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质量飞轮减震器

双质量飞轮减震器

双质量飞轮减震器
班级车辆1202班
学号***********
姓名韩忠秋
双质量飞轮减震器
我国双质量飞轮发展前景
•双质量飞轮由于具有减振、降噪等优点,对提高手动档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有很大效果,并且是与双离合器系统(DCT)具有最理想的匹配效果,因此,双质量飞轮具有一定的长远发展前景。

但双质量飞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仍存在较大的未知数。

我国双质量飞轮的发展前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双质量飞轮受到变速器形式在我国发展趋势的制约。

日、美基本上采用AT和CVT,而在欧洲MT比AT略占优势,DCT发展较迅速。

这些都影响着我国的变速器走势。

2、国内主机厂对双质量飞轮的应用态度。

目前,国内还很少车型采用双
质量飞轮,主要是大众系统采用的比例相对比较多。

大多数人的态度是国内发展双质量飞轮的前景比较暗淡。

3、汽车柴油化对双质量飞轮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柴油乘用车不如欧洲国家多,所以双质量飞轮需求量较少。

4、双质量飞轮配套价格过高也是发展中一个很大的制约。

双质量飞轮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为了降低发动机旋转的不均衡性而造成传动系的扭转振动,传统上在离合器中采用扭转减振器来达到减振目的。

但一方面,该扭转减振器无法法将整个动力传递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到发动机怠速以下,因此在整个
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共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扭转减振器弹簧安装半径限制和传递扭矩需要,在实际设计中很难通过降低弹簧刚度来减少扭振,因此在发动机实用转速范围(1000-2000r/min)之间,难以通过降低减振弹簧刚度来得到更大的减振效果。

•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与变速器的分离和结合由一个不带减振器的刚性离合器盘来完成,由于离合器没有了减振器机构,质量明显减小。

减振器组装在双质量飞轮系统中,并能在盘中滑动,明显改善同步性并使换档容易。

•而双质量飞轮将质量一分为二,其中的第二质量(次级质量)能在不增加飞轮的惯性矩的前提下提高传动系的惯性矩,而使共振转速下降到怠速转速以下。

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出现共振转速都在发动机运行的转速范围以外。

•只有在发动机刚起动和停机时才会越过共振转速,这也是常见汽车发动机起动和停机时振动特别厉害的原因。

•汽车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起着传递转矩、分离传动、减振和过载保护等多种功能,其品质关系到汽车的整体性能。

引起汽车振动的振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汽车行驶时的由路面造成的;二是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

路面振动可以通过道路条件的改善得到缓解。

因此,发动机的振动成为汽车减振的主要振源,如何使发动机和整车的振动得到最大程度地减小,成为汽车离合器设计考虑的主要性能指标。

•为了提高整车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传动系扭振和噪声问题,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相当于一个机械式低通滤波器,能够将发动机曲轴输出端的扭转振动高频部分滤掉,以消除对传动系的扭振激励。

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可完全替代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又能够克服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的缺点,而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在其各参数已确定的条件下,在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内,具有非线性的特点,这一特性使得动力传动系在发动机的工作转速范围内,特别是在易发生共振的低速范围内,由于其具有非线性特性,使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的负荷得到抑制,大大削减了传动系的扭振振幅及其引起的噪声,从而使得共振现象难以发生。


我国配置双质量飞轮的部分车型一览表
我国发展双质量飞轮主要存在的问题
国内开发双质量飞轮的周期(研发立项到产品样件)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前期投入不高,只要100~200万元就可以。

但真正要研发双质量飞轮,对国内企业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问题。

2、国内合格零部件配套的问题。

3、能否实现产业化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