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①缓解平滑肌痉挛,主要用于胃肠道及支气管平滑肌过度痉挛。
②解毒主要用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可与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啶、双复磷等配合应用,亦可解毛果芸香碱过量造成的中毒。
③制止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
④散瞳用于治疗虹膜炎、周期性眼炎及做眼底检查用。
阿托品过量中毒可用毛果芸香碱和毒扁豆碱对抗
缩宫药:又名催产素。
作用:1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其收缩。
小剂量,增加怀孕末期的子宫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适合于催产,大剂量,子宫平滑肌的强直性收缩,适合于产后止血。
2加强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松弛乳导管平滑肌,引起排乳.
2、麦角新碱:因为对子宫体和子宫颈都有收缩作用,故主要用于动物产后出血,子宫复原,胎衣不下
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氮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1.抗炎(1)稳定生物膜:稳定溶酶体膜:蛋白水解酶类释放↓,炎症反应↓。
稳定肥大细胞膜:组胺等致炎物质释放↓,炎症反应↓。
(2)抑制趋化作用:使中性粒、单核和巨噬细胞移行至炎症区↓→炎症浸润↓。
(3)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血管收缩,渗出↓
(4)抑制致炎物的生成:诱导磷脂酶A2抑制蛋白,释放花生四烯酸↓,PGs、LTs、缓激肽等生成↓
(5)抑制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肉芽增生↓,粘连、瘢痕形成↓
2、抗免疫作用:
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抑制,但对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更强,后者大剂量时明显。
抑制免疫反应多个环节:
(1)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2)破坏淋巴细胞
(3)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能力和阻止免疫活性细胞增殖
(4)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抗体生成↓
3、抗毒素作用:
机体对内毒素耐受力↑、损害↓,表现为解热,改善中毒症状,但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损害亦无保护作用
4、抗休克作用:超大剂量可对抗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
可能的抗休克机制:
(1) 稳定溶酶体膜,心肌抑制因子生成↓,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2)保护心血管、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重要器官供血、氧。
(3)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减轻微血栓形成。
5、其他作用:(1)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欣快、失眠、可诱发精神失常和癫痫。
(2)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3)对抗VitD对钙的吸收作用,久用易致骨质疏松。
(4)影响代谢:血糖升高,增加蛋白质分解、抑制合成,促进脂肪分解。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理与调节:糖皮质激素与靶细胞浆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使一些基本转录增加或减少,因此产生类固醇激素的生理和药理效应。
临床应用:1.母畜代谢病牛酮症2.感染性疾病3.关节炎疾患4.皮肤疾病5.眼、耳科疾病6.引产7.休克8.
预防手术后遗症
不良反应:
1.长期大量应用的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低血钾等
(2)诱发或加重感染:免疫抑制之故加有效抗菌药合用;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心血管: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6)幼畜生长抑制
2.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由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反溃抑制ACTH分泌,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
(2)反跳现象: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注意事项:严重高血压,骨折或创伤恢复期,糖尿病,溃疡病,角膜溃疡,孕畜,抗菌素不能控制的感染等。
【糖皮质激素分类】
1.短效: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2.中效: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泼尼松(强的松),甲泼尼龙,曲安西龙(去炎松)
3.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口服易吸收,与血浆蛋白大部分成结合状态,在肝转化,从肾排。
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 某些药物在经过肝脏时,因被肝脏代谢灭活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也叫做第一关卡效应。
②排空率③pH ④胃肠内容物充盈度⑤药物的相互作用⑥药物剂型。