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城市管理学课件

四川大学城市管理学课件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一、底线公正的基本含义
1.底线公正的理论流派 3)平均主义公正观。
• 平均主义主张在个人之间平等地分配公民权利和社 会财富,它是最具有道德感召力的公正理论。今天,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平均主义分配,已经成为现 代国家治理的普遍共识。 • 问题是,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是否应该搞平均主义。 历史的教训表明,那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由于 抑制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仅无助于实 现共同富裕,反而会导致社会僵化和发展停滞。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一、底线公正的基本含义
2.底线公正的理论内涵。
1)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实行平等化分配; 2)经济活动收益实行功利化分配; 3)基本福利和公共服务实行均等化分配; 4)政府治理对社会突出矛盾实行综合回应性分配。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一、底线公正的基本含义
3.底线公正: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底线公正理论看来,公民的基本福利和基 础性公共服务需要实行均等化分配,政府治 理在保障公民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经济效 率的基础上,还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民生 状况,对那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 最少的弱势群体要给予额外的利益补偿,确 保他们能够均等地享受底线公共服务。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二、城市政府的底线责任
2.底线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
1)要在制度上给公共服务设立底线。 2)底线公共服务需要通过刚性的制度予以保障,以明 确政府责任和凸显公民权利。 3)在国家规定的底线公共服务基础上,发达地区的城 市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状况,适当提高底线公共服 务的供给水平。 4)政府有责任提供底线公共服务,但并不是说所有的 公共服务都应当由政府提供。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五、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诉求
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是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 务供给的价值诉求主要有:效率、效果、公平和回 应性。 效率(efficiency)
效率是指公共服务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在提供某项公共服务时, 取得的成绩与所投入时间、精力、财政支出等的比值。 在财政和资源投入既定的前提下,效率追求公共服务产出最大化。 效率是一个过程导向的概念。评估的是投入如何转化为产出,它与 目标的实现程度无关,与市民对服务的满意度也无关。
城市管理学
第11章 城市公共服务管理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一、公共服务的含义
1.公共服务的概念。
广义的公共服务是指所有的政府行为; 狭义的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 资源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 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一、公共服务的含义
2.公共服务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第二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一、底线公正的基本含义
社会公正是由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保证、机会平 等、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以及社会调剂(社会再分 配)这样四项基本规则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社会公正是政府治理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政 府治理只有致力于维护公平正义,才能调动社会 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三、市场机制与公共服务供给
1.纯公共服务与市场失灵。 纯公共服务由于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生产者不能够从中获得经济补偿,市场机制 不能够发挥作用,不能够由私人部门提供。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三、市场机制与公共服务供给
2.准公共服务与私人供给。
与纯公共服务不同,很多准公共服务由于消费具有排 他性,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由私人部门提供或者由公 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联合提供。 私人部门介入准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有三种形式:
Thank you Thank
2.保障底线公共服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界定底线公共服务标准,强化政府的公共服 务责任。 (2)加大社会性支出的比重,收缩维持性支出和经济 性支出的比重。 (3)底线公共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一般公共服务需 求则可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 (4)拓展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保障社会多元利益和 谐共存。
第三节 城市事业单位改革 第四节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五、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诉求
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是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 务供给的价值诉求主要有:效率、效果、公平和回 应性。 效果(effectiveness)
效果是指公共服务的投入所产生的后果。 效果是结果导向的概念,它聚焦于接近预期的程度,关 注于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它与投入的成本或使用的资 源无关。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五、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诉求
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是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 务供给的价值诉求主要有:效率、效果、公平和回 应性。 回应性(responsiveness)
回应性是指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符合市民要求和预期 目标的能力,它反映了市民偏好和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有研究表明,城市政府对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回应存在 较大差异。一般而言,政府对消防、犯罪、治安、道路 塌陷的回应,要快于地改进城市规划、基础教育、道路 清扫、垃圾收集等需求的回应。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一、公共服务的含义
3.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区别
这是两种类别的概念,不可放在一起进行区分。 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之一,由政府提供的服务,而 公共产品不是从政府产出的产品物质形式去定义的。 与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概念是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内涵上看是互相包含的.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二、公共服务的分类
2.根据个人对公共服务的依赖程度,可分为基本公 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 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 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 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 除了基本公共服务以外,其他的公共服务属于一般 公共服务。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五、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诉求
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是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 务供给的价值诉求主要有:效率、效果、公平和回 应性。 公平(equity)
公平涉及机会平等、税负公平、结果平等等维度。 机会平等是指所有市民都接受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税 负公平是指市民接受的公共服务应当与其所缴纳的税收 成比例;结果平等是指政府分配公共服务资源,应给予 最低收入者额外的关注,使人们大体处于相同的境况。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二、城市政府的底线责任
1.底线公共服务的含义。
所谓底线公共服务,即保障个人基本生活和 发展权利所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一个人如 果缺少了这部分公共服务,那就保证不了其 在既定社会状况下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 件。底线公共服务的基本制度安排主要有社 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公共卫生和医 疗救助制度等。
一、公共服务的含义
4.公共服务的特点。 1)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活动; 2)公共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 3)公共服务立足于满足社会成员普遍的需求; 4)公共服务是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社会生 产过程。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二、公共服务的分类
1.根据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分为 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 纯公共服务严格满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 的排他性。 准公共服务不能严格满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 受益的非排他性。
1)公共服务是政府行为介入的一种服务供给机制,而公共行 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一种权力运行机制; 2)公共服务是一种普遍性的服务活动,可以使公民的某种直 接需求得到满足,公共行政是规范公民开展社会活动的行为; 3)公共服务可以由公民根据个人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选择, 公共行政则要求公民必须接受; 4)公共服务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公共行政则 是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一、底线公正的基本含义
1.底线公正的理论流派 2)功利主义公正观。 • 功利主义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出发,主张社会 分配应当有助于促进个人利益总和最大化。 •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人们常常根据GDP、经济 增长率等总体性指标来评判政府绩效。功利主义在 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它对社会平等的诉求往往 会落空。功利主义还容易导致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 践踏。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三、底线公共服务的政策选择
1.公共服务存在的现实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公 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发生了变化,许多公共服务领域 引入了市场化供给机制。政府不再免费提供教育、 医疗等公共服务,而是向使用者收取服务费用。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三、底线公共服务的政策选择

2节
社会公正与底线责任
一、底线公正的基本含义
1.底线公正的理论流派 1)自由主义公正观。 • 在自由主义学说看来,公平正义就是保障人人都有 的天赋权利,市场机制作用下,人人拥有平等的就 业和竞争机会(机会平等),政府无须对市场分配的 结果进行矫正和干预。 • 这种放任市场化分配结果的弊病在于,这将会导致 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革 命。
–一是完全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投资和生产都由私人 部门单独完成,并向消费者收取费用; –二是私人部门与政府联合供给,通常是政府对私人部门提供 的公共服务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优惠。 –三是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联合供给。

1节
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
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