育科研时间相对较少,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三是办学特色亮点不足,文化内涵亟待挖掘。
伯西热克中学一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但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缺乏深入挖掘,没有形成特色亮点,对校园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切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实际成为伯西热克乡中学今后发展的关键。
四是养成教育见效缓慢,学生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伯西热克中学一直将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抓手全力推进,但这良好的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成效缓慢,学生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
结语:锐意进取创名校,志存高远创一流。
2019年,伯西热克乡中学将继续聚焦落实总目标,以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坚持其锐意进取的工作势头,坚决克服办学基础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等多方面困难,突出办学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创建一个特色鲜明的乡村中学,奋力谱写伯中发展新篇章。
用经典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用民族精神塑造中国灵魂—“中华文化进校园”伯中行动纪实导语:学校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融合,用经典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用民族精神塑造中国灵魂,在学生心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一直以来来,伯西热克乡中学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党团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舞蹈和书法绘画等活动。
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道。
塑环境:营造文化环境,感受传统文化伯西热克乡中学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上突出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学校文化环境塑造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为主题,张贴古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优秀经典讲史启智,培养爱国情操、启迪高尚情操,帮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精神教育。
学校还以唐诗宋词佳句为主,张贴宣扬传统名家的德育警句,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和思想像一股股涓涓细流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将优秀班级文化创建活动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评估范围,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观摩评比活动,让每间教室都充满传统文化气息。
诵经典:经典浸润心灵,延续民族价值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积淀,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它们是一个民族核心的价值追求的延续。
伯西热克中学讲经典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黎明即起,诵读经典”,一天的学习生活从晨诵经典开始,每周一首古诗词;每天中午,全校学生都沉浸在书的海洋,午读成为一种习惯;此外,学校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古诗文背诵评比等活动,经典诵读与学习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伯西热克乡中学“以诵为主、诵讲结合、以讲带诵,活动助推”的思路,从诵读内容、课程实施、活动推进三个层面,形成了经典诵读体系。
习六艺:传习现代六艺,丰富校园生活中国古代,学生除了要学习四书五经以外,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也是古代君子的必修课。
六艺教育中有文有武,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教育。
古代六艺教育无论从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对今天的教育有重大的启发。
伯西热克乡中学从古代六艺教育延伸出了“现代六艺”教育,将“现代六艺”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组建的朗诵队、快板队、腰鼓队、秧歌队、书法兴趣小组、戏曲兴趣小组等,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过上有品位的学习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重节庆:过传统中国节,做爱国好学生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化创造,它一个民族的精神、愿望和特征的生活化表现,是一个民族传承它文明的重要方式。
中华民族的每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丰富精神享受,感受人文情怀,增强民族精神,强化文化记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伯西热克乡中学通过设立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节日主题活动,深入挖掘教育主题,举办主题活动,“过传统中国节,做爱国好学生”,让学生在节日教育活动中更加热爱我们古老厚重的中国文化,并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结语:伯西热克乡中学开展的“中华文化进校园伯中行动”,将家国情怀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中华美德教育、人文知识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浸润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成长打上中国底色。
审稿:张春敏撰稿:周柱成 201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